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1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19803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5——2011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05——2011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05——2011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05——2011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05——2011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5——2011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2011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052011 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教育学综合考研国家统考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2005 年 一名词解释: 1、实验教育学 2、学科基本结构 3、掌握学习 4、教育目的 5、德育过程 6、教师专业化 二简答 1、教育怎么样遵循年轻一代的发展规律? 2、教育的政治功能? 3、教学过程中,如何认识智力发展和知识掌握的关系? 三论述 1、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论述现代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必然性原因 3、评述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06 年 一、名词解释。 1、人的发展 2、 社会本位论 3、活动课程论 4、非指导性教学 5、道德情感 6、全民教育 二、简答

2、题。 1、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现代学制的类型。 3、认识教学过程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请结合建国以来 我国教育方针的转变,评论这段话。 2、联系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际,比较分析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学过程理论。 3、联系中小学教育实际,分析自我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007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专业试题及答案 一、

3、选择题: 1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 A A教师中心 B. 学校中心 C. 学生中心 D. 活动中心 2.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BA 经验主义课程论 B 学科中心课程论 C 存在主义课程论 D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3.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构建的教学模式是:C 2A 程序教学模式 B 发现教学模式 C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D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4. 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A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

4、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5 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B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准习俗水平 6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 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差异性 D 不均衡 性 7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 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A 目标评价模式

5、 B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C 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 差距评价模 8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 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D A 描述性定义 B 纲领性定义 C 解释性定义 D 规定性定义9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 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 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B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社会性和历史性 C 相似性和差异性 D 现实性和潜在性 10 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

6、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条原则是:D A 因材施教原则 B 启发性原则 C 巩固性原则 D 量力性原则11“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观点的提出者是:B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12 书院教学的基本精神是:B A 分斋而教 B 自由讲学 C 注重考试 D 藏书读书 13 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C A 识字为主 B 读书为主 C 学事为主 D 穷理为主 14 近代中国第一所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官办新式学堂是:A A 京师同文馆 B 湖南时务学堂 C 福建船政

7、学堂 D 上海广方言馆 15 在教育宗旨问题上,梁启超主张通过教育培养:C A 政治家 B 学术人才 C 新国民 D 实业人才 16 近代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法定学制是:A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自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17“大学者,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CA 教育独立 B 教授治校 C 思想自由 D 文理沟通 18 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的教育工作政策是:CA 国民教育第一 B 群众教育第一 C 干部教育第一 D 儿童教育第一 19 抗日战争时期,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一些著名大学西迁并进行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 学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D A

8、浙江大学 B 复旦大学 C 天津大学 D 南开大学 20 集中体现我国新文化运动民主追求的教育思潮是:A A 平民教育思潮 B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C 科学教育思潮 D 职业教育思潮 21 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智者派所确立的“三艺”是:D A 音乐、修辞学、几何学 B 文法、辩证法、几何学 C 文法、修辞学、天文学 D 文法、修辞学、辩证 法 22 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B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教育 D 教会教 育 323 贯穿在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指导性原则是:DA 直观性原则 B 教育性教学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 D 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24 针对班级授课

9、制的弊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所提出的个别教学制度被称为: A 道尔顿制 B 葛雷制 C 昆西制度 D 文纳特卡制 25 裴斯泰洛齐认为,道德教育最基本的要素是:A A 儿童对母亲的爱 B 儿童对父亲的爱 C 儿童对全人类的爱 D 儿童对上帝的爱 26 20 世纪 20 年代,苏联普通学校“综合教学大纲”取消了学科界限,将全部知识按综合形式加以排列, 其中心是:D A 活动 B 自然 C 社会 D 劳动 27 1810 年,洪堡创办的对德国高等教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学是:B A 哈勒大学 B 柏林大学 C 哥廷根大学 D 慕尼黑大学 28 在法国教育史上,有“技术教育的宪章”之称的法案是

10、:A A阿斯蒂埃法案 B费里法案C富尔法案 D教育改革法 29 在美国公立学校发展史上作出杰出贡献,并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教育家是: A 约翰杜威 B 本杰明富兰克林 C 贺拉斯曼 D 亨利巴纳德30 现代欧美教育史上,主张古典学科在学校课程中占地位的是:AA 永恒主义教育 B 改造主义教育 C 存在主义教育 D 结构主义教育 31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DA1877 年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 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 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 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32 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CA 获得自

11、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B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D 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33 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CA 感知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 34 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CA 教学跟随发展 B 教学与发展并行 C 教学促进发展 D 教学等同于发展 35 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B A 连锁学习 B 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 规则学习 36 某小学生为了

12、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B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正惩罚 D 负惩罚 37 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A A 社会学习理论 B 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 认知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38 “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BA 认知发现理论 B 认知接受理论 C 认知目的理论 D 认知构建理论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一论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交往动机 D 自我提高动机 40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C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

13、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41 学生一旦在新信息与原有认知经验之间建立了逻辑联系,就可以利用相关的背景知识对新信息作出进 一步的推理和预测,从而“超越给定的信息” ,生成更丰富的理解。这一知识建构的心理机制是:A A 同化 B 顺应 C 平衡 D 重组 42 阅读,写作,运算等技能主要是:D A 运动技能 B 动作技能 C 策略技能 D 心智技能 43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比 现象的阶段是:B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444 学生用“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主义呜呜哭”来记忆马克思是“1818

14、年 5 月 5 日”出生的这一历史 事实,其所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D A 注意策略 B 复述策略 C 编码组织策略 D 精细加工策略 45 在社会规范学习与道德品质发展的研究中,班都拉(A.Bandura)等心理学家的研究重点是:D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二、辨析题: 1、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答:错误。教学模式是指用于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 提示教师在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一种范型。(3 分,若有其他合理的界定,亦可给分)教学方法是指为 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所采取的方式。(3 分)教学模式具有概括化、理论化的特 点

15、,教学方法则具有具体的、可操作的特点。教学模式包含了一定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和教学方 法等,属于较高层次。(2 分) 2、培养目标的制定受教育目的的制约、培养目标的制定受教育目的的制约。答:错误。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培养目 标的制定当然要考虑到教育目的,但制定培养目标还要考虑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特定的社会领域如化工医 疗等的特点 3、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思维定势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答:错误。当新问题与原有问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基本相同时, 定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法迅速解决问题,减少探索过程,有利于问题解决。(4 分)当新问题与原有问 题的条件和解题要求不相同时,

16、定势使人习惯性地采取原先方法去解决新问题,而不进行别的尝试,会 阻碍问题解决。(4 分) 思维的定势使人的思维活动刻板化,有时会限制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但定势有时也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如卢钦斯的定势实验中,对于不用简便方法的水壶问题,定势会促进对这些问题的解决。 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部简述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哪几个部分 答:教育文献综述报告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1) 提出问题。 (2)确定方法。 (3)正文部分。 (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简述孔子的教师观答:孔丘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而不厌” 、 “诲人不 倦”是他所主张的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学而不厌。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学习修养,掌握广博 的知识,具有高尚的品德,这是教人的前提条件。 (2)温故知新。教师负有传递和发展文化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