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向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3091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向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三讲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向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三讲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向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三讲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向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三讲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向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讲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 关于当前农村形势和政策走向(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当前农村改革形势和政策走向思考题l1、“三农”指什么?l2、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l3、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是什么?l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l农业经营体制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l双层:家庭分散经营;集体统一经营。是以土地公有为纽带、以村为范围的,以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主的一种社会合作经营。主要内容l一、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 l二、农村的基本现状l三、农村面临的问题l四、农村问题的解决统筹城乡发展农耕社会,乡土中国 l1949年,106人生活在城镇/1

2、000人 l1978年,180人生活在城镇/1000人 l2008年,456人生活在城镇/1000人 城市人口时多时少,经历了四次大变动l第一次,1958-1960,大跃进,组织了1960万农民进城(城市化率达16.8%)三年自然灾害,养不起,1962年,又动员2000万城镇人口返乡。l第二次,1968-1975,1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72年,通过各种方式返城。l第三次,乡镇企业兴起,小城镇数量猛增,1982nia年,2644个,2001年,19555个。l第四次,沿海城市开放,掀起“打工潮”。l今天,6.06亿中国人生活在655个城市和20000个在建城镇,如果倒数三代,城市人基本

3、上都是农民的后代,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儿。l今天,有7.2亿中国人生活在乡村,其中,每年有2.26亿乡村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和进入城市就业,成为农民工。 一、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 l(一)农村改革的突破阶段(1978-1984年)l重点是废除人民公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农村基本经营制度。l双层:一层是家庭分散经营,一层是集体统一经营,是以土地公有为纽带、以村为范围的,以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为主的一种社会合作经营。 一步解决温饱,却一直没富裕起来的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的意义l宣告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彻底解体,标志着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基础从此发生

4、了本质的改变。农户作为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主体,强化了农村基本生产单位的预算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得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大大加强。(二)农村改革迈向市场化阶段(1985-1991年)l改革重心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培育农产品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非农企业发展等方面。l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重点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发展乡镇企业,探索市场化取向。 l1、什么是统派购制度?l2、发展乡镇企业l背景一: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释放出来。 l背景二:“二元社会结构”。 l背景三:整个80年代,物资短缺。 新中国要发展经济发展 优先发展工业资金积累向“三农”索

5、取 工农业产品剪刀差l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是指农产品价格低于其价值,工业品价格高于其价值,两者之间的差距称之为剪刀差。 二元经济结构:先进的城市,落后的农村先进的工业,落后的农业l分割的户籍制度l分割的生活方式l分割的升学就业制度l分割的社会福利保障l(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1992-1998年)l(四)重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形成新时期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和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2003年到现在)l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l2007年6月,重庆、成都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l重庆:实

6、施“一圈两翼”开发战略;l 实施“扩大内陆”开放战略;l 实施“产业优化”升级战略;l 实施“科教兴国”支撑战略。l2008年11月12日,我国内陆地区的首个保税港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正式挂牌。l对保税港区,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境外货物进入,实行保税管理;境内货物进入,视同出境,即把边境挪到重庆。l保税区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l功能:港口作业;空运服务;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保税式联运。二、农村的基本现状l(一)农业占GDP的比重 l(二)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化l 年度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相关服 务业 197880.0%3.44%14.98%1.58%200750.43%3

7、.81%32.98%9.12%3.66%l(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l1978年:134元;2007 年: 4140元;2008年:4761元。整个90年代,农民的收入处在一个低水平的徘徊的状态30年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DRC年 度增长率(% )年 度增长率(% )年 度增长率(% ) 1978-198415.91992 5.92000 2.11985 7.91993 3.22001 4.21986 2.91994 5.02002 4.619872.81995 5.02003 4.31988 9.31996 9.02004 6.81989-1.61997 4.62005 6.21990

8、 1.81998 4.32006 7.41991 3.81999 3.82007 9.5城乡居民的差距(单位:元) 农村居民纯收入城镇居民纯收入1978133343 1984355651 19885441181 19927842026 199619264838 200022536280 2003 2622 8472 200429369422 2005 325510493 2006358711759 2007414013786 2008476115781l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第十一个“一号文件”。 l文件要求,必须切实增强危

9、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果断采取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安定。 (四)非农产业的发展l1978年,全国农村社队企业产值500亿元、就业2826万人;l2007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6.8万亿元,约占全国总产值的27.6%,吸纳农村劳动力1.5亿左右,占全国从业人员的19.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非农产业。 主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的变化(公斤) l 1980年 2007年l 粮食 326.7 380.5l 棉花 2.8 5.8l 油料 7.8 19.3l 猪牛羊肉 38.3 42.4l 牛奶 1.2 26.7l 水果 6.

10、9 137.6l 水产品 4.6 36.0l (注:猪牛羊肉统计从2000年始)消费用途消费量(万吨)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 )粮食稻谷小麦玉米粮食稻谷小麦玉米总量4909018925 102301156510038.5520.8423.56其中口粮26600158007875121010059.4029.614.55饲料用 粮155001930880818510012.455.6852.81工业用 粮53309751010201010018.2918.9537.71种子用 粮115022046516010019.1340.413.91附:当年产量4694717909919513029我国各

11、种粮食的消费量我国各种粮食的消费量三、农村面临的问题l(一)农产品产能提高困难,价格偏低l(二)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前景堪忧 1978-20071978-2007年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图年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动图l全球贫困标准:1美元/人/天(我国贫困人口是1.35亿,其中1.26亿在农村)l我国贫困标准:l绝对贫困标准:683元/年/人;l相对贫困标准:958元/年/人。19782004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情况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地区分布1957-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恩格尔系数 贫困 60% 温饱50-60% 小康40-50% 富裕40%红苕尖婆婆l为什么

12、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l 1、农村资金大量被抽走,人才大量被吸走。 l 2、农产品价格明显偏低、农民工工资明显偏低、征占农村土地补偿价格明显偏低。 l 3、工农业产品剪刀差。l(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化建设困难l(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偏低l(五)农村生产要素流失问题突出 l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一些土地被征用,但没有得到足额的补偿,农民就业和养老得不到充分保障。l(六)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村社会管理改革滞后四、农村问题的解决统筹城乡发展l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主要工作:l(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l(二)建立健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l(三)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l(四)推动城镇化进程与新农村建设。l(五)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和保护农民积极性。l(六)建立完善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领导机制。思考题l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l2、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如何加强和推进农村改革?l3、为什么说粮食安全对我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