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93452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请问: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等级制度社会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回忆必修三、必修二的相关知识。请问: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等级制度社会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回忆必修三、必修二的相关知识。经济上:井田制逐步瓦解,春秋时期土地私有产生必修二P16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逐渐推广必修二P5富国强兵的策略:春秋鲁国初税亩 ;战国商鞅变法必修二P16 、选修一P18政治上:诸侯争霸、富国强兵必修一P8文化上:士阶层的崛起、学术下移、百家争鸣必修三P4他们代表不同阶级、阶层讨论的是伦理政治的思想体系。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程标准内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 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形

2、成及 其影响。12(07全国卷1)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 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为他们定的名号。庙号以“祖”为最尊 ,“宗”次之。自汉代起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称“祖”,第二代以后的多称“宗”。前 者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后者如唐太宗,明仁宗等。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定的称号,谥号起自周朝, 秦统一后中断,从汉至清则从未断绝。 年号是封建帝王所定的纪年的名称。如唐太宗李世民以“贞观”为年号。年号的作 用,一是记载帝王的在位之年;二是表示初登帝位;三是表示祈求福寿,;四是 表示吉祥;五

3、是表示重大时事。明朝以前的皇帝,经常改年号,多者达十余个。 明清各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 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打开中国历史年表 ,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 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 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B2009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 在历史学习中,图表 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右图

4、中我们可以得 到的准确信息是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完成 统一秦统一期间的都城为咸阳秦统一总体采用了先近后远 的攻击策略秦统一后的疆域未达东部沿 海地区 A B C D D北抵长城一带西到陇西东到东海南到南海人口达2000万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专制主义专制主义”, , 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指中央决策方式而言, ,皇帝个人专断独皇帝个人专断独 裁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从决策到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 随意性。随意性。主要特征是主要特征是A.A.君主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 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

5、政等都具有独断性和随 意性。B.无数的大小官僚,作为君权代表对百姓实行专制 统治。这些官僚是皇帝的奴仆,随时听从使唤。 “中央集权中央集权”, ,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 ,地方严格服从中央地方严格服从中央 命令命令, ,受制于中央。受制于中央。其主要特征有: A.中央严格控制地方 ,不允许有相对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B.中央为控制地 方,重视对地方官员的任用和监督。 “封建封建”,是指社会性质和阶级属性。,是指社会性质和阶级属性。1、含义: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区别和联系:通过上述可以看出,二者是不同的概念 :一个是政体,体现君臣关系;一个

6、是国家结构形式,体 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国自秦汉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后 经隋唐宋元王朝,形成一套严密完整的政权组织和行政制 度,到明清时中央集权高度加强,其结果是集地方三权于 中央,又集中央之权于皇帝一个之手。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联。二者之间 的联系: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专制主义 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 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 区别:在练习题提法上存在的差异: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制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专制主义中

7、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二)中央官制的建立(二)中央官制的建立 (三)地方建立郡县制(三)地方建立郡县制2、具体措施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 、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 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 李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 远,相攻击如,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 禁止。 秦始皇:“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 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3、皇帝制度 主要特征(1)皇位终身与世袭(2)皇权至上(核心

8、)(3) 皇帝独尊本质:是 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 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返回皇帝御史 大夫太 尉丞 相奉奉 常常郎郎 中中 令令卫卫 尉尉廷廷 尉尉典典 客客宗宗 正正治治 粟粟 内内 史史少少 府府太太 仆仆三公九卿制度问问: :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 问问: :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 分 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 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丞相的解读v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

9、官 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郡郡郡守郡守县县县令县令 或县长或县长皇帝皇帝三公九卿制三公九卿制1.受命中央2.督责属县1.受命中央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 王,毋以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李斯: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秦始皇:“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淳于: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 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 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想想议议:试比较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说 明郡县制的特点

10、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性质:都是目的:都是为了 不同点: 分 封 制郡 县县 制时时 代与中央政 府的关系影 响划分标标准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相同: 性质: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不同点:分 封 制郡 县县 制时时 代奴 隶 社 会封 建 社 会与中央政 府的关系被分封的诸诸侯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封 位世袭袭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 机构,郡守和县县令都由皇 帝任免 影 响容易形成割据势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权的加强, 维护维护 了国家的统统一 划分标标准 与宗法制相联联系, 以血缘缘关系为为基础础在国家大一统统条件下实实行 的,按地域划分(三)

11、郡 县 制 (地方行政体制)1结构2特点1.中央集权2.分工明确3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 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纳入国家 政治体制之中 积 极消 极皇帝依靠其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形成容易形成 暴政,暴政,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如秦王朝在农民起义 打击下, 二世而亡,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1)对秦: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2)对后世: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秦朝专制主义中央

12、集权制度的建立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3、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古代长 期存在的社会条件有哪些?期存在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阶级基础? 政治基础? 经济基础? 理论基础?提示: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封建的自 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 的生产和再生产。 政治根源:巩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新兴的 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巩固其统治地 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 理论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韩非子的中 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

13、 权制度奠定理论基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原因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D(2009年高考广东卷)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有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D

14、董仲舒的新儒学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其主要是因为董仲舒提出了( )必修三练习册P7/7A“春秋大一统”思想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D.“限民名田”“塞兼并之路”A必修三课本P9: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 ,国家的需要。必修三课本P9:维护政治的统一,必 须实行思想上的统一。必修三课本P9:为了加强君权。属于经济上限制土地兼并的措施 。必修三练习册P7/8(2009年肇庆二模)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 )A“大一统”主张 B “三纲五常”学说C“罢黜百家,独尊儒

15、术”的主张D“天人感应”学说D返回咸阳秦秦兼并六国秦汉时期的主要特征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 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 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 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 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 展的时期。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 1、 政治方面: (1) 政权总体稳定,但有不安定因素。本阶段先后经历 了秦朝、西汉、东汉三个时期(公元前期221年至公 元220年),政治上实现了“大一统”,政权稳定,但 这些王朝统治期间,也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如东 汉的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 (2) 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后,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构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 些措施包括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和军事 措施等方面。西汉建立后,在沿用秦朝制度的基础 上,又着手采取措施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 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2、经济方面:秦朝统一后,结束了诸候混战的局面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生产。西汉初年,统治阶级 实行了与民休息,恢复生产的经济恢复措施,到汉 武帝时,出现了繁荣的景象。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 3、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民族关系总体上是和睦 友好的。(1) 秦统一后,击败匈奴,修筑长城;征 服南越。(2) 西汉时期,汉高祖与匈奴实行“和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