A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6199717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A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A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A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A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 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 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东风汽车公司车联网发展战略3 A 公司经营现状与发展环境 3.1 A 公司概况 A 公司始建于 1969 年,是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大型中央企业,中国汽车行业 的骨干企业,产销规模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 2 位。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的商用车、 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汽车装备及汽车相关业务。公司注册地为湖北省武汉市,已 基本形成面向全国的业务布局,主要业务布局在武汉、十堰、襄阳、广州等全国十 大基地。 2013 年,公司位居世界 500 强第 146 位,中国企业 500 强第 18 位,中国制造 业 500 强第 4 位。截至

2、 2013 年底,按比例合并报表口径,公司总资产 2023.1 亿元 人民币,净资产 805.7 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 16.4 万人。 3.2 A 公司战略定位及发展目标 1)战略定位 面向未来,A 公司制定了“永续发展的百年企业、面向世界的国际化企业、在 开放中自主发展的企业”的愿景,致力于做强做优,建设成为“国内最强、国际一 流”的汽车制造商。 2)发展目标 2014-2016 年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时期。公司将紧紧抓住汽车市场仍处于战略发 展期的时机,按照国家建设汽车强国的战略要求加快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加快自主 发展步伐的战略决策,通过认真落实各项战略措施,使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可持 续发

3、展能力、业务综合实力显著加强,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在 公司“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高质量的迈向 500 万辆产销规模目标,继续保持业内 领先的盈利能力,使国内汽车行业的优势地位更加稳固,要加快自主品牌尤其是自 主乘用车品牌的成长,使自主品牌整车占整车总量比重的 50%及以上,要掌握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核心资源,构建技术优势,要加快推进海外事业发展,加快国际化进程。 3.3 A 公司发展环境 3.3.1 宏观环境 1)全球经济发展形势 2014 年,频繁的地缘冲突、高频汇率波动、原油崩盘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的裂缝, 重新把人们拉入到了危机阴影之中。当前从世界经济总体形势来看,英美两国经济

4、 复苏缓慢,日本和欧元区经济持续低迷,新兴经济体走势出现分化,世界经济看似 难以恢复到 2008 年以前的发展水平。当前有 4 大因素影响着世界经济走势,一是 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二是美元加息的溢出效应,影响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和 金融市场;三是通货紧缩压力,欧盟的价格指数处于 5 年新低;四是国际贸易对世 界经济的贡献下降,以前贸易增速是经济增速的 2 倍,现在两者持平。 因此,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未来几年,世界经 济将在低速增长中徘徊。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在 3%-4%左右。 2)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出现增速放缓

5、。 这一在稳定增长基础上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 。2014 年,中国经济总体 上保持稳定,主要原因为:一是去年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的增长;二是经济结构正 经历着难得的优化调整,第三产业比重已经高于第二产业,单位 GDP 能耗下降近 5%;三是就业状况良好,外贸总体平稳,去年进出口额同比增长了 2.3%,比全球水平略高;四是使用外资势头较好,去年利用外资 1196 亿美元,世界第一,对外 投资突破千亿美元大关,达到了 1029 亿美元。但同时,中国经济也面临着两大趋 势性的压力:一是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从 2010 年开始到 2014 年,我们这 5 年间, 经济增速可以说是逐年下降的,增

6、速换挡趋势非常明显。二是通货紧缩的压力,由 于受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降,以及国内产能过剩,工业产品的出厂价格已连续 36 个月负增长,同时,今年 1 到 2 月份的物价指数是 5 年以来最低的水平。 因此,中国经济在 2015 年仍将是处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的调整阶段,国家 将加大改革力度,促进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预期中国经济增速在未来 3 年仍将保持在 7%-8%左右。3.3.2 汽车产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及发展形势 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汽车工业加快发展,但传统汽车强国更加强化汽车产 业。中国的汽车产量已超过全球的 20%,印度、巴西、墨西哥、泰国都已位居

7、全球 产量前 10。同时,美国的汽车年产量基本上维持在 1000 万辆左右,日本维持在 800-1000 万辆,德国在 600 万辆,韩国在 400 万辆。在金融危机后,美国、德国、法国等 都对本国汽车产业采取了扶持政策,将汽车产业作为其再工业化的重要产业 来发展。另一方面,虽然新兴市场汽车工业快速发展,但主要是跨国汽车企业根据 新兴市场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全球布局。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仍然没有成为 汽车强国。尤其是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由于实行完全开放的汽车产业政策,其国 内的汽车工业基本上成为了跨国汽车公司的制造基地,本土品牌并没有发展起来。 中国的汽车产业目前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一方

8、面跨国汽车公司要求中国完全放开汽车投资,另一方面,中国的本土品牌还没有成长起来,没有可与跨国汽车企 业竞争的核心能力。 全球跨国汽车企业集团呈现强者愈强的发展态势。从整体上看,全球汽车市场 仍然由几家主要的汽车集团所掌控,目前全球产销量规模在 200 万辆以上的汽车企 业为 12 家。但在这 12 家汽车集团中,每家汽车集团发展的态势也不尽相同,基本 上是强者愈强的态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模优势,丰田、通用、大众等集团 规模优势越来越明显,已向 1000 万辆迈进;二是以戴姆勒、宝马、本田为代表的 掌握核心前沿技术的较小型汽车集团,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步伐。而以 PSA、雷诺 等为代表的汽车

