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2017-2018届2018年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19828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2017-2018届2018年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2017-2018届2018年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2017-2018届2018年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2017-2018届2018年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2017-2018届2018年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2017-2018届2018年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2017-2018届2018年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六章力与运动复习导学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力及其作用效果一、力及其作用效果考点(一)力的认识考点(一)力的认识 一般来说,不接触的物体是没有施加力的作用的(重力、磁力除外)例例 1 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E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F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G物体的速度越大,它受到的力也越大。练习练习 1 1:被足球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A、重力、阻力 B、重力、阻力、脚对物体的力 C、重力、阻力、惯性力 D 重

2、力、惯性力练习练习 2 2:用一水平推力 F 将物体 A 挤压在竖直墙壁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 A受到( )A. 重力、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B. 重力、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及向上的摩擦力;C. 重力及墙壁对它的摩擦力; D. 水平推力及墙壁对它的支持力。考点(二)力的作用效果考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与物体的形状。例例 2 2: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B、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C、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可以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练习练习 3 3:图中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 ;图(b)表示

3、力能使物体 考点(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考点(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 效果)例例 3 3:小君同学用相同的力,在A、B 两处推门(图 9),在 A 处容易推开,这表明 。练习练习 4 4: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 其发生 ,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图 与图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图 与图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图 与图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练习练习 5 5:王明同学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及影响因素时,做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 1)对塑料

4、尺施加向下的力时,塑料尺发生了弯曲,而且对塑料尺施加的力越大,塑料尺弯曲得越 ,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如果施加的力的大小相同,力作用在B 点时,塑料尺弯曲的程度较小,说明 考点(四)力的示意图考点(四)力的示意图注意:确定受力物体及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上,同一物体受二个以上的力,作用点画在受力物体的重心)例例 4 4:重为 14N 的物体沿斜面下滑,画出木块所受重力及斜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练习练习 5 5:如图 13 是广场上一只氢气球,用细绳系于地面上,请作出氢气球受力示意图。考点(五)力的相互性考点(五)力的相互性: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例 5 5:在湖中划船时,使船前

5、进的的动力是( )A. 桨划水的推力 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B. C.人对船的推力 D.水对桨的推力练习练习 6 6: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冰场周围的栏杆时,栏杆未动,运动员却远离栏杆而去;运动员离开栏杆后,并没有再用力蹬冰面,但仍能滑得很远。要解释此现象,可利用的力学知识或遵循的物理规律有(只需写两条):(1) (2) 二、力的测量(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二、力的测量(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读数=挂钩受力 例:例:如右图所示,弹簧称的读数是( ) A0 B100

6、牛顿 C200 牛顿 D400 牛顿三、重力三、重力 考点考点 1.1.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正确理解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正确理解物体受到重力是因为它有质量,没有质量,就不会有重力作用。例例 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的重力成正比C、“g=G/m”表明:g 值大小等于物体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且是一个恒定的值 D、上述说法都正确考点考点 2.2.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指向地心的方向称为向下,而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图 12v向地心例例 2 2:图 12 表示在空中飞行的足

7、球,画出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练习练习 1 1: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的示意图练练习习 2 2:图 8 所示的是重垂线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应用.设计运用重垂线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 .练练习习 3 3:如图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ABCD四、摩擦力四、摩擦力 考点考点 1.1.摩擦力产生条件摩擦力产生条件例例 1 1:饮料厂生产的饮料装瓶后,要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用传送带传送。如图所示, 当饮料与传送带 一起水平向左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 图中画出饮料瓶受力的示意图。考点考点 2.2.摩擦力

8、的大小及方向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注意:判断摩擦力的大小时,寻找关键词,如“静止”、“匀速运动”等,判断该方向上物体受力平衡,找出与摩擦力平衡的力的大小。例例 2 2:如图所示,物体 A 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 水平力减小为 F2 时,物体 A 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 A 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 12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 2 倍 D无法判断例例 3 3: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员骑自行车加速前进,有关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后 B.前后车轮所受摩擦力方向都向前C.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

9、D.前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后,后轮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注意: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练习练习 1 1:如下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 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 0.5N 的砝码使,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 0.6N 的砝码时,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当小盘内放上重为 0.7N 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为 N。考点考点 3.3. 影响滑动摩檫力大小的因素探究影响滑动摩檫力大小的因素探究例例

10、4 4:如图 19 所示是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在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猜想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三: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猜想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图 8图 19(1)在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应水平拉动,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方向上做_运动,根据_条件可知,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 . 这里采 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3)图甲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 .(4)在采用如图 15 所示的实验

11、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时,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其原因是(5)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 16 所示。用如图16 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解决了上述问题,这是因为(6)为了验证猜想三,小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摩擦力,然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锯掉一半,测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变为原来的一半。她由此得出: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接触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认他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图 15 图 16练习练习 3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时, 提出了以下几种 猜想: A与物体接触面积

12、的大小有关 B与物体受到的压力大小有关 C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小组利用装置进行 了实验。 实验中所用的木块完全相同,操作方法正确,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1)由第 1 和 2 次实验,可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 (2)由第 1 和 3 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由第 1 和 4 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除第 2 次和第 5 次实验可以验证猜想 D 外,还有实验也可验证猜想 D,请你 写出另一组实验分别是 和 (只填实验次数)。 (5)通过探究发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的大小无关如图甲所示,两 个完全相同的

13、木块 A 和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6N 的水平拉力 F1作用下,A、B 一起向右做匀速直 线运动若将甲 A、B 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F2推 A 使它们一起也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 F2是 N;若要让图乙中的A、B 在水平桌面上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不撤除F2的情况下,应该在B 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为 N 的水平向左的推力(6)若右图中 A、B 两物体的表面光滑程度不同,请设计出比较 A、B 两物体表面粗糙程度的方案 考点考点 4.4.摩擦力的分类和利弊摩擦力的分类和利弊 例例 5 5:下列摩擦中,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属于滚动摩擦的是 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属于静摩擦力的是 (1)铅笔与卷笔刀间的摩擦 (2)花样滑冰鞋的冰刀与冰面间的摩擦 (3)自行车刹车时刹车橡皮与钢圈间的的摩擦(4)在黑板上写字是利用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 (5)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6)写字是利用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 (7)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8)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9)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 (10)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11)机械运转时轴承与滚珠间的摩擦; (12)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 (13)写字时圆珠笔尖与纸之间的摩擦考点考点 5 5:改变摩擦力的方法:改变摩擦力的方法 例例 6 6:自行车是我们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