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态评估技术规范-环境系统分析与管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700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生态评估技术规范-环境系统分析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海洋生态评估技术规范-环境系统分析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海洋生态评估技术规范-环境系统分析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海洋生态评估技术规范-环境系统分析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海洋生态评估技术规范-环境系统分析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洋生态评估技术规范-环境系统分析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生态评估技术规范-环境系统分析与管理(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海洋生態評估技術規範海洋生態評估技術規範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中華民國中華民國 9696 年年 8 8 月月1海洋生態評估技術規範海洋生態評估技術規範中華民國 96 年 8 月 2 日環署綜字第 0960058664A 號公告、依據開發行為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第四十九條規定訂定之。二、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時,涉及海洋生態之評估應依本規範之規定辦理。三、本規範適用範圍包括海灣、河口、潮間帶、海岸及我國轄屬海域。四、海洋生態評估作業步驟、內容、方法,依下列規定辦理:()與海洋生態有關之環境現況說明,其項目包括地理位置、水文、水質、海象、海底地形、底質、海域使用現況、棲地環境及生態相關之

2、特殊地區等,其作業內容、方法參考附件一辦理。(二)海洋生態調查、分析,其作業內容、方法參考附件二辦理。(三)海洋生態影響評估,應依開發行為對海洋生物棲息環境變動的影響、重要物種影響等,進行海洋生態影響分析與預測,並對生態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分析,評估內容參考附件三辦理。(四)海洋生態影響減輕對策及替代方案,應考量對重要棲地及海洋生物之影響,參考附件四之原則擬定。(五) 海洋生態監測計畫應參考附件五之原則辦理。五、因區位或開發行為特性,其與影響海洋生態因子無顯著關聯,經敘明理由者,得免依上述規定辦理。2附件一附件一 環境現況說明環境現況說明壹、環境現況說明壹、環境現況說明海洋生態評估應依開發行為的範

3、疇、可能影響範圍,就生態評估所須之水文、水質、海象、海底地形、底質、海域使用現況、棲地環境等環境現況資料,進行說明。、地理位置說明開發行為所在地的正確地理位置、行政區域、鄰近鄉鎮與縣市、附近重要設施、海上與陸上交通系統,並以適當比例附圖標明。二、水文、水質與海象內容應包括與海洋生態有關之水文與水質特性(包括水溫、鹽度、酸鹼值、溶氧量、營養鹽、懸浮固體物等),及歷年統計之海象資料(包括流向與流速、潮汐、波浪、颱風及降雨量)等,並儘可能以圖表解說。三、海底地形內容應包括開發行為所處之地形(包括海域及海岸),並說明其與海洋生態之關聯性。如有特殊的地形,如懸崖、潮間帶灘地、沙丘或沙洲、岩礁、珊瑚礁、海

4、蝕平台、海溝、漂沙活動等,均應特別註明,並附適當比例地形圖解說。四、底質內容應包括開發行為所處海域及沿岸之底質狀況。五、海域使用現況內容應包括開發行為所處及鄰近區域,有關沿岸及海域目前使用狀況,如海洋牧場、海埔地開發、填海造地、海洋棄置區、港口3與碼頭區、錨泊區、濱海工業區或工廠、海水浴場、海上娛樂區、海濱公園、海岸風景遊覽區、水產養殖場、海底採礦區、軍事禁區、航道區、取水區、污(廢)水放流區、廢棄土傾倒區、衛生掩埋場、漁業權範圍及其他功能等,應詳加說明其確實位置與範圍、使用單位及規模。六、棲地環境說明描述開發行為及可能影響範圍內之現有海洋生物棲地類型。繪製一幅適當比例的棲地地圖,顯示開發行為

5、範圍內及其四周可能受影響的範圍(至少包含基地界線外 500 公尺範圍)的各個棲地環境與棲地特徵,於圖內須充分記載並註明各類棲地環境內的重要物種,及具有保護價值物種等資料。七、生態相關之特殊地區開發行為所處海域及相鄰地區與海洋生態有關之特殊保護區,如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國家公園、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沿海保護區、人工魚礁區、漁業資源保育區、海岸分區、海岸濕地、海域珊瑚礁區、保護礁區等;以及其他環境敏感區,如河口、海岸潟湖、紅樹林沼澤、草澤、沙丘、沙洲等,均應詳加說明其確實位置與範圍、主管機關及相關法規。4【範例 1-1】小琉球棲地環境特徵及具有保護價值重要物種(如黑蝶貝、硨渠貝、紅斑鐘螺

