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为例李秋娴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26802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为例李秋娴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为例李秋娴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为例李秋娴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为例李秋娴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为例李秋娴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为例李秋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为例李秋娴(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类 文科 编号(学号) 20072217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昆明市第八中学为例以昆明市第八中学为例EmpiricalEmpirical ResearchResearch onon InternetInternet DeviantDeviant BehaviorBehavior ofof YoungYoung PeoplePeopleTakeTake thethe EighthEighth MiddleMiddle SchoolSchool ofof KunmingKunming forfor ExampleExample李秋娴指导教师

2、: 秦庆 职称 讲师 云南农业大学 昆明黑龙潭 650201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 业: 社会工作 年级: 2007 论文(设计)提交日期:2011 年 5 月答辩日期:2011 年 5 月 答辩委员会主任: 李 伟 云南农业大学2011 年 5 月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昆明市第八中学为例李秋娴(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昆明 650201)摘摘 要要青少年网民是我国网民中一个重要的群体,本文就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问题开展相关研究,设计专业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收集,探析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存在的原因,性质差异等问题,运用 SPSS 数据分析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结果发现青少年群

3、体确实存在网络偏差行为的现象。由于互联网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和家庭学校等对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疏忽,使得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了很大的潜在危害。论文根据调查数据和对问卷数据的质性研究对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提出了建设健康网络环境、学校组织辅导教育、和家长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视等建议,为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关键词: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 on Internet Deviant Behavior of Young PeopleTake the Eighth Middle School of Kunming f

4、or ExampleLiqiuxia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kunming 650201ABSTRACTThe young Internet user is an special important group in China, this paper conducts research on the issue of Internet deviant behavrior of young people, designes professional questionnair

5、es for data collection, inquiries reasons and differences in nature of the problem. With the help of the scientifical analysis by using the data analysis software named SPSS, we finally found out that the phenomenon of the Internet deviant behavior between the young users really exists. This problem

6、 poses a significant potential hazard to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young people, and i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poor Internet regulatory mechanisms as long as the negligence to the issue in families and schools. Based on the reserch of the survey datas and the nature of the questionaries, the paper

7、gives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Internet deviant behavior in areas such as building healthy Internet enviroment, giving some special counsel, increasing the focus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provid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social workers to involve in the problem. Key words: adolescence; internet devian

8、t behavior; empirical research.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实证研究以昆明市第八中学为例一、 引言据我国 2011 年 1 月 19 号公布的,第二十七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 2010 年 1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已到 4.57 亿,而青少年网民在我国整体网民规模中占到了 30.6%。因此在我国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网民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网民群体。1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的资源共享、信息传达、网络社交、网络娱乐等互联网生活模式,为互联网的受众带来了很多新奇的生活体验。但目前,我国互联网的构建与发展仍然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阶段。网络与生活交互的飞速发

9、展背后,并没有强力的网络安全与网络监管机制存在。这让中国网民的互联网生活充满隐患。其中,青少年网民群体所面对的互联网环境,尤为让人担心。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渴望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对未知充满了好奇,而互联网的存在为青少年提供了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工具;互联网资源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青少年的好奇;互联网作为一种非直观的社交平台给予了青少年接触社会的渠道。但互联网安全与互联网监管机制的缺失,使得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网络欺骗等互联网不良信息广泛存在。青少年在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很容易就会被这些不良信息引导,而使得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甚至出现行为上的偏差等。青少年阶段,虽然

10、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是身心发展都不完全。举例来说,从生理的角度上看,青少年阶段正处在了一个性启蒙的阶段,他们对性的好奇会促使他们主动的去了解相关的信息,尤其是在家庭和学校关于性教育缺乏的情况下,他们大都会选择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可是互联网中与性有关的信息与资源大多是为成年人而存在的,而这些可以称之为网络色情的信息,对青少年健康的性启蒙教育没有任何正面帮助。从心理上1 第 27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自互联网。说,青少年阶段渴望脱离家庭,融入社会。网络的社交平台虽然避免了青少年与社会接触时直观上身体受到伤害的可能,但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将会受到来自网络的各种信息的影响,网络流

