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3113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记得有首歌曲是这样唱 的的:“:“数英雄论成败数英雄论成败, ,古今谁古今谁 能说明白能说明白, ,任评说任评说, , 海雨天风独往来海雨天风独往来, ,一心要江山一心要江山 图治垂青史图治垂青史, ,也难说身后骂名也难说身后骂名 滚滚来滚滚来有道是得民心者有道是得民心者 得天下得天下, ,看江山由看江山由谁谁谁谁来主宰来主宰 ” ”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这是 自古常言自古常言. .回顾中国历史,我回顾中国历史,我 们知道当旧王朝腐朽不堪而们知道当旧王朝腐朽不堪而 使民心背离,新王朝就会顺使民心背离,新王朝就会顺 应民意而夺取天下。应民意而夺取天下。孟

2、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 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亚圣”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 国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 十分痛苦。主张行“仁政”以统一 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 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其文逻辑严密而富有文采。认识孟子:听读课文,要求: 1、听准字音; 2、分清句读。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1、七里之郭 2、米粟非不多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亲戚畔之gu s y pn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 。3、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2、城 非 不 高 也 。4、故 君 子 有 不 战 ,战 必

3、 胜 矣 。/ / /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点突出、富有节奏感知课文自由朗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思 考以下问题: 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本文提出了什么论点? 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 些?些? 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论点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个因素:三个因素: 天时、地利、天时、地利、人和。人和。 可以看出作战胜负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人和” 是克敌制胜,决定战争胜负 最 主要的条件。这两句揭示本篇的中心 论点。翻译步骤:读一读-文章 想一想-意思 看一看-注释 议一议-难点 说一

4、说-理解 评一评-正误翻译重点和难点提示七里之七里之郭郭夫夫环而攻之环而攻之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 .委委而而去去之之一、解释词语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亲戚畔亲戚畔之之寡助寡助之之至至, , 二、翻译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重点检测:七里之七里之郭:郭:今义:今义:姓氏 古义古义: :外城外城夫夫环而攻之:环而攻之: 夫夫f,f,句首发语词。句首发语词。是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代词这,代词委委而而去去之之古义:离开古义:离开 。今义:到。今义:到去去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

5、词,限制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寡助寡助之之至至, ,之之, ,动词动词, ,到到. . gu放弃委:去:去:畔,畔, 通通“ “叛叛” ”, , 背叛背叛. . 古义:内外亲属古义:内外亲属 。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翻译句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亲戚亲戚亲戚畔亲戚畔之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地理形势;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比不上作战中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能施行能施行“ “仁政仁政” ”

6、的君主的君主, ,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不行不行 “ “仁政仁政” ”的君主的君主, ,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朗读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点突出、富有节奏课文用了什么事例来论证“天时不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第一个事例中哪些词语能突出 “天时不如地利”?分析课文:三里、 七里是天时不如地利也。环而攻之不胜第二个事例用了什么句式? 什么修辞?有何作用?排比: 加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情的表达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城 池 兵革 米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固国不以 山

7、溪之险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谈的是哪方面的问题?谈的是“治国”的道理。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人和”的实质是什么?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 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域民- 固国- 威天下-战必胜矣。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顺叛课堂小结:本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 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文 中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 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的“民贵君轻” 的思想,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团结协作 精神的重要性。拓展研究请结合历史和现实,再举一个例子阐述“人和”思想的重要性?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布置作业1 1、背诵全文、背诵全文. . 2 2、收集有关、收集有关“人和人和” 的的名言警句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