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报告_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76673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述职报告_4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述职报告_4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述职报告_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述职报告_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述 职 报 告 .述 职 报 告 尊敬的领导和各位老师:我叫于建春,是工商管理学院的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于 2005 年 8 月来我院工作,到现在 已有 4 个多年头。2009 年 9 月工商学院成立以来,在这个新的学院也工作一个学期了,回 顾这一个学期以来,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认 真工作,热爱、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钻研 教材,努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专心的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务求精益求精。下面就我这一学期的思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作个汇报。 一、思想觉悟 作为学院的一名教师,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

2、教育方针,在工作岗位上 能够尽职尽责,以学院大局为重,始终与学院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培养自己对工作的浓厚 兴趣,努力开拓自己的工作平台。二、教学工作在学院的安排下,我担任 08 级国际商务班的国际金融实务的教学工作,每周 12 节课。1、真钻研教材,用心备好每节课,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我所任教的国际商务班三个班采用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金融实务 教材,实用性比较强。对此,我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意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 定切实可行的教案。积极参加国际贸易教研室的教研活动,我本学期在北京电力学院学 报等刊物上发表了论文 2 篇,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任务。 2、合理使用教法,想方设法

3、提高教学质量我在教学中注意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力争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紧紧抓 住 50 分钟宝贵的时间,除了传统的讲授教学法外,我还用问题教学法、情境模拟法、分组 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方法等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节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力争圆满完成 各项教学任务。 在教学生活中,我始终履行“在讲台上是学生的老师,在课堂下是学生的朋友“的从师信条, 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根琴弦,只要你用心去拨动它,那么就一 定会奏出世界上最美妙的乐章!“ 三、 辅导员工作 工商学院成立以后,根据系里的安排,我被分

4、配负责 2008 级国际商务 1、2、3 班和工商定 向班、市场本科定向班五个班级的辅导员工作以及协助团辅办搞好大二的工作。 记得工商学院成立后我刚接过现在所带的几个班级时,班内几乎没有班干部,先前基本都 辞职不干了。更有一名张姓的同学好心来跟我说:于老师,我们这几个班级早就烂的无法 收拾了,我们也没有什么信心了,谁也改变不了现状,你快跟系里领导说说别带我们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几乎懵了,我不敢相信怎么会有这样的同学,这样的事情。现在想想,这 位同学的这几句话给了我压力,也给了我动力,其后在管理中我们每天都靠班,晚上到学 生宿舍睡,早上很早起来就查班级同学是否起床了,中午也早来查学生的常规,平时

5、给予 思想沟通,很快我们师生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了一块,原来三等班的班级也纷纷加 入了一等和二等班级的系列。 在学生管理中,我一直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能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从 严治班。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法则是:身心学识能力+素质+人际关系成功。在班级管理上,积极推行“赞赏教育法“与“情感教育法“;日常生活中奉行“三心“管理原则,即献 给学生一片师心,捧给学生一颗爱心,注给学生无穷的信心。能够发挥“三勤一靠“精神, 早出晚归,努力工作。能够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能够走近同学,贴近同学,以诚心换诚 心、以真心换真心,从而赢得了学生的爱戴与敬重,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 四、服从领导,大局为重,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中,尊重领导,团结同事,积极与教学和学生管理口上的各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为学院的发展积极的贡献力量。 五、全力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超额完成招生任务。 经过大家的帮助和个人的努力,在年度教师考核中我去得了第二名的成绩,同时工作中我 也发现自己还有许多地方做的不好,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尤其是向各位老教师学习的 地方还很多。所以我准备在新的学年里积极耐心的向各位领导和同事学习,不断用新的知 识武装自己,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来,力争工作更上一层楼。 述职报告结束,谢谢大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