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简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09988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简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一 绪论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 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 的思想理论体系。的思想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

2、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 说的体系。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 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一)马克思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

3、承与创新(二)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与发展 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黑格尔: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脚倒置的; 唯心主义的封闭哲学体系窒息了革命的辩证法。唯心主义的封闭哲学体系窒息了革命的辩证法。 费尔巴:费尔巴哈揭露和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主张使哲学从抽象的思辨回到现实费尔巴:费尔巴哈揭露和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主张使哲学从抽象的思辨回到现实 的自然,

4、从幻想的天国回到人间;的自然,从幻想的天国回到人间;但是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哲学时,把其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抛弃了。但是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哲学时,把其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抛弃了。 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世界和实践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 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哲学学说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哲学学说 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直观性直观性 猜测性猜测性 非科学性非科学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机械性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形而上学性 不彻底性不彻底性 辩证

5、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了历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了历 史唯物主义。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 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哲学学说关于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哲学学说 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客观世界是人的意识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物质世界是由某种非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客观精神”派生派生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

6、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特征:(1)物质性物质性 (2)自觉能动性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社会历史性 在社会本原、本质的问题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本原、本质的问题上,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实践构成了社会 发展的动力发展的动力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1、联系的含义: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联系的含义: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相互

7、制约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特点:(、联系的特点:(1)普遍性;()普遍性;(2)客观性;()客观性;(3)多样性;()多样性;(4)条件性。)条件性。 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永恒发展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1.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作为宇宙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核心 和实质。和实质。 (1)矛盾的含义: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含义: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同一性:相互吸取,相互转化。)同一性:相

8、互吸取,相互转化。 (2)斗争性:推动矛)斗争性:推动矛 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 共性与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共性与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2、矛盾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3.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自己的特点。 4. 矛盾的复杂性(矛盾的复杂性(1)复杂性:)

9、复杂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 要方面要方面 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2)事物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3)基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本质和发展方向。)基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并规定事物本质和发展方向。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1)量变、质变的涵义)量变、质变的涵义量变即事物量的变量变即事物量的变 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基础上的渐进的、微小的变化,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化,是事物在原有性质基础上的渐进

10、的、微小的变化,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显著的、根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质变表现为显著的、根 本的飞跃,是事物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本的飞跃,是事物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 态的根本标志。态的根本标志。 (2)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质变是量变 的必然结果;的必然结果;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

11、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1)事物发展的周期性)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否定之否定之 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事物发展的周期:肯定否定是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完整过程与统一。事物发展的周期:肯定否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之 否定从内容上看: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否定从内容上看:否定之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是事物自身发展的中断和是事物自身发展的中断和 新发展过程的开始新发展过程的开始 是事物自身发展和完善的继续和必经的环节是事物自身发展和完善的继续和必经的环节 五对范畴五对范畴 1、原因和结果(、原因和结果(1)原因和结果的

12、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2)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 2、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2)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的偶然性。(3)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可能性与现实性、可能性与现实性(1)相互依赖,不可分离。)相互依赖,不

13、可分离。(2)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内容和形式、内容和形式 1)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2)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5、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1)区别:)区别: 现象外显,本质内隐;现象外显,本质内隐; 现象属个别,本质是一般;现象属个别,本质是一般;现现 象多变,本质稳定(象多变,本质稳定(2)统一:)统一:现象和本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现象和本质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现象表现本质,本现象表现本质,本 质规定现象。质规定现象。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的基本方

14、法: (1)归纳与演绎()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抽象上升到具体(4)逻)逻 辑与历史的统一辑与历史的统一 第二章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实践是检验 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

15、反映(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 了唯心主义先验论。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从实践到认识 1、感性认识及其形式、感性认识及其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的特点 感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的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

16、系和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 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知觉和表象 感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的特点 直接性直接性 具体性具体性 2、理性认识及其形式、理性认识及其形式 概念、判断和推理概念、判断和推理 理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的特点 间接性间接性 间接性间接性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方法掌握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方法 进行思考进行思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