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建造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185678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棚建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棚建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棚建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棚建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佳答案最佳答案定位放样棚向。以南北向为好,如受田块限制,东西向也可以,尽量避免斜向建棚。规格。棚宽 4-6 米,长 30-50 米,高 1.6-2 米。建立大棚群时,应使棚间距达到 1.2-1.5 米,棚头距离 4-5 米,有利运输和通风,避免遮荫。放样。在地势开阔、非风口的地方,按照设计好的大棚长、宽尺寸确定大棚四个角,用勾股弦定律使四个角均成直角后打下定位桩,在定位桩之间拉好定位线,并沿线将插竹架的地基铲平夯实。2、插绑拱架选用架材。架材选用新砍的青竹,要求直径 2-2.5 厘米,长 3.5-4.5 米,上下粗细一致。打孔插架。沿大棚两侧定位线,从一端向另一端按 70-80 厘米的等距离

2、用钢钎打30-40 厘米深的孔,将青竹基部逐一插入孔中,为使拱架两侧肩高一致,同一拱架的两根竹子新旧、粗细应尽量相同,然后填土踏实,再将同一拱架两侧的竹竿按统一高度标准弯成弧形,并用布条或包装绳顺一定方向包扎,使青竹两头包裹在其中。绑拉杆。在拱架顶部和距地面 60-80 厘米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对称绑上 3 道纵向拉杆,绑时拱架之间应保持原有距离,并尽量绑牢,使拱架不前后滑动。为提高大棚牢固性,5-6 米宽棚每隔 3-5 米要有一立柱,4-5 米棚可以用交叉式斜撑代替两侧的拉杆,方法是在棚内每隔 4-5 道棚架,用 4 根入土 30-40 厘米的长架材按 45角固定在棚架上,从上往下看像个“X

3、”形。建棚头。在两端的拱架下,插入 4-6 个支柱,将支柱与棚架绑在一起形成棚头,在背风处棚头中部设门,门宽 0.7 米,高约 1.3-1.5 米。为减轻风对膜的损坏,迎风的棚头可采用逐步降低棚架高度的办法过渡。3、盖大棚膜固定裙膜。裙膜宽 6.8 米,长度比大棚长 1-2 米,将 1 米宽的薄膜一边卷入麻绳或尼龙绳,用电熨斗等烙合成小筒,盖在棚架两侧的下部,两端拉绳拉紧后固定在棚头上,中间用细铁丝将拉线固定在棚架上,在插拱架的边路开深 10 厘米浅沟,将超过围裙的 20厘米薄膜埋入沟中踩实。固定顶膜。顶膜宽度为拱架弧度-80 厘米,长度为大棚长+2 倍棚高+40 厘米,在无风条件下上顶膜,顶

4、膜绷紧后用铁丝固定在棚头立柱上。 埋地锚。相邻两道棚架两侧的中间各埋一个地锚,具体方法是:用粗铁丝捆一块整砖,沿边线埋入土中,上面留一个环用来固定压膜线。压膜线必须贴棚膜拉紧。装门。将门处薄膜切开,上边卷入门口上框,两边卷入门边框,用木条钉住,门用竹木作框,绷上薄膜,再用粗铁丝固定在门框的一边。4、建小拱棚竹弓。竹弓长 3-4 米,宽 2.5-4 厘米,厚 0.8-1cm,跨度 1.5-2.4 米,弓高 0.6-0.8米,弓距 1 米左右。小棚膜。膜宽与竹弓相等,长与大棚相等。草帘。宽 1 米,长与竹弓相等。5、棚内地面利用多数为两畦,畦宽 1.6-2.4 米,高 10-20 厘米,中间过道与

5、两边过道各宽 30-40 厘米。每亩(棚内净面积 667m2)竹大棚用料如下:材料名称 规格 数量 用途青竹 直径 2-2.5 厘米 660 根 拱杆、拉杆铁丝 8 号(粗) 40 公斤 扣压膜线铁丝 14 号(细) 5 公斤 绑拉绳麻绳 两股青麻绳 450 米 拉绳门框 1 个棚 1 副 5 副 安门砖 450 块 下地锚大棚膜 0.06-0.08 毫米 60 公斤 覆盖小棚膜 0.03-0.04 毫米 30 公斤 覆盖裙膜 0.06-0.08 毫米 20 公斤 覆盖竹弓 3-4 米长 330 根 架小棚压膜线 专用压膜线 3 捆 固定棚膜草帘 1 米宽 330 块 覆盖注:按竹大棚每个棚宽 4 米、长 30 米测算二镀锌钢管大棚装配技术常用的是 GP622 型钢管大棚(棚宽 6 米,拱管外径 22 毫米,壁厚 1.2 毫米),棚高2.5 米,肩高 1.2-1.4 米,拱间距为 1 米。安装程序为:定位测量安装拱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