11、氓的存在、网络暴力的泛滥,都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目前基于青少年与网络关系的研究,大部分是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这些研究都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不健康,以及青少年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等因素。在分析互联网环境和分析青少年成长环境等方向都做的很全面,尤其对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做出了合理的分析与建议。但此类研究,对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方法上也鲜有从青少年对网络的主观态度的方面入手的,此类研究对于给出合理建议环节通常比较空泛。本篇论文将会考虑这些因素,从青少年自身对待互联网的态度入手。在取得实地研究数据后,进行科学的描述分析,并且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达到为青少年网络群体的健康成

12、长提供建议和帮助的目的。二、 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一) 概念界定1 青少年群体定义张氏心理学辞典将青少年期定义为:指由青春期开始到身心渐渐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女性约自 12 岁到 21 岁之间,男性约自 13 岁到 22 岁之间。因此,儿童期后到成年期之间的一段大约十年的时期称之为青少年期。2大英简明百科将青少年期定义为:青春期与成人期之间的过渡时期(约十二到二十岁) 。特征是生理方面的改变、性情绪的发展、努力寻求认同、思考模式从具体到抽象。3张春兴(台湾教育心理学专家)认为青少年时期:是指自个体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一段时期,大致自青春期开始的约 11 到 12 歲,一直到 2122 岁一段时

13、期。我国一些相关研究指出:青少年指满 13 周岁但不满 20 周岁的,也就是少年与青年相重合的阶段,处于儿童时期之后,成人之前。但实际上,青少年指 13 岁以上到成年之前,这段期间的人多为学生,且也进入一种人身的转变期,是社会上令人重视的一个群体。综上所述,我认为青少年是指:从生理、心智的发展角度上来看,年满 12 周岁但不满 19 周岁的一个群体。身心的发展处在儿童期之后到成年期之前的中间阶段,身心2张氏心理学辞典 第三版 3大英简明百科 第六版发育趋于健全,性心理开始成熟,生活范围从家庭开始向社会过渡。2 偏差行为与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社会学中,偏差行为就是指在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

14、或违反了既有的社会规范行为,所以其也被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差异行为等。很多时候,偏差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违反规范的行为,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模式是具有标准和规则的。在特定环境中某些人的某些行能够被大众的价值观接受,而另外一些行为则不能,那么我们就把这种在大众的价值观里不被接受的行为称为偏差行为。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一般是发生在网络社会空间,行为主体可以不在现场就达到自己的行为目的,这是因为网络的开放性,,使得青少年可以到达网络上的任何一个终端;,所以传统的偏差现场已经不复存在。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1) 隐匿性,由于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网络社会的特点为青少年

15、偏差行为提供了伪装空间和便捷的途径,他们很容易将自已的真实身份地址等隐蔽起来。(2) 多样性,一些青少年利用自身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 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施多种多样的偏差行为,下载、浏览及传播成人信息和暴力信息,其形式多种多样,并不统一。(3)跨区域性,青少年在出现网络偏差行为的时候,完全没有地域的限制,只要具备联网条件,青少年就有可能出现网络偏差行为。我们从青少年网络偏差的性质,与危害程度入手将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划分为三个层次:(1) 个体层面网络偏差行为。此种行为较多,因为网络行为具有隐匿性,青少年会认为浏览成人网站的网络行为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2) 异常偏差行为。多指极端的情绪化行为,例如青少年网络成瘾。道德层面网络偏差行为。指违反网络上人们共同生活规范的及其行为准则,例如说脏话、嘲弄人等。(3) 危害层面偏差行为。指青少年利用互联网所获取的资源,向网友或者身边的朋友传播色情、暴力、恐怖等网络违法信息。综上所述,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特指青少年这一群体,在从事互联网行为时,或者受到互联网信息影响后,有与其年龄、心智发展不相符合的行为出现,这种行为在普遍存在的价值观中是不被接受的,且这种行为影响了青少你的健康成长,则我们将其称为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二) 研究方法1 问卷结构青少年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以青少年的网络行为为研究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