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29980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回顾拓展二(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回 顾 拓 展 二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春节 元宵 清明端午 中秋 重阳中华民风民俗中华民风民俗吃穿住行、礼仪、 姓氏、节日等处处都有历 史文化的积淀。 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序,有详有 略,点面结合 藏戏以事物的不同方面为序;采 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手法生动 形象地说明事物 各具特色的民居运用了列数字、 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具有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 和田的维吾尔条理清楚、层次分 明、结构严谨、生动形象教学目标 能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并背诵 诗歌。 能够了解作者的相关资料,加强语文知 识的积累。 能够对诗歌进行简单的赏析,大致了解 诗歌的基调与意境。王安石 北

2、宋北宋 政治家政治家 文学家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介甫,号半山。20 岁以前,随父游历祖国的大江南北,了 解到民生疾苦,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 年的地方官。公元1070年被任命宰相。 不顾大官僚地主的反对,推行新政,后 受保守派的攻击,被迫辞职,新法随即 废除,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 ”。元日这首诗就是他拜相推行新政 时写的,寄托着他执政变法、除旧布新 、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元 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释】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一岁:一年。 除:过去。 屠苏:酒名,用屠苏草浸泡而成。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

3、用屠 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日取出来 ,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据说喝 此酒可以避瘟疫。 曈曈日:太阳初升时光亮耀眼的样 子。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 换掉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 ,古时候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用 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 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后 来演化成春联。诗的大意是:鞭炮响转眼间一年已过 ,屠苏酒暖心房春风吹拂。旭日升千 门万户多明亮,庆新春到处是新桃换 旧符。本诗既是写景诗,也是抒情诗 。 写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放爆竹、春风吹、喝屠苏酒、曈曈日、换 桃符 情: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写人们 过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 新的景象

4、,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 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远 大的志向和忧国忧民的抱负并没有在诗中直接 表露,而是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中。这种抒情 方式叫做情景交融。齐读本诗请同学们想象过年的画面,带者 辞旧迎新、欢度新年的喜庆氛, 读出作者的乐观自信的情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作者 皮日休了解作者n生于834至839年,卒于902年以后。唐代文学家 。字袭美,一字逸少。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 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襄阳竟陵人(今属湖 北天门市)人。 公元867年(唐懿宗咸通八年) 登进士第。登第次年东游,为苏州刺史从事,与 陆龟蒙相识,并与

5、之唱和,并称“皮陆”并属皮陆 派。其后又入京为太常博士,出为毗陵副使。黄 巢军下江浙,皮为黄巢所的。黄巢入长安称帝, 皮任翰林学士。皮日休的死,说法不一。或说他 因故为巢所杀,或说黄巢兵败后为唐王朝所杀, 或说后至浙江依钱,或说流寓宿州以终。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时间地点描写的事物天竺寺八月十五 日夜桂子【唐】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郑与人。诗的大意:那珊珊 而落的桂花,本就洁白 如玉在月光映照下更显 得晶莹;拾起细看,花 犹带露,更觉滋润。想 来应该是月中的嫦娥撒 于人间。赏析:n这首诗描写桂花,写出了一副“夜赏月桂图”。n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

6、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 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 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 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自在,毫无忧愁。n全诗咏物现实,空灵含蕴,以一件事表达了中秋佳 节赏月之情,有以小见大之妙。n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 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 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同时 还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趣味语文有趣的标点唐朝大诗人杜牧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绝句,原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有人只改动了一下标点符号,竟把它变成一首绝秒的 小

7、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如果将标点符号再作改动,这首诗还可以变成一处精妙的小短剧:【时间:清明时节】【布景:雨纷纷】【地点: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由于标点符号的不同,一首诗竟会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多么有趣啊!趣味语文n感受标点的有趣:n(1)有一次足球比赛,是上海队和广东队对 垒。比赛结果一出来,有一位记者便连夜赶 写了一篇新闻报道,并且用了一个醒目的标 题“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结果,有 的读者说是上海队胜了,有的读者说是广东 队胜了。你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断句的吗?n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n上海队胜: n广东队胜: 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 上海队大败,广东队得了冠军。n(2)有一户人家,他们的儿子外出打工 ,三年过去,杳无音信,突然有一天邮递 员送来一封儿子的信,做父母自然喜出望 外,妈妈首先去看,读着读着就号淘大哭 起来,父亲心里“咯噔”一下,马上去看, 去哈哈大笑起来。同一封信,为什么母亲 看了号啕大哭,父亲却哈哈大笑呢,原来 这封信没有一个标点。n儿子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钱多病 少挣了好多钱。n母亲读哭:n父亲读笑:n 儿子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钱, 多病,少挣了好多钱。n 儿子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钱多, 病少,挣了好多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