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98722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材解读(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五年级第一学期是第三学段的开端,一般称作小学高段的起始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与编排特点。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月是故乡明我 爱 阅 读学习说明性文章生活的启示遨游汉字王国父 母 之 爱不忘国耻走近毛泽东其中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还安排有不同呈现形式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使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四大部分,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和学习重点。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篇,略读课文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

2、读课文前有连接语,将前后课文从内容上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独立成一个栏目,并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3个栏目组成,其中有2个固定栏目:“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2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

3、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只记不写。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15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一)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二)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2、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3、单元之间各学习内容的铺垫和照应。(三)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 时代

4、感的新课文。(四)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五)改进“综合发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结合实 践能力。(六)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三、教学目标(一)认字200个,会写150个,会使用字典、词典,有一定独立识字能力。(二)能用钢笔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并体会汉字的优美。(三)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四)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五)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六)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传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七)学习浏

5、览,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八)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5万字。(九)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习辩论、 演讲的一些基本方法。(十)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整洁。(十一)学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学写内容梗概。(十二)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能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方法。并能策划简单的社会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四、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教学中对三维教学目标要把握好长期目标和 阶段性目标的关系和衔接与过渡。(二)识字、写字教学高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要更加放手,要有别于中年级。(三)阅读教学1、精读课文:

6、(1)指导朗读、默读。(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3)精读课文,领悟感情。(4)精读内容,领会方法。2、略读课文指导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3、选读课文的教学多鼓励,激发学生更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4、课外阅读的指导(四)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注重表达的条理性。3、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4、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五)习作教学1、强化学生的习作意识。2、加强习作形式的指导。3、引导学生积累习作素材。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风。5、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合理安排课内外的活动时间。3、根据本班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