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118138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 《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未来十年盐城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盐城市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解读马群仁引言o这是一份凝聚了民间智慧与政府决策 、浸透了百姓期盼与教育焦虑、需要 激情推动与持久行动的盐城教育改革 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江苏省三个先行市 。编制历时近两年,调研30次,100万字调研稿, 修改50稿。征求意见300条。与南通、苏州对接。 赵鹏、李强等主要领导密集调研,强调教育要优先 发展、均衡发展、服务发展、创新发展。财政、规 划、编制等各部门积极参与。)o(广大百姓对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满意度不高,对纲要 与教育改革寄予了莫大的期待。吸收盐城2010年推进市 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两个文件五个方案。盐城纲要与国 家

2、、省纲要体现教育遵循规律、服务人的发展、服务经 济社会建设、以改革创新解决教育体制机制问题的精神 一脉相承,体现了本土特色与前瞻要求。根据国家、省 纲要作了大幅修改。需要政府、教育与社会共同推进、 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评估与修正。)背景o盐城未来发展目标:在苏北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率先全面基本实现现代化。随着江苏沿海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盐城将加 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 质人才和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将更加迫切。我市要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 如期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根本靠创新,关键在人 才,基础在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市、提高地区竞 争力;提高

3、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盐城;推进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市场化,实现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改善民生、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o盐城人民群众对教育充满新期盼。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人民群众 切身利益。盐城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对 优质均衡公平的教育有着极其强烈的需求, 对教育改变命运技能创造财富有着极其强烈 的渴望。o盐城教育事业亟需科学发展。(规模、结构、布局、质量; 培养健康的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教育发展综合水 平、育人质量取得显著提升,但在理念、服务、均 衡、质量、体制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民群众 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4、一是教育布 局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与满足群众“ 上好学”的需求不相适应(盐城是在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现 有的教育资源、学校布局,根本无法满足群众教育需求,不适应城市发展 需要;对照建设200万人口规模城市的规划目标,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布局 不合理的问题更加突出。从面上看,全市874所中小学,好学校主要分布在 市区和县城;全市初中高级职称教师占到10.43%,市直为24.68%,而最低 的县尚未达到5%;全市建有71所高中,三星级以上优质高中仅占总数的 54%,区域、城乡、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比较严重)(学前 教育极其薄弱)二是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培养人 才的数量、

5、质量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不相适应(5年来,全市各类人才总量仅比“十五”初期增加 5.5万人,我市的人才竞争力排在全省第9位。对各地蓬勃发展的新 兴产业、特色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在办学 上回应和跟进不快,与企业之间还缺乏有效的衔接沟通,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难同时并存,培养和使用存在脱节问题。)三是部分学校办学水平不高,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教师素质以及教学内容、方法与推行素质教 育、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市幼儿教师 和小学教师有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教师有本科以上学历,普通高中、职业 高中、普通中专、高职高专院校和本科院校教师有研究生学历的占同类教 师总数的比重,均

6、不同程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本科院校和高职高 专院校教师有研究生学历、初中教师有本科以上学历、幼儿教师有专科以 上学历人员所占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均低10个百分点以上,师资力量、教 育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四是全社会教育经费投入稳定增长的体制机制还 不够健全,与教育事业大建设、大发展的需求 不相适应(从2007年到2009年,全市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呈逐年 下降趋势,2009年仅为2.71% 。)(2009年全市GDP达到1923.8亿元 )(截至2006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刚刚达到3%,远低于 世界平均水平4.5% )(2010年我国即使达到4%,也落后

7、世界20年)理念“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服 务发展、创新发展”是盐城市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核心理念。1.教育优先发展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中,第一次把教育提 高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的地位;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把发展科 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1 992年,十四大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优先发展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人民 幸福的美好期盼。国内经验:2007年,中国改革开放三 十个年。在一组组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不断提高的 数据背后,是国民素质得以跃升、个体创造力得以 迸发并汇聚而成的国家软实力。教育产生的裂变

8、能 量。历史参照:过去300年,美国、德国 、爱尔兰、芬兰和日本等国都是通过教育优先发展 的模式,成功赶上或超过先发型国家。 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现代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须选择和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今天,盐城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我们 有基础也有条件在更高起点上规划和推进教 育事业发展,有责任更有义务让盐城的老百 姓得到更多的教育实惠。同时,盐城的未来 靠教育,盐城人的未来也靠教育,这更加需 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教育 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兴办教育。 赵鹏在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就是落实“三个优先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 展,财政资金优先

