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五章第二节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13092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修》第五章第二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思修》第五章第二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思修》第五章第二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思修》第五章第二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思修》第五章第二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修》第五章第二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修》第五章第二节(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提问:2、为什么新时期更需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3、为什么大学生一定要讲诚信?4、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有哪些?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5、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 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 该遵守的道德准则。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 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 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 德主要体现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社会公德特点 道德对象 的广泛性道德要求 的简明性 道德内容 的继承性道德层次 的基础性文明礼貌助人为

2、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u是打开心扉的钥匙u是交流思想的窗口u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 统美德,也是人道主义 的基本要求。请你回答: 在公交车上遇 到老人、抱小孩的 乘客上车,你会:A、回过身去,装做没 看见; B、主动让座,搀扶上 下车; C、实在没人让座,我 才让。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和爱 护;爱护好公物,使其物尽其用、用有所值, 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保护环境是对全人类生存发 展利益的维护,也是 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 任。遵纪守法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特 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是维护

3、公共 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1、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 2、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3、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 4、努力践行社会公德规范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1、我国社会公德的发展历史50年代 “五爱”教 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 共财物。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宪法第24条,1984年12月) 60年代学雷锋活动 80年代“五讲四美三 热爱”活动 90年代以后“讲文明 树新风”、“希望工程” 、“送温暖”、“志愿者 ”、“手牵手”、“春蕾 计划”、“扶残助残”、 “百城万店无假货”、“ 保

4、护母亲河”等活动希望工程 大眼睛长大 1991年4月6日,安徽省金 寨县双河乡张湾小学一年级的 学生小明娟抬头望向黑板时, 那瞬间的眼神被解海龙的照相 机捕捉到了。这幅画在题为 我要上学的照片发表后,很 快被国内各大报纸杂志争相转 载,并成为中国希望工程的宣 传标志。苏明娟2005年7月从安徽大 学金融专业毕业,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姚明捐献骨髓 2005年9月4号,在中国 人民大学举行了一场特 殊的公益活动“大超 -中国骨髓库校园爱心之 旅”。启动仪式上,接受 了中华骨髓库的血样采 集,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要用 自己的承诺带动更多人加入 这项公益活动。 壹基金“李连

5、杰壹基金计划”是由 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大使” 李连杰先生发起,在中国 红十字总会架构下独立运 作的慈善计划和专案。本 着“人道、博爱、奉献”的 红十字精神,秉承“全球一家人”的理念,致力于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公益平 台,推动公益产业的发展;同时,向在各种灾难和 突发事件中遭受创伤的人士提供尽可能的人道援助 。立足于中国,壹基金正逐步成长为公益品牌。 北京77岁的退休干部谢亮义务指路15年,风 雨无阻,被人誉为“指路大王”。2、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来说是好 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例如 : 少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 “

6、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说一套做一套有人理直气壮不让座,还 振振有词:“上车我是投了币 的,就算有老人有孕妇站我旁 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 跟学识、素质无关。” 课堂讨论:尊重公德需要理由吗? 大学校园社会公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出口成“脏”、随 地吐痰、乱扔垃圾、 乱涂乱画、上课大声 讲话、顶撞老师、公 共场所尖叫、起哄、 损坏公物、践踏草坪 、男女同学交往举止 过分亲密等等。 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北京大学版1.迟到 旷课 2.随地吐痰 3.践踏草坪 4.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5.乱扔垃圾 6.占座不到 7.考试作弊 8.损坏公物 9.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10.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 西安

7、交大版 1、图书馆、教室、会场手机铃声或接打手机 2、乱扔杂物、垃圾 3、占座位 4、部分学生组织腐败 5、浪费能源 6、偷窥,偷听,偷拍 7、食堂买饭菜不排队 8、说粗话 9、在墙壁、课桌等公共设施上乱写乱画、乱 涂乱刻 10、食堂餐后餐盘不送残食车广州大学版1、在课桌墙壁上涂鸦,乱贴海报 2、考试作弊 3、在教室内吸烟,吃东西 4、情侣在教室内过分亲密,旁若无人 5、上课迟到,早退;旷课,逃课 6、沉迷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信息 7、上课和自习时不关手机 8、在寝室内打牌、打球唱歌等影响他人休息及学习 9、老师点名,请他人答到 10、作业抄袭他人或网上资料【学习思考】材料分析:两个百分百某高

8、校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大学校园里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100的学生强烈反对校 园里的不文明行为,但是这l00的学生也承 认,校园里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生在自己 或同学身上。你认为症结在哪里?大学生是传播 公德意识、践行公 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3、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3、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树立“分”的观念, 承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与差别; 要有“和”的举止,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有序; 要有“爱”的态度, 这是社会公德原则中最高层次的要求。4、努力践行社会公德规范践行社会公德从我做 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课堂讨论】“文明上网,从我开始。”2007年4月9日, 北京

9、14家网站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中央主要新 闻网站及各地网站纷纷响应。各网站积极宣传 网络文明的同时,组织力量自查自纠,清除有 害信息,并承诺加强管理,文明办网。人民网 还组织网民进行网上签名活动,支持文明上网 。请问:网络生活是否属于公共生活空间呢?网络生活是否需要道德? 【归纳要点】 (1)网络生活虽然属于虚拟空间,但它并不意 味着虚无,相反,它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延续。 (2)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一些人工作的必备,比 如网上银行,网上购物,以及网上信箱等。 (3)网上的生活体验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共生活 。根据心理学中的“内体验”原理,虽然,网 络是一种虚拟,但它对网民的心理影响是真实 的。这种真实会影

10、响网民的实际行为。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0万网民投票选出的“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1、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2、制作、传播网络病毒,“黑客”恶意攻击、骚扰;3、传播垃圾邮件;4、论坛、聊天室侮辱、谩骂;5、网络欺诈行为;6、网络色情聊天;7、窥探、传播他人隐私;8、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假冒他人名义;9、强制广告、强制下载、强制注册;10、炒作色情、暴力、怪异等低俗内容。网络不文明行为正是现实生活中诚信 缺失、见利忘义、浮躁媚俗等不道德行为 的表现。构建良好的网络道德:一是网民本身的需要;二是互联网健康发展的需要;三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

11、要求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案例故事:网络孤独症的前期表现成都某高校一大学生有这样一张作息时间表: 13:00,起床,吃中饭;14:00,去网吧玩网络游 戏;17:00,晚饭在网吧叫外卖;通宵练级,第二 天早上9:00回宿舍休息这位大学生几乎把所 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打游戏,并开始拒绝参加同学 聚会和活动。大约两个月之后,他发现自己思维跟不上同学 的节奏,脑子里想的都是游戏里发生的事,遇到事 情会首先用游戏中的规则来考虑。他开始感到不适 应现实生活,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案例故事:通宵上网 引发悲剧 2002年9月8日,西南某大学三年级学生严宏( 化名)告别了人世,只有21岁。在他的病历上,记 载着“重症胰腺炎、暴发性菌痢、血糖增高、急性 肺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病症。医生认为是劳 累过度导致了他的死亡。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严 宏“劳累过度”呢?原来,9月6日晚上,他曾通宵 上网,第二天中午回到宿舍,第三天,突发疾病, 抢救无效。 严宏的父母都是50多岁的下岗工人,独子的离 去带给他们的伤痛是可想而知的。如何有节制地上 网,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中国青年报2002.12.13 网络道德:五要五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