6、、珊瑚)分佈圖註:本圖重製自楊榮宗、季光三、胡舜智、陳秀珍(1975) 小琉球沿岸魚類和底棲生物調查報告。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專刊第七號。 p.1-53.5附附件件二二 生生態態調調查查、分分析析海洋生態調查除應收集與開發地點、可能影響範圍相關的生態文獻外,應有實地調查或採樣,其調查、分析項目、測站配置與測站數、調查時間與頻率、採樣點深度配置等分述如下:、調查、分析項目為評估海洋生態影響,應依下列原則辦理生態調查、分析,若因區位環境或個案特性,得敘明理由,調整調查、分析項目()海洋生態調查,應依據各個開發行為之特性、棲地類型選擇下列適當之項目予以調查:1.依據開發行為選項不同開發行為之海洋生

7、態調查選項,參考表 2-1 所示。2.依據棲地類型選項不同棲地類型之海洋生態調查選項,參考表 2-2 所示。(二)海洋生態分析,應依據第一或第二階段環評作業、棲地類型,選擇下列適當之項目予以分析:1.依環評階段選項不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之生物統計與生態分析選項,參考表2-3 所示。2.依據棲地類型選項不同棲地類型之生物統計與生態分析選項,參考表 2-4 所示。二、海洋生態調查項目說明如下:(一)微生物調查6測定海水中之大腸桿菌群落及總菌落數。(二)葉綠素 a 調查測定海水之葉綠素 a 含量。(三)基礎生產力調查測定海水之基礎生產力。(四)植物性浮游生物調查調查植物性浮游生物之種類、組成,細胞密度

8、及總數量。(五)動物性浮游生物調查調查動物性浮游生物之種類、組成,個體量、生物量、密度及總數量。(六)底棲動物調查調查底棲動物種類和豐度、密度,生物量、群聚結構(分析數量較多或特定之類群)與物種多樣性。(七)固著性植物(海藻、海草)調查調查海藻與海草等大型固著性海洋植物的種類、藻體重量或藻體密度、相對豐度與群聚結構。(八)魚類(成魚、魚卵及仔稚魚)調查調查成魚種類、組成、數量及其生物學特性。調查魚卵及仔稚魚種類,密度與出現季節。(九)爬蟲類調查調查海蛇、海龜等海洋爬蟲類動物出現之種類與數量(含出現時間、季節、體形大小、出現地點) 。7(十)鳥類調查調查海洋鳥類出現之種類與數量(含出現時間、季節

9、、出現地點) 。(十一)哺乳類調查調查鯨、海豚等海洋哺乳類動物出現之種類與數量、族群特徵(含出現時間、季節、出現地點與活動範圍) 。(十二)漁業資源調查分析當地海域或鄰近海域漁業(含淺海養殖、箱網養殖)漁獲物的經濟種類(含經濟魚苗)、漁獲量及其季節變動,並分析其資源動態。三、生物統計與生態分析項目說明如下(一)生物群聚分析1.豐度(Richness)分析豐度是被用來表示生物群聚(或樣品)中種類豐富程度的指數。豐度指數適用於海洋中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底棲動物、固著性海洋植物及魚類等項目之海洋生態分析及評估。2.均勻度(Evenness)分析均勻度可顯示在整個群聚中個體數在物種間分佈的

10、均勻程度。均勻度指數適用於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底棲動物、固著性海洋植物及魚類等項目之海洋生態分析及評估。3.多樣性(Diversity)分析多樣性分析可顯示在整個群聚中物種的豐富程度,及整個群8聚中個體數在物種間分佈的均勻程度。多樣性分析指數適用於海洋中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底棲動物、固著性海洋植物及魚類等項目之海洋生態分析及評估。4.優勢度(Dominance)分析優勢度分析可顯示在整個群聚中存在有某些優勢物種的程度,優勢度與均勻度是相對應的指數。優勢度指數適用於海洋中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底棲動物、固著性海洋植物及魚類等項目之海洋生態分析及評估。5.相似度(

11、Similarity)分析分析或比較不同調查測站、地點、斷面或時間,生物樣本中種類或群聚相似程度。本指數適用於海洋中植物性浮游生物、動物性浮游生物、底棲動物、固著性海洋植物及魚類等項目之海洋生態分析及評估。6.集群分析(Cluster analysis)對不同測站或調查時間以不加權平均法(UPGMA)的分析方法,將具有多項變數的樣本區分歸類,使性質相近者予以歸類,整個分析的結果再以樹狀結構圖(Dendrogram)顯現,藉以呈現各樣本間之類緣關係。7.空間排序分析(Ordination)樣本以不同測站或調查時間作為分類單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各樣本特徵為

