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哲学第一单元)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103483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哲学第一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哲学第一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哲学第一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哲学第一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哲学第一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哲学第一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哲学第一单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台中学 2012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一(政治备课组)- 1 -高考考核能力目标与要求高考考核能力目标与要求要求/目标 获取和获取和解读信息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调动和运用知识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描述和阐释事物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

2、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论证和探讨问题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1 1获取和解读信息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 2调动和运用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调动和

3、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3 3描述和阐释事物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汉台中学 2012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一(政治备课组)- 2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 4论证和探究问题论证和探究问题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

4、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内容目标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提示与建议 1.1 思考日常生活富有 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能够开启人的智慧。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 学并不神秘。 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 世界观的学问。 1.2 援引经典作家的言 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 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表达着各自的哲 学思想,反映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

5、义的争辩、形而上 学与辩证法的不同。 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汇集资料: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 1.3 分析实例,说明真 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 精华,明确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 重要地位和作用。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 历史发展的作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对近代西方 社会进步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 的解放事业。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都是时代的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理 论。汉台中学 2012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一(政治备课组)- 3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练习

6、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 “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 B C D2.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 “心外无物” B “天地为万物之本” C “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 “

7、舍天地则无以为道”3.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5.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

8、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汉台中学 2012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一(政治备课组)- 4 -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7.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8.右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 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要坚持一切从实

9、际出发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10. “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 ”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 )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11. “面对金融危机这一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需要加强政策协调、密切合作、共同应对。在些关键时刻,坚定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论述

10、表时,信心作为对前景的良好预期( )能够改变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可以推动经济主体对经济活动的积极参与能够摆脱物质条件制约,促进经济复苏可以促进经济形势向好的汉台中学 2012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一(政治备课组)- 5 -方向转化A. B. C.D.12. 2009 年 4 月,甲型 HINI 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 HINI 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开自然之谜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选规律 D.在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中,意识起着促进

11、作用13.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下列观点符合这一根本思想的是(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物是观念的集合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14. 24.“双百”人物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坚定地道德信念、忠诚的爱国之心和忘我的奉献精神。这表明 ( )A.理想信念对“双百”人物的成长起决定作用B.世界观是人们自觉形成的哲学理论体系C.世界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D.培养道德模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15.“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

12、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 )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科学的最高概括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汉台中学 2012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一(政治备课组)- 6 - B. C. D.16.王充说: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鬼“皆人思念存想之所致” 。从哲学上看,王充的这一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17.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

13、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它们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8.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19.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20.“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

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21.哲学家的成长并不像雨后春笋,他们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精致、最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 )A.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B.真正的哲学来源于哲学家的思想C.哲学都能塑造并引导时代精神 D.哲学思想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汉台中学 2012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一(政治备课组)- 7 -二、主观题二、主观题21.有人认为“重视物质利

15、益就是唯物主义,重视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请谈谈你的看法(10 分)22(14 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期间,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长春代表党中央 看望 97 岁高龄的钱学森,感谢他对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并关注钱 学森选集的出版工作。钱学森经常说:“即使是纯技术工作,那也是有明确政 治方向的。不然,技术工作就会迷失方向,失去动力。 ”他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 写道:“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 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8 分)23(10 分)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 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说 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作说明的东 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如何理解这段话?(9 分)汉台中学 2012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练一(政治备课组)- 8 -24(14 分)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意见强调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