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第十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9856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3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10第十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010第十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010第十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010第十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010第十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10第十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0第十章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张康之 李传军 主编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第十章 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 本章重点:1、行政道德评价的含义、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 及其特性、行政道德评价的方式 2、行政伦理监督概述、行政伦理监督的必要性 、行政伦理监督体系 3、行政伦理监督机制的历史发展、现状、行政 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 4、做有道德的行政人员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焦点访谈2004年12月11日 2004年12月1日上午,北京市东城区交道口派出所圆恩寺 社区的活动中心挤满了人,一次别开生面的述职述廉报告会 正在进行,做报告的是社区的民警,

2、听报告的是居民的居民 代表,像这样面对面听取社区民警述职述廉对许多居民来说 还真是头一回。 民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社区民警开展述职述廉报告的目 的,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必须踏踏实实地为群众办事有 所作为,交道口派出所地处北京市东城区,东城区是老城区 ,中小学院多,校园周边的治安情况是居民们最放心不下的 事。曾经发生一起十几个孩子殴打一个中学生的事件。 在民警们的努力下,这起治安案件迅速告破,为了避免类 似事件的发生,降低校园周边治安案件的发生率,民警们做 了大量的工作。 案例:民警向市民述职述廉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3为了加强校园门口的治安秩序的整顿,派出所主要现

3、在以技 防工程为主,在辖区内的中小学都安装了探头,在派出所监控 室内,都是全天候24小时监候,录像资料保留30日,包括在重 点时间段,我们还有周边巡逻车进行街面控制。 民警们的努力换来了校园周边的改善,得到了师生们的称赞 ,在这次述职述廉报告会上,民警的报告获得了居民们的好评 。 在以往的警民交流中更多的是民警向居民述职听取意见,而 在这次社区民警双述活动中,述廉这一内容的加入无疑是一个 亮点,而这一做法也是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治永是朝阳区朝 外大街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半年前刚刚调来没多久,小高 就碰上了请客、送礼的事。 派出所抓到了一个小偷,并将赃物退还给失主。失主非常感 激,于是请他们吃

4、饭,请了两次被谢绝,后托关系请他们吃饭 也没答应,过节的时候送点水果、饮料过去,他们也没收。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4小高的做法得到了居民们的赞许,短短半年的时间里,类似 请吃饭、送红包的事,小高没少碰上,而每一次都被小高谢绝 了。对于即将开展的述职活动,小高觉得心里很踏实。只有实实在在的有所作为才能问心无愧的与群众面对面,在 述职述廉中,市民们除了听取民警的汇报之外还要填写调查问 卷,用无记名的方式为民警打分,此外还在每个居民社区分发 300至500份调查问卷,让没有参加述职述廉会的居民也能有机 会发表意见,像这样运用多种手段,主动接受市民监督的做法 ,在以前是从未

5、有过的。2004年12月1日至10日,北京市公安局各户籍派出所所长、 民警首次面向社区群众述职述廉,接受居民现场打分。这样与 民警面对面交流、直接表达意见的方式受到了社区居民的欢迎 。本次“述职述廉”活动,共发放调查问卷221万份,直接参 加述职述廉会的居民达到两万人。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5这项活动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类似这样的 述职述廉报告会今后将每隔半年进行一次,形成制度 ,而它的作用也将逐步显现。增进理解、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社区民警开展述 职述廉报告的目的;这种述职述廉的做法不仅使得民 警接受群众监督以一种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成为一 种定期的、规范

6、的做法,也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进 行自我管理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用行政伦理学的视角来分析,这种述职述廉本质上 就是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那么什么是行政 道德评价呢?我们先分学习本章第一节。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6第一节 行政道德评价机制 一、行政道德评价的含义1行政道德评价的概念 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伦理原则或道德标准对人与人之 间的伦理关系以及人的行为的善恶作出判断的社会性精神活 动过程。 行政道德评价是特定的行政机构或社会公众对从事行 政管理活动的行政伦理关系、行政人员及其行为作出善恶判 断的过程。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7第一节

7、 行政道德评价机制2行政道德评价的内容和构成(1)行政道德评价的主体:特定的行政机构或部门及 公民个人、群体和社会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2)行政道德评价的客体:行政人员的具有道德性质 的行为;这种行为所体现的行为者的道德品质;这种行为在 行政管理过程中对行政伦理关系的价值。(3)行政道德评价的方式:行政程序的、社会舆论的 、行政行为习惯的和行政人员内心信念的评价。(4)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或依据。(5)行政道德评价的结论。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8第一节 行政道德评价机制 二、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及其特性二、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及其特性 1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1 1)具

8、有阶级性和历史特征的标准)具有阶级性和历史特征的标准阶级社会中的各社会阶级从其特定的阶级、阶层、群 体利益出发形成了各自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同时,行政道德评价的标准在本质上总是具有特定历 史阶段性的。 (2 2)行政道德评价的生产力标准。)行政道德评价的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衡量行政道德的根 本标准也会有着生产力的标准:凡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行 为,归根结底也一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幸 福,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因而从根本上说 是符合伦理或道德要求的行为。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9第一节 行政道德评价机制2行政道

