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09333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思考辛胜入 刘佳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后勤管理中心摘要: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公用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主体,其职责使命是有效管理国家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行政事业单位是政治制度的组织载体,是国家各项政策的直接贯彻落实者。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是细化职责、完成总体目标的自我规范过程,能够达到控制财务风险、防范贪污腐败等目的。本文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若干有效对策。关键词:关键词:内部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意义;对策及方略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代管理理论的有机构成部分,历来受到政府

2、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不少企业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相较于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因经济业务相对简单,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依然处于摸索和待完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履职效果的发挥【1】。本文立足于海事系统的实际,阐明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对策及方略。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定义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定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第三条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这个定义简洁明了,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审计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2006 年)课题组给出了比较实用的

3、解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与过程的统一,从静态上讲,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建立的保障系统,该系统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要素组成,并体现为与行政、管理、财务和会计系统融为一体的组织管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措施;从动态上讲,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这个定义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解释非常详细和精准。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二、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一)有助于保障事业健康发展从行政事业单位近些年来陆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风险来看,私设“小金

4、库” 、贪污挪用公款、侵吞滥用国有资产、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违法违纪等现象的发生,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给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运行和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的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不规范、内控建设不健全。因此,为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应重新审视和梳理行政事业单位现行的管理制度,建立有序的机制体制,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控制相对缺乏的局面,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水平。(二)有助于保障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就是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严禁各项违规、违法和违纪现

5、象的发生。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将合法合规目标纳入内部控制目标之中,把法律法规的规定作为各项经济活动最低的行为准则。行政事业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例如,行政事业单位不能超越法定的界限开展经营活动,更不能非法开展活动;应该根据财经法规的规定,正确、完整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及时出具和上报财务报表;必须根据预算管理制度如期完成预算管理工作,公开预算信息;使用真实合法票据,拒绝“假发票” ;遵从相关财经法规纪律,提供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等等。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公信力和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三)有助于保障资产及会计信息的安全目前,我国的行

6、政事业单位资金安全和资产管理问题一直是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从近些年发生的案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是最容易被贪污、挪用、盗窃的,这就必须通过逻辑的、物理的方式来加以规范和保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性,就必须从资产采购预算、资产配置标准、资产采购计划、资产采购落实、资产验收入账、资产使用和处置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资产管理的过程控制。会计报告和相关信息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情况和预算执行的情况,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有效载体。行政事业单位的性质,也决定了其会计报告和相关信息作为社会公共产品,需完整反映单位完成公共服务职能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另外,由于行

7、政事业单位相关利益者高度分散性,这使得其会计报告和相关信息尤为重要。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保证会计报告和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客观地反映单位或部门管理和预算执行情况。但是,随着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部分财务会计制度可能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再者部分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也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单位要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就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保证会计报告和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就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措施。所以,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单位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有效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同时,运用各种监管手段,确保单位内部物资免于损坏及遗失【2】。(四)有

8、助于提高单位管理效率在相当长时期内,行政事业单位因监管的缺乏,对自身内部管理相对宽松,大部分单位均未能依照预算制度科学把关,内控制度的建设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的开支总金额占财政总开支的比例逐年上升,然而,却出现了耗费严重、用途不清晰的现象,这便表明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缺陷及一定程度的滞后性。随着行政事业单位体制革新进程的不断推进,财政部门均在积极推广预算制度改革,但这类相对陈旧的管理方式已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不能合乎形势的需要,并对单位的工作效率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会极大地制约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此,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建立成熟的预算管理及内控制度,对于新时期单位的生存和

9、发展有着关键意义。政府通过对单位开展宏观控制及管理,可显著增强单位内部的管理效率,相应地,行政事业单位经由内部控制也可强化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考评及监督,为各项业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可靠的环境【3】。(五)有助于为单位的廉政建设提供便利条件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掌握了大量的社会公共资源,在进行资源和资金的分配过程中,单位应该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采取一系列的程序化管理流程,达到资源优化配置,防止贪污腐败的目的。但是,由于内部控制不足、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贪污腐败的案件时有发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使用效率明显下降,分配严重不均,这不但会降低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甚至会影响到我党

10、的执政地位的稳固性。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权力制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原理,发挥流程控制的优越性,来有效地预防贪污腐败现象的发生。因此,施行内部控制可以充当行政事业单位反腐倡廉的“防火墙” ,保障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违规必究,保障制度的权威与尊严,促使各部门员工廉洁行政,依法行政,进而从制度上和根本上治理腐败现象。(六)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的本质区别就是设立和运行的目的不同,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行使行政职能和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公平、平等地对待服务对象和相关利益者,将社会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给各相关利益主体。为