9、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 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完善“ 三个机制”:一是统筹协调机制(提高规划引导能力、资金筹措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以有效的组织实施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 二是政策引导机制(以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推进教育的优先发展) 。三是考核问责机制(以有力的监督考核、严格问责落实教育的优先发展)。 2.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实现教 育公平,重中之重是要大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四 个方面:机会要平等、布局要合理、条件要相当、质量 要均衡。( 小康对“您认为当地政府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教育机 会平等吗?”进行调查,

10、高达44%的受访者回答“很不平等”,33%的受 访者回答“不太平等”。这些都说明我国教育公平程度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 )3.教育服务发展提高教育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为 盐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是盐城经 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迫切需求,也是盐城教育 的历史使命。(赵书记特别强调教育要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专 门召开“教育服务发展座谈会”,就规划纲要制定征求高等教育与职业教 育的意见与建议。)4.教育创新发展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 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要把德育放在 素质教育的首位,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 要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要完善教育评价制度。二 是

11、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要改革 政府管理教育方式,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三是 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快教育国际化进程。教育 要为开放型经济发展服务,切实解决在盐投资外商 和境外人员子女就读问题。另一方面,要大力招引 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来盐办学。框架o规划纲要分为序言、正文,正文有总体 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重点工程、保 障措施等五个部分。总字数为1.6万字。o第一部分: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战略工作方针:优先发展,育人为本,促进 公平,提高质量,改革创新,服务发展。战略目标:按照苏北领先,全省争先的目 标定位,到2015年,教育发展规

12、模、教育质量、教育投 入、教育贡献份额继续在苏北领先,率先建成教育强市 。到2020年,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全 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市。 o第二部分:发展任务未来10年,盐城将着力构建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 “四位一体”的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 教育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 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o第三部分 体制改革六大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 制改革(着力理顺市区教育管理体制。到2015年,大市区的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原则上由区举办,高中阶段教育由市统筹举办。)推进办 学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改革招生考 试制度,深化社会教育制

13、度改革,扩大教育对 外开放。o第四部分 :重点工程 未来10年,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着力抓 好十大重点工程。o第五部分 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 师培训 、培养教育名师 、完善管理制度。o三是坚持依法治教 :严格依法行政(建立教育向社会 公告制度,就教育投入、校舍安全、教师待遇、素质教育等重大事项定期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教育督导(建立督学委派制度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问责制度),切实规范办 学行为,高度重视中小学安全管理工作。o四是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 入力度 、健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完善 教育经费保

14、障机制 、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管理。重点五句话:高水平发展基础教育 ,做优做强职业教育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注重发展继续教育和特殊群体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高水平发展基础教育。一是学前教育重抓普及。(目前全市共建有368所 幼儿园,其中政府投入的公办幼儿园仅占20%左右,“入园难 ”、“入园贵”等问题还很突出,群众意见较多。)以普及 提高为重点。进一步搞好幼儿园规划建设,健全公 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 力扶持民办幼儿园,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 保教质量。到2012年,确保每个乡镇至少办一所达 到省优标准的公办中心幼儿园,村级幼儿园都要建 成合格园;人口居住达到一定

15、规模的新建城市小区 和农村集中居住点,都要配建幼儿园。到2015年, 全市省级以上优质幼儿园比例要达到70%以上。 ( 明年是学前教育发展年。)o二是义务教育重抓均衡。要进一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细化城 乡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在城市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沿 海港城建设中,要同步规划配套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 地区要适度集中、规模办学,生源不足的学校要及时合并。大 市区要按照每2万人口配套一所4-6轨规模小学,每4万人口配套 一所8-12轨规模初中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新的学校。已经列 入建设规划的市区15所学校要抓紧向前推进,争取明年秋学期 开学前全部建成投入使用。要继续完善集团化办学模式,

16、加快 形成连锁办学格局,放大名校效应,不断提高优质中小学教育 覆盖率。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到2012 年,市区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都要具备教育现代化办学条 件;到2015年,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建成现代化标准的学校比例 达70%以上,2020年达90%以上。 o三是高中教育重抓提质。坚决执行省定优质高中标 准,坚持“硬件从实、软件从严”的原则,加快建 设省级优质范高中步伐。在继续提高各县(市、区 )优质高中办学质量的同时,加快改善县域普通高 中学校办学条件,着力打造区域性优质高中。大力 实施普通高中内涵提升工程,鼓励学校根据高中教 育性质任务、学生发展要求与教学现状,探索多样 化办学模式,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到2015年,全市 所有高中均达到优质高中标准;到2020年,全市建 成10所五星级高中、20所四星级高中、30所三星级 高中。2.做优做强职业教育。盐城职业教育在经过十年左右的快速扩张之后 ,目前已进入到提升质量、创塑品牌的新阶段。一要加快资源 整合。目前,我市职业资源比较丰富,但分布较散,层级不一 ,隶属多个部门管理,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