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doc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17902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1-金属的性质和利用.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1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010 小题)小题) 1 (2015扬州)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表述错误的是( )A.铝可用作导线B.医用酒精可用杀菌消毒C.氢氧化钠可用作调味品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甲烷、乙醇等 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A、根据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医用酒精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导线,故选项说法

2、正确 B、医用酒精可用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可用作调味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 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 (2015厦门)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光泽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故选项正确 B

3、、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导热性,故选项错误 C、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延展性,故选项错误 D、夏天防雷电,远离金属,这是因为金属具有导电性,而不是具有光泽,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 (2015南昌)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奖铝确定为 食品污染物但现实生活中,却“铝禁不止” 下列关于铝的应用不科学的是( )A.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C.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D.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

4、中和过多胃酸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人体摄入铝的途径判断,人体摄入铝元素主要是通过消化系统完成的,凡是 使用铝制炊具、餐具、食品包装或吃含有铝的药物、食品都会摄入过多的铝,应加以控制 使用 解答:解: A、糕点、油条使用含铝膨化剂,食物中的铝元素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该做法必须加以 控制 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不含铝元素,可以使用 C、铝制易拉罐,饮料中会含有铝元素,其中的铝元素会随饮料喝进人体内,用纸盒代替铝 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可以使用 D、使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人在服药时铝元素也会进入人体,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

5、 过多胃酸,防止铝元素进入人体,可以使用 该故选 A 点评:与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 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铝可能进入人体的途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 键4 (2015酒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质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溶液C.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D.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人体的元素组成与 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

6、;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铁、铜的活动性分析; B、根据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根据碘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 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A、由于铁比铜活泼,单质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故 A 正确; 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故 B 错误; C、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 C 正确; D、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故 D 正 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 可分析解答5 (2015苏州)下列关于金

7、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质容器中进行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C.用 FeSO4溶液、Cu 和 Ag 三种物质可以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Fe3O4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铁锈的主要成分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根据波尔多液的成分、金属的活动性顺表的应用分析判断; B、根据铝的性质分析; C、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表的应用分析判断; D、根据铁锈的主要成分分析 解答:解:A、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在铁桶 中配制波尔多液,故 A 错误; B、由于

8、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所以,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 品强,故 B 正确;C、由于 Cu 和 Ag 都不能与用 FeSO4溶液反应,只能得出铁比铜、银活泼,但不能比较铜、 银的活动性强弱,故 C 错误;D、铁制品生锈产生的铁锈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它的主要成分是 Fe2O3,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是解答本题的重要 知识,6 (2015河池)向一定量的 AgNO3与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 应后过滤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 Zn,可能有 AgB.滤渣中一定有 Cu

9、、Ag,可能有 ZnC.滤液中只有 Zn(NO3)2D.滤液中一定有 Zn(NO3)2,可能有 Cu(NO3)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银、铜、锌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锌铜银,当把锌粉加入到AgNO3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中,首先置换出银,银被置换完才继续置换铜 解答:解:根据加入锌粉的质量多少,可得到以下几种可能:若加入的锌的量只能与部分硝酸银发生反应,所得滤液所含溶质为:AgNO3、Cu(NO3)2 和生成的 Fe(NO3)2,滤渣只有 Ag; 若加入的锌的量与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或与部分硝酸铜能发生反应,所得滤液所含溶质为:Cu(NO3)2和生成的

10、 Fe(NO3)2,滤渣有 Ag、Cu; 若加入过量的锌的量,硝酸银与硝酸铜都被全部反应,所得滤液所含溶质为生成的Fe(NO3)2;滤渣有 Ag、Cu、Zn; 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Zn(NO3)2; 故选项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把金属放入多种盐的混合溶液中,首先把活 动性最弱的金属置换出来,置换的先后顺序为由弱到强,最强的最后置换出来7 (2015青岛)在已调节至平衡的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 杯里分别放入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硫酸;然后在左盘的烧杯中放入 2.4g 镁粉, 在右盘的烧杯中放入 2.4g 铝粉,反应后观

11、察天平指针的变化若只将天平左盘烧杯里的稀硫酸换成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盐酸,其他实验操作不变,反应后也观察天平指 针的变化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酸的挥发忽略不计) ( )A.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在刻度盘中间B.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C.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D.天平指针第一次最终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第二次偏向放铝粉的烧杯一边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镁和稀 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根据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解答

12、:解:镁和稀硫酸、铝和稀硫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物、生成 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为: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Mg+2HClMgCl2+H2, 24 98 2 54 294 6 24 73 2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硫酸中含有 19.6g 硫酸,和 2.4g 镁反应时硫酸过量,生成 氢气的质量是 0.2g,放入 2.4g 镁后左盘增重 2.2g; 和 2.4g 铝反应时硫酸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3g,放入 2.4g 铝后右盘增重 2.1g,因此 第一次天平指针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 100g 溶质质量分数

13、为 19.6%的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是 19.6g,和 2.4g 镁反应时稀盐酸过 量,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2g,放入 2.4g 镁后左盘增重 2.2g,因此第二次天平指针偏向放 镁粉的烧杯一边,所以两次天平指针最终都偏向放镁粉的烧杯一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和判断物质相互作用时是否恰好完 全反应负密度问题,要注意理解8 (2015黔东南州)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 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 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 能存在的是( )A.滤渣是 Ag、Cu、ZnB.滤液中含有

14、Zn2+、Mg2+、NO3C.滤渣是 Ag、Cu、Mg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gCuZnMg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锌氢铜银,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 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了固体中含锌,可判断加入锌粉过量 解答:解:根据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锌氢铜银,向溶液中加入一定 量的锌粉,根据优先原则,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完 之后锌才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和铜,在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一定含 有锌,说明加入的锌粉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和锌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 硝酸镁,存在的离子为锌离子和镁离

15、子以及硝酸根离子 故选 C点评: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动性弱的金属的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金属会先把活 动性最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再置换活动性较弱的金属9 (2015枣庄)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A.B.C.D.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分析:金属越活泼,和酸反应的速率越快,金属的相 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氢气越多 解答:解:锌比铁活泼,与稀硫酸反应时,锌比铁反应剧烈,产生气体的速率大;稀硫 酸中加入锌粉和铁粉时,产物分别为硫酸锌和硫酸亚铁,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等质 量的金属,铁生成的

16、氢气比锌多,观察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B 故选 B 点评:本题通过坐标的形式考查物质的性质,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意义及坐标所表示 的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 (2015咸宁)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合理解释的是( )A.实验室不能用铜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C.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D.锌粉、铁粉分别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前者产生气泡速率较快,说 明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 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