12、物種之有無或豐度作為特徵,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對應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或多度空間尺度分析(MDS)等空間排序方法,將分析之對象在新的二度或三度空間上作分布圖,可顯示出各樣本間之類緣關係。此法可將類緣關係較遠距的類群間之關係表現得更好,此與聚類分析可忠實呈現較近類群間關係之特9點正好相反但卻互補。(二)整合分析及其他分析 1.整合分析(1)生物群聚與環境因子相關性分析為瞭解影響各項海洋生物群聚(如底棲生物、浮游植物等)分佈之生態特性,可進行生物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分析。例如:為判斷在不同測站間,或不同時間,因環境因子的差異,或豐度、均勻度、多樣性指數、優勢度

13、、個體數、物種數等多種參數間之關係,應用變數分析(ANOVA) (包括單變數分析、雙變數及多變數分析)、相關性分析(Correlation analysis)或多變數統計分析方法,分析環境因子與特定生物的物種密度、數量、分布等之相關性,以顯現其間之關聯性。(2)生物物種間關聯性分析生存於同一海域中之各類生物物種,存在著或多或少的某些關聯性,例如相互的攝食行為所產生的食物關聯,相互利益與共的共生關聯,甚或特殊的寄生關聯等。為暸解影響各生物物種間或生物群聚間(如浮游植物與浮游動物間、浮游動物與魚卵及仔稚魚間、底棲動物與初級生產間等)之生態特性,可進行不同物種間之生物的物種密度、數量、分布等相關性分

14、析。(3)攝食關聯(Predator and prey relationship)分析經由海洋生物之獵物或胃內含物調查分析,瞭解海域內物種間之攝食關聯情形,再以食物鏈、食物塔或食物網予以顯現。(4)能流(Energy flow)分析10調查海域內各物種或重要物種之生物量,經轉換為生物能量單位,再配合各物種之攝食關聯,利用生態系統分析模式(例如 ECOPATH 模式),進行調查海域內各物種間的生物能量流程,藉以得知調查海域內各物種間之相互依賴的程度。2.其他分析(1)指標物種分析指標物種分析是以海域中重要或優勢物種,或對某些環境因子變動較為敏感之特殊物種進行分析。例如當環境因子有變動時,此類指標

15、物種的個體數量或生物密度將大為減少或大幅變動。(2)種群比率分析(群聚結構分析)種群比率分析是利用指標物種或指標生物種類對某些環境因子變動,因其敏感度的差異,產生不同的反映,分析其在群聚組成中比例關係的改變程度。例如:當海域水質受到過多耗氧性有機物污染時,多毛類種類及數量比例會趨向增加,而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棘皮動物的種類及數量比例趨向減少。(3)初級生產力(Primary productivity)分析海洋生態系中,初級生產力是生物進行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為含較高能量有機物的一種過程,生物能量再經由生物的攝食作用,進入浮游動物、底棲動物、魚類等消費者生物體內,最後經由分解者的作用,形成完整的

16、海洋生態系。初級生產力易受溫度、光度及營養鹽、濃度等因素的影響而變動,因此進行海洋生態調查與評估時,必須考量環境因子的變動對海洋初級生產力的連帶影響。11(4)生物體污染物累積分析包括環境及海域中之重要或優勢物種體內污染物濃度分析。(5)生物毒性試驗(Bioassay)利用海洋生物對水體污染物的毒性進行試驗,判斷污染物毒性之強弱。作為污染排放標準、水體涵容能力及水體環境品質標準之制定及檢討之依據。(6)魚類迴避試驗魚類的迴避反應可明確得知魚類等游泳動物,對海域環境變動的迴避能力及忍受能力。作為制定最高容許排放濃度和診斷、評估生態系統品質之依據。12表表 2-12-1 不同開發行為之海洋生態調查選項不同開發行為之海洋生態調查選項開發行為(註 3) 調查選項港灣開發濱 海工業區人工島嶼新市鎮電廠LNG接收站天然氣油品管線採礦及探勘漁池開發掩埋場或土石方資源堆置處理場遊樂區風景區核廢料儲存及處理其他1.微生物 2.葉綠素a 3.基礎生產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