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7729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摘要:“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本文阐述了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从而实施有效的“情感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教材 语文教材本身颇具情感性,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这些深具美感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的名篇精粹,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具有不可多得的先天性优势。纵观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确系“文质兼美” 、形神俱佳,贮藏着大量的情感因素;这里有对祖国的

2、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挚着;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男女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天地动容的悲壮、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喜悦、无名的烦愁为语文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在美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把握文中泻泄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发掘课文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乃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教师就应将把精力集中在“情感”上。怎

3、样才能“发掘”出作品的内蕴呢??一、入画导之入境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王国维说:“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人间词话)”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课前,教师要广采博览,深刻透彻地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这样才能深入剖析作品,进入角色,挖掘出创作时的匠心,力争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这样,才能使

4、学生在对潜在的字、词、语、修辞的领悟中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反之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比如,教师不了解郭沫若的坎坷经历、爱国热情及在黑暗中不倦的探索追求的精神,就讲不好天上的街市 ,就无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如果教师只教其“文” ,未教其“义” ,更没有情的输入,如此就不必说以情动人了。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必然能产生“豁人耳目”的美感,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当我们欣赏长江三峡中长江三峡各具特色的美丽画面时,能不为作者抒发的催人奋

5、发的宽阔胸怀而动情吗?看到窦娥冤中窦娥蒙冤受屈被绑赴刑场与婆婆诀别的悲壮画面,听到她那怨天恨地的呼号,谁不洒一掬同情之泪?读着屈原中的“雷电颂” ,其间那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火一般的语言、雷霆万钧的磅礴气势,谁又不为之心动?玩味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写的春望 ,只要深入作品的境界,谁不为诗人那种爱国、伤时、忧民、思家的真挚情感而震动心扉?且不说这些,即使吟诵像一月的哀思那样令人悲痛的诗篇,我们也能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对敬爱的周总理寄以深切的悼念,从“江水沉凝,青山肃立,万木俯首,星月不移”的肃穆悲壮的境界中受到情感美的教育。二、入情动之以情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

6、例如有表情朗读最后一课的结尾:“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一句,音量应稍轻,语速要放慢,以表现下课钟声在韩麦尔的心头引起的巨大震撼和痛楚。 “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 两处破折号要读出间断,以显示韩麦尔哽咽语塞、悲恸万状的感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的同时,让其“沁人心脾” ,仿佛灵魂已被引进美妙无比的“天国”似的,从而不知不觉地受到熏染陶冶。三、入境情境交融师生共同理解情感美。教师应先“情动于已” ,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和作者同喜、同悲、同褒、同贬,释放自己的情感,就能运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课文所提供的艺术形象或具体画面,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唤起想象,沿着作者的情感轨迹运行,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产生感情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