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7384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1 1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1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1:2013-10-21 21:26:07 新课标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验研究 1 一、研究背景著名特级教师树楠在作文主体论中精辟地指出:“构成写作的基本要素有三:1.主体(写作者) ;2.客体(写作对象) ;3.载体(写作产品) 。三者缺一不可,但又不能等量齐观,而应把写作主体放在研究的中心位置。因为说到底,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感悟、认识和加工制作 ,哪来的文章?”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大力提倡爱护我 ,尊重我 ,张扬我 ,以此作为突破口,彻底

2、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兴趣和感情,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味人生,用自己的人格去抒写人生,不断培养他们的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要打破以知识为中心的框框,确立写作者的主体地位。 ”然而,前些年,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作文教学曾出现这样的怪现象,为应付各种大考小考,入学考升学考,教师们忙着猜题目,找范文;学生呢,忙着抄范文,背范文。在这种形势下,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就像前几年我们教师普通话考试,一篇“经典习作” 红烧鱼 ,改头换面既可以变成写人的作文,也可以变成写事的作文,甚至变成写景、状物的作文。近几年,语文教学中举起了改革、创新的大旗,从

3、语文教学大纲到语文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理念的创新,确实给语文教学带来了许多生机。作文教学也在这片改革声中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开放式作文、创新作文、 “原生态”作文、新概念作文反观学生的作文,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仍保留有应试教育的痕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文章内容空洞,言之无物。2、作文语言成人化,缺乏童真童趣,没有真情实感。3、作文无个性,不真实,缺乏个人独特的体验。4、写作中体现出学生知识面狭窄,信息闭塞。5、学生写作重速成,轻评改,写作情绪浮躁,个别学生写作心理不健康。再看看我校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的现状,2003 年,学生在镇级以上发表的作文8 篇。笔

4、者调查分析后发现:1、能发表作文的学生不一定是平时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大部分是语文成绩中等的学生,也有个别是“后进生” 。 (评:优生的作文往往循规蹈矩,注重立意、布局、谋篇,束手束脚,难见大胆吐露心声的作文。 )2、从内容上看,童话类、想象类的作文占发表总数的 45%以上;作文的形式多样化,记叙文不再唱主角,书信体作文、诗歌、寓言、话题作文、漫画作文等形式的作文也开始在发表的作文中占有一席之地。 (评: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最丰富的,他们喜欢写幻想中的事物,喜欢尝试新的 养的综合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这让我们明确了作文教学的性质与地位,它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学生人生观、世界

5、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是学生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俗话说“文如其人” ,叶老提出“作文即做人” ,可见作文与做人联系密切。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借着课程改革,我们提出顺应新课程要求 改革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这一课题,目的就是:(1)解放老师解放老师落后的作文教学思想、繁杂的作文教学程序、陈旧的作文教学内容、单一的作文教学方法、过多的作文评价要求、一成不变的作文评改方式。 (2)解放学生

6、解放学生的双手:在写作中,学生的双手不仅仅是用来写字的。解放学生的双脚:让他们亲近大自然,走进社会,丰富他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勤于思索,乐于想象。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 “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解放学生的眼睛和耳朵:扩大阅读量,提供优秀的视听材料,给予学生足够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还要引导他们“于无影处见有影,于无声处闻有声” 。2、明确各年级作文训练的方式、要求和内容(1)训练的方式:一、二年级的作文教学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三至六年级每级成立一个“作文兴趣教学”实验班进行有序训练,以此带动全校作文

7、教学的改革。 (2)训练的要求和内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以培养学生兴趣为推动力,准确把握各年级各学期的教学目标,挖掘教学中的快乐因素,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中。低年级着重于说话训练(一年级)和写话训练(二年级)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他们都有强烈的发表意识,想站在讲台上向大家讲话,特别喜爱讲自己经历的事情,他们上进心强,好胜心强,总想比别人讲得更多,更好,更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因此,低年级每周安排二节说话课,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最有意思的生活情景,凡是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尝到的,皮肤触到的,亲手做到的,心里想到的,凡健康之事均可畅

8、所欲言, “用我口说我心” “用我手写我口”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低年级训练方式有用词说话写话、看图说话写话、观察说话写话、表演说话写话、想象说话写话、听后复述,口述笔述见闻等等,无论那种方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首先要淡化写作概念,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如一年级的第一次写话课,郑小金老师首先问学生:“小朋友喜不喜欢听故事?”大家都说“喜欢” 。于是郑小金老师拿出一本故事书,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然后问学生:“这个故事好听吗?”大家都说“好听” ,老师又问:“那么你们会不会自己讲故事?”学生纷纷举手踊跃上台,老师尽量地要求学生把话讲完整,说通顺,说清楚,跟着老师给每一个学生发一个本子,

