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1(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37159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1(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1(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1(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1(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1(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1(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课件1(人教版必修1)(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 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 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与报告文学新闻的特点 1、真实 2、新鲜 3、迅速及时 4、具有重要性用事实说话这一特点,决定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新闻的分类: 广义: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 狭义:消息新闻的结构 、标题(引题、正题、副题)是文章的核心。 、导语:新闻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 ,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是对新闻事实的具体 叙述。 、背景: 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 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 、结尾:新闻要把事实

2、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 尾需要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构成新闻的六大要素是什么? 五个“”和一个“” : 、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因) 、how(何果) 新闻的写作方法 1、一事一报。一条新闻,只报一件事或一件事情的一 个方面。 2、简短精炼。在有限的篇幅内说清一件事情,这是好 新闻的标准,也是记者水平的体现。 3、选点要尖。选择第一落点,或主要矛盾的焦点,或 戏剧性冲突的部位。 4、事实说话。这一点好理解但难掌握。用事实说话, 其实不容易,一不小心说会流露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这是评价好新闻与否的硬伤。 5、微言大义

3、。事件型小切口、时政类大背景。由一个 引人的新闻事件引入,着重写这个事件本身,然后提 出普遍意义和时政价值。报告文学的特点 1、报告性报告文学首先应是“报告”,具有报告性,其次才是文学,具 有文学性。这里的报告性主要是指新闻性而言。茅盾说:“报告 的主要性质是将生活中的某一事件立即报告给读者大众。题材即 是发生的某一事件,所以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 2、文学性这是报告文学显著但不是本质的特点。报告文学,又称“艺术的文告”。既然称作文学,划为文学体裁 ,属于文学范畴,那它就以会强烈的文学性。报告文学既然是真 人真事题材和文学手段表达相结合的产物,那么,这里的“文学 则是带有某种新闻性的文学。 3

4、、政论性这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是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所谓政论性,就是作者结合社会现实,在文章中直接站出来指 点江山,激扬文字,或褒贬人物,或阐明意义,或作判断,或抒 发某种强烈的感受,极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报告的对象的政治性 、社会学的评价。第10课 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美丽人生背景简介这篇新闻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二 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 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 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 了新闻史上的佳作。普利策奖 (Pulitzer Prizes) 也称普利策新闻奖,是美国一种 多项的新闻、文化奖金,被视为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由匈牙利 裔美国著名报纸编辑

5、和出版家约瑟夫普利策出资创立,自年,来每年颁发一次。 这是美联社记者拍摄的一名美 军士兵在伊拉克纳杰夫用假动作吸引狙击手的照片。这幅照片获 得2005年度普利策突发新 闻摄影奖。摄影师卡罗琳科尔由于在利 比里亚的出色工作获得2004年度 普利策奖特写摄影奖。在这张卡 罗琳拍摄的照片中,一名利比里 亚政府军士兵奋力保卫一座桥梁 。集中营大门上文字(ARBEIT MACHT FREI)的含义劳动使人自由奥斯维辛(Auschwitz)集中营: 奥斯维辛位于波兰南部小波 兰省境内,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 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并于同年6 月14日将首批

6、犯人运抵奥斯维辛。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 ,二战结束时,整个集中营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除斯塔姆 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营外,还有45个分营 。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 每天焚尸1万具。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个民族的400万人死于集 中营,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万。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馆 。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这里是一座平静的小镇,也曾经是最恐怖的死亡工厂;这里见证着人性的堕落,也凝结着一个民族的苦难;这里是人类历史无法跳过的一页,这里是奥斯维辛。浏览课文按新闻的导语、背景、主体、结语 几方面概括

7、一下这篇新闻的内容 一、导语:布热金卡阳光明媚但曾是人间地狱 (13) 二、背景:引 入奥斯维辛背景材料介绍奥斯维 辛可怕的历史(46) 三、主体:随参观者脚步而行(715) 四、结语:再次强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6)思考: 在课文的第一段中,哪一个词表示了作者的惊讶? 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 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 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这篇新闻报道的题目是奥 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么为 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但这位记者还要去报道?自由分组讨论:1.“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 那段沉重、血腥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

8、了解 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 么新的东西可供报道了。2.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 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 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 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 ,揭露罪恶。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我们走进了集中营。问题:在参观过程中,记者的眼光是落在什么 上面的?试从文章中找出参观的主体是谁?记者 在参观时,他的注意力是放在什么上面的?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 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参观游览的主体实 际上是其它游客,记者正是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 反应来感染读者的。问题:参观者在集

9、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 西?他们在看见这些东西时有什么反应?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焚尸炉“人们对他说,这是小的, 还有一个更大的。”奥斯维辛没有什 么新闻遇难者的鞋子遇难者的遗物“一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停下脚步,浑身发抖。”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集中营里 拥挤的囚犯宿舍“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在这样 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 睡觉”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部分死难者的照片“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 些面对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开始时“默默地迈着步子”、想象成了现实 “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看见毒气室时“特别恐怖,使他终

10、生难忘”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死囚牢房时 “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看到狭小的女牢房时“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看见试验室时庆幸“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 会“羞红了脸的”参观纪念长廊时沉思参观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到自己也在被 窒息”参观结束时“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和反应问题:课文中有好几处写到了与奥斯维辛集 中营不相称的事物,如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 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 在怒放”。请思考一下,这样的一种反差和对比有什 么作用?两种事物对比鲜明。是控诉,美好的生 命被活生生的毁

11、灭;是暗示生命是不会被彻 底摧毁的,正义终会战胜邪恶。课文倒数第三段有一句话:“在奥斯维辛, 没有可以做祷告的地方”,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 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 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 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 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 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文章最后一段再次照应首段,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使整篇文章浑然一体 。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对受害者的 哀悼,对历史的反思,“前事不忘,后世之 师”思考: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 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一般报道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时效性最新发生的事件时效性不强报道内容客观事件个人感受 情感倾向客观个人情感浓厚比较的方面比较的项目请归纳这篇文章的中心 本文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 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 控诉,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 与祥和的向往。同时,也是为了 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