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50427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 立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教学目标w 本章通过阐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 建立起来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了解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必然性、特征、主要矛盾, 以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 基本纲领。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w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w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 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 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 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w 在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初期,它的生产关系适合了生产 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曾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资本 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为了适应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要求 ,在资本主义

2、生产方式允许的范围内,也曾经对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某些局部关系进行了调整和扬弃,在一定 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一定范围和程度 上起到了维持社会安定、发展经济的作用。w 但是,这种调整只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 对资本主义某些局部关系的扬弃,并没有动摇 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也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更不能改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 的历史必然性。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生产 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 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因此,适应生产 社会化发展要求,突破和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 ,建立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公有制,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不可抗拒性的历史

3、趋势。 w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得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难 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 生产资料私有制,才能解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的内在矛盾。但是,这种取代的过程,并不能随着生产 社会化的发展而自发地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可能 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资产阶级不会让资本 主义制度自行灭亡。w 因此,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须经过代 表新生产力的工人阶级自觉进行的革命斗 争才能实现。这种取代的实现途径,还取 决于各国基本矛盾发展所造成的革命形势 和阶级力量的对比,取代的具体方式和所 走的道路会因各国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 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不同而存在

4、差异。 2、马克思主义关于建立社会主义的 基本理论w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中叶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状况,曾经设想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单独取得胜 利,而可能在多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 胜利。 w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过 渡到垄断阶段,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列宁 在新的形势下,根据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 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个新 的论断: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一个国家中取得 胜利,这样的国家并不一定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而是 资本主义世界的各种矛盾异常尖锐,从而成为世界资本 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的国家。二、

5、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 的途径 w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 有制 w 2、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 民所有制 w 3、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 群众集体所有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w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w 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w 1、生产资料公有制w 随着向社会主义过度时期的结束,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社 会所有制结构的主体,标志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正是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主 人,这就使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它 们不再是为资本家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

6、值服务,不再体现资本对 雇佣劳动的剥削,而是为满足劳动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服 务,体现了消灭剥削,逐渐达到共同富裕的关系。所以,生产资料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2、按劳分配w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人们通过按劳分配 来实现其物质利益,这种分配方式既区别于一 切剥削制度下的分配方式,也区别于共产主义 高级阶段的分配方式,因此,按劳分配也构成 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w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正确把握社会 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从而坚持改革的社会主 义方向,始终是一个带根本性的原则问题。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w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 体是由以下

7、几方面决定的。 w 1、由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所决定的。 w 2、是建立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要求。 w 3、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客观要求。 w 4、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和为将来过 度到共产主义社会创造物质条件的需要。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w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 裕 w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 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 于,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 w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w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w l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w l 我国的社会主

8、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w 我国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一个特殊 的初级发展阶段,绝非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 它具有客观必然性。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我国的 社会生产力水平低。 w 十五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 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 国家。这就决定了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 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 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这是不可逾越的 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w 我国经历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多年的改 革开放,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各项事业 有了很大进步。然而总的说来,人口多、底子 薄、地区

9、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没 有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还不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 生产的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所以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 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 和基本纲领w 1、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w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w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 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 力更

10、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 奋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 放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 内容和简明概括。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w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 件下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w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 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 w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 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 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文化。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划分的意义w 1、它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基 础。 w 2、它为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划分提 供了依据。 w 3、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