9、让他们把自己要讲的故事写下来,当然,学生不可能把故事生动完整地记叙下来,只不过能用拼音夹汉字写几简单的话而已,有的句子也不通顺。这时,老师马上给予鼓励:“祝贺小朋友,你们就算会写文章了,这就是我们的第一次作文,作文不过就是用笔说话,不是很难的事,希望我们经常练习,看谁的作文越写越好” 。学生听了都很高兴,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学生毫无紧张之感,对作文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中年级主要是片断训练和观察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放胆文。在此阶段,老师在诱导兴趣时着重帮助学生找下锅“米” ,让他们“有所而作” 。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作文教学巧妙地寓于饶有趣味性的活动之中,使学生玩中学,学中玩,经常带

10、学生到实地进行动、静物写生,把“要我写”变成“我要写” 、 “我爱写” ,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童话、寓言是小学生最喜爱的读物。抓住这个特点,中年级实验班的老师鼓励学生把读到的童话、寓言进行改写、续写或自编。如丑小鸭变成白天鹅以后 、 龟兔的第二次赛跑 ,学生写得饶有兴趣,大大地开拓了作文的写作空间。另外,中年级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适当“扶”一把是必要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从构段方式入手授以方法,结合单元读写训练要求,使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如学完我爱家乡的杨梅 (三年级)这篇课文以后,老师训练学生说写“一种蔬菜”或“一种水果” 。如,仿课文写法说写菠萝 ,老师一边演示一边教学

11、生从形状、颜色、味道或吃法上顺序地介绍,最后让同学们品尝,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接着扶一篇放一篇,结果学生写出了像哈密瓜 、 梨子 、 苹果等,不但选材五花八门,而且内容也令人满意的文章。高年级着重于篇章的综合训练,力求写出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写作基础,为使他们能博采众家之长,从优秀的文学作品汲取营养,奠定写作的根基。为此,老师主要让学生广泛阅读名著名篇,并授以一定的方法,定期安排“佳作欣赏课” ,做“文摘卡” ,剪报贴报,自编作文小报,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自己做编辑,完成了图文并茂的卡片和小报,其乐无穷。此外,教会高年级学生自己修改作文,采用“示范修改多样

12、训练个别指导总结激励”的训练模式,坚持训练,培养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的良好习惯。高年级正是易出好文章的时候,老师们鼓励学生多投稿,多参赛,让学生不断地感受作文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欢乐,面向成功走向渴望成功。对各年级学生的作文,我们都实行高分政策,让学生感到“作文不是一件难事” 。此外,通过作文评改的方面激趣,采用课堂评议和作文本上评议相结合方式。课堂评议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点拨,抓住一词之优、一句之佳,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种课堂结构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在争辩中作文水平不断提高。3、作文教学开放的具体措施北师大教授刘锡庆认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

13、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因此,作文教学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 。只要学生爱上了作文,我们语文教学便意味着成功。 (1)开放作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目标的开放。传统作文教学的目标,一贯是教师制定的,或者说是“教参”早已定好的,教师照本宣科而已。开放式作文教学的目标,既能够让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也能够让学生自定目标。比如第十册有一个习作训练农贸市场 ,习作要求是“有顺序的观察画面,把农贸市场

14、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出来。 ”而这幅图画展示的是九十年代初期农贸市场的情景,画面也比较模糊。以前我上这一课时,都是照搬教参中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审题明确习作要求学习习作提示引导学生从近处到远处仔细观察画面展开想象说说画面上的内容听老师读下水文(教参中的范文)学生写作结果可想而之,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与教参中的范文大同小异,偶尔有几位学生作文草稿偏离了我预设的思路,我都一一改过来。当时我还比较得意,以为这样做便达到了教学目标。今年上半年,我又上到这一课,此时新课程的理念已改变了我过去落后的教学理念,面对这一落后形势的作文教学内容,我想:新课程不是要求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允许教师对教材增、删、改吗?于

15、是我大胆地对本次作文课进行了如下设计:学生课前准备:星期天跟妈妈到“溪头市场”买菜,参观市场,用照相机拍下或用笔记下你感兴趣的场面。当一回“小顾客” ,与摊主讨价还价。有父母或亲戚在菜场卖菜的同学,当一回“摊主” 。教师课前准备:到“溪头市场”用数码相机拍下市场卖的东西和各种买、卖的场面。习作内容及目标:学生自定。教学过程:闲话“溪头市场”说说你到溪头市场去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在溪头市场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反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有了到农贸市场实地参观实践的生活经历,学生说起到农贸市场的经历是头头是道,教室很快成了热闹的“农贸市场” 。精彩镜头回放 a、大屏幕投影显示学生和教师拍摄的溪头市场精彩画面,请拍摄的同学说说你拍摄的是什么,为什么对这个画面感兴趣。b、情景再现:请当过小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