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本科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精编

上传人:海*** 文档编号:4611988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电大本科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7年电大本科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7年电大本科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7年电大本科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精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7年电大本科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精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电大本科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电大本科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精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与发展 (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 础 中央银行的产生已经有 300 年的历 史,真正发挥作用是在二战以后。 1、对发行统一的、可以在全国流通 的银行券,以解决银行间的恶意竞 争,资信实力不足等问题的需要; 2、建立统一、权威、公正和最后的 票据交换清算中心需要; 3、稳定金融系统,发挥最后贷款人 的需要; 4、政府对金融事业进行管理的需要。(二)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形成与 特点 美国 1782 年成立的北美银行, 1791 年美国第一银行由国会批准设 立, 1816 年美国会通过设立

2、美国 第二银行,这两家银行到期都未能 继续注册。1837 年后美国货币流通 和信用都很混乱,1863 年美国国会 通过了全国货币法案,建立国民银 行制度,在财政部之下设立“通货 监理署” ,监理国民银行的活动。印 制规格统一的银行券,要求每家国 民银行以公债为担保,发行银行券, 当时的通货数量未能适应经济需要。 同时,财政部的独立国库制度也使 银行系统的货币时而不足,时而泛 滥。再加上存款准备制度不完善, 所以美国每隔数年即发生一次金融 恐慌,1908 年 5 月美国会通过组织 国家货币委员会,调查研究各国银 行制度,1913 年 12 月 23 日国会通 过了联邦储备条例,它将中央管理 与地

3、方管理、自愿参加与强制参加、 政府所有与私人所有、政府管理与 私人管理巧妙地结合和协调起来。 联邦储备体系设有联邦储备局,有 委员 7 人,美国全国分为 12 个储备 区,每区设一联邦储备银行,联储银行以调节区内金融、为公众服务 为准则,不以营利为前提。它发行 钞票,代理国库,主持清算,保管 会员银行存款准备金,对会员银行 贷款和再贴现,并进行公开市场活 动,故具有中央银行职能。 (三)中央银行产生的特点 1、由普通的商业银行自然演进为中 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权; 3、为一般银行提供服务。 二、中央银行制度的扩展 (一)中央银行扩展的原因 一战以后的金融秩序紊乱,1920 年 布鲁塞

4、尔会议建议按照稳定币值的 要求发行货币;金本位的解体和纸 币的流通;1922 年的日内瓦会议要 求新成立国家设立中央银行。此外, 还有新国家的设立;国外的支持; 重建币制的需要;货币发行的制度 化。 (二)中央银行扩展时期的特点 1、适应经济发展客观需要人工设立;2、活动重心在于稳定货币; 3、集中储备成为稳定金融的重要手 段。 三、中央银行制度发展的特点 1、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 原则; 2、实行国家控制是所有中央银行的 共同变化; 3、货币政策运用的发展; 4、各国中央银行的国际合作。 四、我国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我国中央银行简史:1904 年大清帝 国建立户部银行,1926 年

5、 12 月孙 中山在武汉建立中央银行,1928 年 11 月 1 日蒋介石政府在上海建立中 央银行,1932 年 2 月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1948 年 12 月 1 日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改革开放前中国中央银行的主要缺陷:政企不分,不利于行使中央银 行职能;统一核算,吃大锅饭,不 利于调动各级银行的积极性;缺乏 独立性,不利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 19791983 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是一 种混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19831992 年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 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加强对宏 观的经济的调节和控制,进一步搞 活经济和稳定货币流通。健全和完 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19

6、93 年以来 的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规范化、法制 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能与职 能 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形式 (一)种类及概念 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是在一个国 家内,没有单独设立中央银行,而 是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与商业 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于一家银行来 执行。此种类型的中央银行又可分 为两种形式: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几 乎集中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 部业务和职能于一身。混合式中央 银行制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 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 业务,一部分业务由专业银行办理。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就是在一个 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 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

7、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 全权发挥作用。它又分成一元中央 银行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 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 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 央银行制。二元中央银行制的国家, 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 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 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 力。 3、跨国中央银行制:与一定的货币 联盟相联系,是参加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而不是某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 4、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者是一 个通货局,通货局的资产负债表上 一般只有一种主要负债流通中 货币和一种主要资产外汇储备。 它不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也不要 求商业银行交存款储备金;或者

8、是 介乎通货局与近代中央银行之间的 机构等。 (二)决定中央银行体制选择的因 素 1、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程度; 2、经济运行机制; 3、国家体制。 二、中央银行的资本金结构 1、可以全部为国家所有; 2、公私股份混合所有; 3、全部股份私人所有; 4、根本没有资本金。 三、中央银行最高权力的设置 (一)中央银行最高权力机构的组 织形式 1、金融政策决策和执行权集于一身;2、最高领导机构分为金融政策决策 机构和执行机构; 3、最高领导机构分为决策机构、执 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二)中央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的 组织形式的特点 1、地位超然,权力较大; 2、中央银行总裁是核心人物; 3、权力机构人