11、了保障单位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发挥,单位要对提供公务服务所需资金和单位内部正常运转所需经费进行预算。只有将本单位的预算按照自身的职能合理编制,公平公正的批复给各相关单位和部门,才能有效地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才能将有限的公共资源投向正当合理的方向,才能发挥好预算的引导和监督作用。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以发挥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三、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的法规依据及原则三、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的法规依据及原则(一)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的相关法规依据为有效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内部控制,促进廉洁风险预防控制机制的建设,依照国家预算法 、 会计法等法律规范,财政部于 20

12、12 年 11 月专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规范 (试行本) ,自 2014年 1 月 1 日起正式生效。在 2013 年颁行了新修订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及事业单位会计准则【4】,这些法规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进行了详尽的规范。(二)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控体系所要遵循的原则行政事业单位构建内控体系首要的任务便是遵循法律、行政条例及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标准,并落实以下原则:关键性原则【5】,要面向关键的事项与业务,风险较高的领域或环境采行更严格的策略;有效性原则,要定时监督检查内控原则的落实状况,对相对薄弱的漏洞环节加以改进,确保内控始终为控制目标的完成提供科学依据;制约原则,单位内部的各部门、岗位设

13、定及权限分配要合理有序,切实保障不同部门、岗位之间的权责明晰,形成相互制约的机制;全面性原则,单位内控系统要明确规范每一项业务活动,并全面覆盖人、财、物的管理;成本性原则,力求尽可能地削减内部控制成本,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可观的控制效果;适应性原则,内控要随着形势和单位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并能时刻提高管理效率;制衡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权责划分、业务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行效率;相互制衡是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更多的体现在不相容机构、岗位或人员的分离和制约;信息反馈的原则,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时,对落实的效果及出现的问题可以有效地

14、监督及记录,遇有环境及时反馈,并对内控出现的问题加以处置和应对,并不失时机地调整控制的方式及流程。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财管制度不尽完善就当前而言,大多数行政事业并未出具成文的、系统完善的、规范严谨的内控制度,仅以通常情况下的财务章程替代内控制度,仅凭工作实践加以简略控制,仅就开支的标准、范围加以制约,对各项经济业务流程的控制较简答,一旦产生问题,则难以依照规范的标准及参考依据来及时应对。另外,极少数事业单位并未单独编制内部财管制度,管理的主观随意性色彩浓厚;一些单位尽管设有内部财管制度,然而,内容非常不完整,财务制度相互不协调的

15、状况时有出现;还有个别单位的岗位负责制缺失,财务从业员工对职责内容知之甚少,权责不明,导致财管工作无法充分地发挥内控职能。(二)内外部监督力度不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大都平行于会计部门,依附于执行机构,独立性与权威性大打折扣。外部监督来自于审计、财政部门,大都注重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运用的合法性监督,对于被审计单位是否形成完善的内控体系并加以施行是明显忽略的。(三)内控制度的功能与作用未发挥得当不少行政事业单位常会忽略信息机制的构建,这也会造成系统之间的大量财物资金出现严重问题,因此,为确保事业单位财物数据的可靠性和精确性,就要依靠构建信息机制得以强化,进而使内控制度的活力竞相发挥。假

16、若片面地遵循成本削减、人力节约的理念,则内控制度便会遇到多重要素的限制,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率,长此以往,行政事业单位要蒙受一定的损失。(四)内控意识较淡薄如今,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理念较匮乏,对内控的必要意义认识不清,也没能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完善的内控制度;个别单位仅注重制定制度,缺乏执行效果及执行状况,造成内控制度的制定陷于形式主义的倾向,内部控制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装饰品” ,其作用的发挥就受到了极大的牵制。(五)个别员工的协调度及综合素养有待提高为数不少的行政事业单位轻视内部控制制度,并且相关员工的素养也亟待提高。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素养程度的差异性,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带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均对内控制度的施行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员工对内控制度存在认识不完整的现象,所以,就会妨碍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监督机制的缺失,削弱和降低了内控制度的协调度,在制度管理层面上,不可避免地陷于被动状态。五、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的对策及方略五、行政事业单位推行内部控制的对策及方略(一)完善内部控制机制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的完善,首先有赖于对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