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5《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9479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5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2.5《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历史:2.5《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历史:2.5《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历史:2.5《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历史:2.5《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2.5《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2.5《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岳麓版必修3)(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名师一号】2011高考岳麓版 历史备考课件考点5 诗歌小说及梨园春秋走进高考 第一关:考点关高 考 定 位考纲要求:1.文学成就2.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解读考纲:1.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了解艺术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需要,要不断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一切艺术形式首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创造,也必须以服务大众为根本宗旨,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商品经济发展对文学发展的影响,京剧有关知识及其发展的现状,应作为重点考查的内容考 点 梳 理一诗歌与小说1.先秦诗歌:(1)春秋:_是我

2、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_三部分;它的_倾向和“_”的艺术手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2)战国:楚辞是屈原等人吸取_民歌精华,以楚国_创造的新的诗歌体裁诗经风雅颂现实主义赋比兴南方方言2.汉赋:是吸收先秦的_和_表现手法的带韵散文3.唐诗:(1)是中国古代史上诗歌的繁盛时期(2)杰出代表:_其诗具有浪漫主义风格_其诗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被称为“诗史”_其诗通俗易懂,亦具有现实主义风格诗经楚辞李白杜甫白居易4.宋词:(1)起源于民间,又叫_,盛行于宋代(2)代表人物:豪放派:北宋的_;南宋的_婉约派:两宋之际的_5.元散曲:是_代兴起的新诗体,是在宋金_基础上经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长短句 苏轼

3、辛弃疾李清照元俚曲俗谣6.明清小说:(1)产生原因:_和_兴起(2)小说是文学的主流:四大古典名著:_工商业城镇市民阶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言”和“二拍”:a.“三言”:_b.“二拍”:_批判社会现实的小说:_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二梨园春秋1.先秦:(1)_被称为是中国古代戏剧的源头(2)春秋战国以后的_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2.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_”,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傩宫廷晏乐杂技百戏梨园3.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喧闹的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_两宋之际,在浙江_一带流行起一种戏

4、曲,称“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4.元代:古代戏曲进入黄金时代_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形成了中国戏曲_和以_虚拟动作表意的特殊传统瓦舍温州元杂剧时空自由象征5.明清时期:(1)明中叶到清中期,是_艺术的鼎盛时期,这一艺术形式被誉为“百戏之祖”(2)京剧:形成: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_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到_文化的熏陶浸染,形成新的剧种京剧昆曲昆曲 秦腔京城特点:a.角色划分为_四大行当b.表演艺术上发扬_歌舞并重的传统,综合运用_等艺术手段c.唱腔“字正腔圆”d.亮相和_给人以雕塑的美感生旦净丑象征虚拟唱念做打定型解读高考

5、第二关:热点关热 点 精 析热点一 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世俗化趋势的认识1.突出表现:(1)绘画方面: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实用性的年画布贴画剪纸画等(2)文学方面: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宋代“话本”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第一次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2.原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印刷术的不断提高;社会识字率的提高,文化逐渐普及;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新兴的商会群体对文学精神食粮的要求上述史实反映

6、了文化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热点二 推动明清时期小说发展的因素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2.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3.社会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 4.内在因素: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述及故事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5.客观因素: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6.主观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较高的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等热点三 京剧形成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北京的中心作用清代的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戏曲舞台十分活跃,这就为徽剧汉剧等融

7、合形成京剧提供了舞台(2)封建政府的推动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庆祝八十寿辰,调三庆班进京,后又有三大徽班进京,这成为京剧形成的关键 (3)广大艺人的努力以高朗亭为首的广大艺人,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京剧(4)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2.特点:(1)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2)角色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3)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4)多采用虚拟动作,把生活中实有的事物通过抽象的表演,得到艺术的再现,取得虚实结合形神兼备的效果(5)表演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悠扬委婉,声情并茂热点四 影响古代戏曲艺术产生发展的宗教政治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文化因素又是

8、什么?1.宗教政治经济因素:(1)宗教: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一些带有巫术色彩的活动,后来在国家祭祀和礼仪活动中也采用类似的形式(2)政治:戏曲的传播在很多情况下与政治密切相关比如元代杂剧,就是由于元统治者轻视知识分子,致使仕途无门的文人专注于戏剧创作而出现的 (3)经济:在宋代以后,南戏元杂剧发展的根本条件就是城市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增加2.文化因素:(1)知识群体队伍的壮大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民间艺人;无论是古代戏曲的创造者,还是表演者,正是由于他们的贡献,戏曲艺术才得以发展成熟(2)其他文化形式的影响,南戏吸收了宋词的曲调和唐宋乐曲的成分,元杂剧也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

9、舞蹈等艺术形式结合起来 (3)京剧的形成,是地方戏曲与北京语言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总之,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前期是以政治因素为主,后期则以经济因素为主,而知识群体则自始至终都起了重要作用典 例 精 解例1 命题视角:考查诗歌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诗言志,歌咏言诗歌是人类心灵的窗口,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结积淀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 )A.“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B.“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D.“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答案:C解析:本

10、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诗歌理解社会现实的能力A项为刘邦的大风歌;B项是杜甫的春望,反映的是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情况;D项是南宋辛弃疾的诗句;只有C项反映了唐朝经济繁荣的景象模拟考场:1.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迈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浓厚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答案:D例2命题视角:考查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2007广东)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

11、秘化D.逐渐宗教化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的理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我国古代文学形式日益平民化通俗化模拟考场:2.(2007四川)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流行主要是适应了下列哪一社会阶层的需要 ( )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答案:B例3 命题视角:考查对京剧的认识阅读下图,这是哪一种戏曲形式中的人物 ( )A.傩戏B.南戏C.杂剧D.京剧答案:D解析:京剧不仅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本题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了京剧的艺术特色,形式新颖,令人耳目一新回答本题一方面要对京剧

12、艺术的特点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注意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其中傩戏中尚未形成脸谱艺术,南戏与杂剧中脸谱造型较单一,而京剧继承了前代脸谱艺术的成果,造型丰富多样,人物性格形象生动,图片恰恰反映了京剧的艺术特色模拟考场:3.由内地著名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梅兰芳于2008年12月5日在全国首映,首日票房收入1500万元影片中的主人公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大师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行当有生旦净丑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答案:C笑对高考 第三关:技巧关考 技 精 讲比较型选择题的解法作为比较型选择题,可以

13、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二者的相同点,一类是比较二者的不同点解题时要抓住二者的本质特征,就其可比性做出准确的比较,比较时要注意比较的角度形式和内容考例 (2006全国文综)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B.揭露社会的黑暗C.推崇人文主义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求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历史信息的能力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主要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水浒传是明清时期的小说,主要反映了北宋社会的黑暗和阶级矛盾的尖锐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在于对社会的批判揭露案例导航: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化装方法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其中表示“铁面无私”的主色调是( )A.白色B.蓝色C.黑色D.黄色答案:C考题回放:1.(海南)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答案:D2.(安徽)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