9、德评价标准的特性(1)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客观性和确定性。如果在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势必最终毁 掉道德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 (2)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3)行政道德评价标准应当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在思考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的问题时,应当把种标准的普 遍性与具体性结合起来,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客观的评价标准体 系。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0第一节 行政道德评价机制三、行政道德评价的方式1社会舆论社会舆论这种道德评价方式对于培养行政人员良好的 职业道德品质、抑制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新闻舆论是一种重要的行政道

10、德评价方式。看下面的 小案例:2000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 记者在湖南嘉禾县高考考场拍摄到的高考舞弊事件。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1记者事前接到有关举报说,有人背后主使,上下串通一气 作弊。正是某些地方领导为了“出”政绩、放任、甚至公开作 假,才最终导致了这种高考舞弊行为的猖獗泛滥。节目播出后 立时震惊全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同志专门作出批示 ,要求严肃查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责任人相继受到查处并移送司法机 关追究刑事责任,参与舞弊的649名考生也受到了处罚。湖南嘉禾县高考舞弊案是一起基层教育行败的典型案 例在基层行政机关尚未建立起有

11、效的监督机制的情况下, 新闻舆论发挥了重要的评价作用。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000721的相关报道。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2第一节 行政道德评价机制2行政行为习惯通过行政行为习惯而作出的行政道德评价在行政 管理的过程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3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 内心信念则属于主观评价的形式,是在行政人员 内心深处进行和完成的道德行为评价,属于道德“自律 ”的范畴。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3第二节第二节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行政伦理监督机制 案例案例 轰动一时的“禹作敏案”早在被完全披露之前便已有“大邱庄 出了人命案”等种种传言,说者的

12、神秘似乎想给人们造成一个 印象:仿佛大邱庄事件受到了“上面”的庇护,权势人物可以 不受法律约束。好在不久就真相大白,中央领导明确批示:“ 依法办事”,禹作敏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早在1990年,禹作敏就已暴露出“小国之君”的专横暴戾 。他怂恿亲属随便打死村民,凶手虽未能逃脱法律制裁,但 此后禹作敏便公然对抗执法,肆意报复被害人家属,多人被 剥夺工作权利或被迫逃亡,有的被非法管制长达三年之久。 在禹作敏案发前八个月,大邱庄还发生了一起毒打、非法拘 禁外来人员的严重违法事件。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4一个被不断宣传的榜样单位和人物,如此长期、严重的违 法行为,为什么得

13、不到有效及时的监督、制止?为什么舆论上 未予披露?这只能令人忧虑地说明,我们的法律和舆论监督还 很不尽人意。禹作敏案向人们发出一个重要警示:我们的权力监督制约 机制往往不够有效。大邱庄早已有人吹捧禹作敏为“红太阳” 、“党好国好不如禹书记好”。他身兼党委书记、董事长,肆 意违法害民,又树立其子为“接班人”。当地的党政群各类监 督机构的职能作用哪里去了?应该说我们的监督机构是不健全 的,在某种特殊环境下对某些人物失去了监督力量。资料来源:中国监察1994(l)的相关文章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5第二节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一、行政伦理监督概述 1行政伦理监督的含义行政伦理

14、监督是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对行政机构及其工 作人员行为是否符合有关伦理道德原则与规范所进行的监察 和督导。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6第二节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2行政伦理监督的特点 (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行政伦理监督的主体不仅涉及垂直领导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 及其自身,而且还包含政党组织、权力机关、社会团体、普通 公民等。 (2)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行政伦理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 确切地讲,是指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但就我国目前的社会现 实而言,行政伦理监督的对象还包括各级党的部门、各级人大 、司法机关、社会团体中的公职人员。 (3)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15、不仅要对行政机关各部门、各级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而且还 要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7第二节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4)监督的互动性行政伦理监督既包括行政机关对自身的监督,又包括行政 机关中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5)监督的规范性 一方面,监督应该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另一 方面,监督本身就是依照规范和产生规范的过程。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8第二节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 3行政伦理监督的原则 (1 1)日常性原则在高度开放、高度流动的社会环境下,行政伦理监督的优越 性就体现在它是日常性的,每时

16、每刻地与行政人员相伴随的。 (2)广泛性原则与社会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广泛性相适应,行政伦 理监督的范围也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公务行为。 (3)规范性原则行政伦理监督始终在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使被 监督的对象对自身的行为具有预期性。 (4)有效性原则 行政伦理监督应该及时有效。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9第二节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二、行政伦理监督的必要性1行政道德失范行为的类型(1)经济类的失范:主要包括贪污挪用公款、违法经商 和隐匿个人财产等。(2)政治类的失范:主要包括官僚主义和权力寻租等。(3)违反社会公德的失范。 行政伦理学教程(第二版) 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20第二节 行政伦理监督机制2加强行政伦理监督的意义(1)有利于加强社会民主政治建设。(2)有利于增强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