9、企业,近年来的发展势头在下滑。际汽车产业链全球化配置的加快,全球化经营已经成为汽车集团的方向性战略。国 际汽车集团进一步在新兴市场加大人力、物力、精力的投入,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 和成本优势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跨国重组并购活动也依然在不断发生。 这种并购重组活动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汽车企业之间,也发生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 家汽车企业之间,新兴市场国家的汽车企业也在通过并购重组发达国家的跨国汽车 公司的方式进行全球业务布局。 主要汽车集团之间的联盟与合作越来越普遍。在进行全球市场竞争的同时,各 汽车集团也越来越认识到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性。这种联盟与合作主要表现在:一 是并购重组,股权合作,如菲

10、亚特筹资百亿收购克莱斯勒组建新公司挑战大众,戴 姆勒 54 亿元收购北汽 12%股份;二是面对新技术开发的巨大投入和联合攻关进行 技术合作,如如戴姆勒将购阿斯顿?马丁 5%股权开展技术合作,通用与福特签署协 议联合开发 9 速和 10 速变速箱,福特、雷诺日产与戴姆勒将合作开发燃料电池车, 丰田与宝马结盟联合开发电池和跑车等四大技术,菲亚特与马自达将联合打造新一 代阿尔法?罗密欧;三是联合进行新市场开拓,控制投资风险,如 PSA 与三菱在俄 罗斯建联合工厂;四是整车企业与零部件和 IS 产业深度合作,如宝马将与大陆集 团联合开发自动驾驶技术,苹果“iOS in the Car“计划吸引 12

11、家车企参与,谷歌成立 汽车联盟将为奥迪等整合安卓系统。 2)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及发展形势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在不断加强, 并成为了支撑和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1995 年至 2012 年, 汽车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增长,由 1995 年的 0.92%提升至 2012年的 1.53%。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工业对于钢铁、石化、橡胶、玻 璃、电子等上游产业,以及金融、保险、维修等下游产业都有相当强的带动作用。 中国汽车产业虽然近年来在不断进步发展,但整体格局仍然是大而不强。商用 车行业以中国汽车企业品牌为主,乘用车行业

12、自主品牌面临合资品牌更严峻的竞争。 在产品结构方面,行业产品结构进一步向乘用车调整,乘用车比重已超过 80%。 乘商结构比由 2007 年的 71.6:28.4 调整到 2013 年的 81.6:18.4。在商用车方面, 随着中重型商用车需求量逐渐饱和,轻型商用车的比重将增加,尤其是随着电子商 务不断发展,适合冷链物流等用途的轻型商用车需求将增加。同时,中重型商用车 将向挂车等专用车方向发展,向大马力方向发展。在乘用车方面,随着增换购增加 和消费升级,中高端乘用车、SUV、MPV 等的比重将增加,而传统交叉型乘用车 的份额将下降。而随着油耗限值的实施,小排量高效发动机的需求将增加。 在行业竞争

13、方面,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总体呈强者愈强的态势。2013 年, 行业前 10 的集中度达到 88.4%,行业前 5 达到 72%。上汽的市场份额达到 23%, 东风约 16%,一汽约 13%,长安和北汽约 10%。 在自主品牌方面,自主品牌在不断进步但未来发展仍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自 09 年以来,受商用车和交叉型乘用车在行业产品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以及自主品牌狭义 乘用车的份额下降的影响,自主品牌的总体份额由 57.4%下降到 50.2%。在狭义乘 用车领域,自主品牌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形势,合资品牌产品线下移,同自主 品牌展开正面竞争,而自主品牌向上发展又受到品牌力和产品力的限制。但同时也

14、应看到,自主品牌狭义乘用车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产品质量在不断提升, 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企业开始参加国际大型车展,月销上万的明星产品不断增多, 盈利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同时,政府、企业都非常重视自主品牌发展,政府在尽可 能支持自主品牌发展,企业也将主要资源投入到自主品牌事业发展中。 在海外事业发展方面,海外销量增速下降,但海外事业发展力度在加大,海外 事业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受海外发展基础薄弱,不熟悉海外市场环境(政策及法规 要求等) ,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风险能力差,一些出口量较高的国产车型已到生命 周期的衰退期,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海外出口在连续 3 年高速增 长后,2013

15、年出现负增长,全年累计同比下降 4.4%。目前中国汽车企业海外事业 总体上仍处于战略性布局阶段,海外销量占自主品牌比重在 10%左右,远低于国际 汽车企业的海外销量比重(60%以上) 。但部分企业(如奇瑞、长城)已基本完成在 战略性市场的布局,个别企业的产品开始尝试进入发达市场。随着新兴经济体经济 增长以及中国汽车出口竞争力提升,汽车出口预计仍能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汽车企 业也将加快“走出去”发展步伐。 在研发能力方面,行业自主研发能力仍处于不断培育中。各家企业均在加大研 发投入,研发支出保持较快增长。根据对国内 A 股 14 家整车上市公司的数据整理, 2012 年,这 14 家企业的研发支出

16、占收入的比例达到 2.3%,其中北汽福田、比亚迪、 江铃、潍柴动力、长安汽车等达到 4%以上。从多个方面来提升研发能力:构建完 善的研发体系,合理布局国内外研发中心,分工合作;不断完善研发能力,建设研 发中心、试车场等基础设施;聚集人才队伍,广泛招募国内外人才队伍;强化外部 资源利用,借助研究机构、高校等外部资源。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 和产品发展均落后国外,以示范运营等方式为主进行推广应用。2013 年,全国共销 售节能及新能源汽车 10.15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1.76 万辆(比上年增长 38%,以轿车和城市公交客车为主) ,其余均为 CNG 汽车等节能汽车。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全球主要汽车企业均积极推 进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日本 HEV 汽车销量已占本国销量的 16.7%。燃料电池技术近期在欧美有技术和规划方面的突破,值得密切跟踪和关注, 并介入前期研究。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将在整个汽车产品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未来几年,国家仍将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财政补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