9、选具有较为广泛的代 表性。 四、中央银行的机构设置 (一)中央银行总行职能机构的设 置:行政办公机构;业务操作机构; 金融管理监督机构;经济金融调研 机构。 (二)中央银行总行设置职能机构 的特点:机构设置多,政策性强的 工作直接管理多;多数国家都设置 有经济、金融研究和政策政府方面的调研机构;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活动与业务管理有专设机构。 (三)中央银行分支机构设置的类 型:按经济区域设置;同时考虑经 济区域和行政区域;分支机构的权 利和地位视不同的国家为转移。 (四)我国中央银行撤销省级分行 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有 效性;有利于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 有利于增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独

10、立性和公正性;有利于精简机构和 人员,进一步减少管理费用,提高 效率。 五、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地位 中央银行是特殊的金融机构,它是 货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国家管理 经济的职能部门,它承担稳定货币, 发展经济、制定执行金融政策的责 任,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领导人由国家任命,是具有一 定特权的特殊法人。它的运作不以 盈利为目的,存款不付息,为政府 服务不收费,资产有很大的流动性, 并且控制信用,调节货币流通。 中央银行的地位:中央银行是发行 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为政府和金融机构办理银行业务与 提供服务,如对各银行和金融机构 的存贷业务、清算业务、发行业务, 对政府办理国库业

11、务,对市场发行 和买卖有价证券业务等,还有经营 业务收入。中央银行不是单纯凭借 政治权力行使职能,而是依据货币 流通规律进行管理,不仅靠行政管 理手段,还有强有力的经济手段, 如货币供应量、利率、贷款等。这 些手段具有自愿性、有偿性,是按 信用原则发挥作用的。中央银行贯 彻金融政策,实施金融管理和金融 控制,主要是通过上述业务活动和 手段来实现的。因此,中央银行是 代表国家进行金融控制、管理金融 的特殊金融机构。 六、中央银行的职能及相互关系 (一)中央银行的职能 1、服务职能:a.为政府服务,经理 国库,临时的财政垫支,代表政府 参与国际金融活动,作为政府的金 融顾问和参谋;b.为银行与非银

12、行 金融机构服务,主持全国的清算事 宜,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者。 2、调节职能:a.调节货币供应量;b.调 整存款准备率与贴现率;c.公开市场 操作。 3、管理职能:a.制定金融政策、法 令;b.管理各银行和金融机构;c.检 查监督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二)中央银行各职能之间的关系 中央银行的服务职能、调节职能与 管理职能是由中央银行的性质所决 定的。这些职能之间,存在相互依 存、相互补充的关系。服务贯穿于 调节、管理过程的始终。因为,只 有搞好服务,支持银行与金融机构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之健全稳定, 才能为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奠定金融条件。调节、管理既包含 有约束,也包含有扶持。

13、银行及金 融机构的活跃与发展,是中央银行 调节、管理的前提。如果银行及金 融机构萎缩或倒闭中央银行就失去 存在的理由,所以服务要服从于管 理、调节。管理与调节是同一问题 的两个方面。管理必然伴随调节, 无调节的管理难以实现理想的管理。 调节促进实现有效管理,管理对调 节也有促进作用。扶持和调节本身 就是一种积极的管理。 (三)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 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按照规定 审批、监督管理金融机构;按照规 定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 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 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 黄金储备;经理国库;维持支付、 清算系统的正常运行;负责金融

14、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作为 国家的中央银行,从事有关的国际 金融活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责。七、中央银行的作用 (一)稳定货币,稳定金融; (二)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正 常发展; (三)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 (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 第三章 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一、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概述 (一)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独立性争 论的演变 1、中央银行产生和存在与政府关系 的五个方面:一为争取政府支持, 独享货币发行权;二为承办政府财 政收支,建立资金往来关系;三为 处理政府借垫与公债募集;四为政 府解救货币经济危机;五为由政府 任命总裁。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了独立性 的争议。为战争

15、筹措军费而放弃中 央银行的自由原则和独立性,以至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国家都 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20 年在 布鲁塞尔和 1922 年在日内瓦召开的 两次国际金融会议,一再强调中央 银行应脱离政府控制而独立。战后 各国纷纷组织独立的中央银行,有 的中央银行法中列有维持独立性的 条文。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性思潮再 起。中央银行既要按照宏观经济目 标满足财政筹措资金的要求,又要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理应受到政府 的控制和监督。 4、20 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的 “滞胀”再次提出中央银行独立性 问题。其理由主要有:政治家缺乏 经济远见,干扰货币政策的稳定性 和连贯性。政府为满足短

16、期利益的 需要,推行通货膨胀政策。中央银 行与政府的工作侧重点的不一致,致使相互的措施矛盾对立。中央银 行作为社会化的服务机构,也需要 相当的独立性。 (二)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中央银行既要为政府服务,又要作 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有力工具。 且中央银行业务技术之精细、活动 之微妙,已不能单靠法律来规定, 而必须与政府相互信任,密切合作, 所以不能视中央银行为一般政府机 构;中央银行也不能完全独立于政 府之外,不受政府约束。而应在政 府的监督和国家总体经济政策的指 导下,独立地制定、执行货币政策。 这就是当代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中央银行独立性要遵循的原则:经 济发展目标是中央银行活动的基本 点,不仅要考虑自身所担负的任务 和承担的责任,还要重视国家的利 益。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要符合金融 活动的规律性。防止为特定政治需 要而不顾必要性和可能性,牺牲货 币政策的稳定性。 (三)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主要 方面 、财政政策要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