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的课程编排及教学模式探索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102031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化教学的课程编排及教学模式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班化教学的课程编排及教学模式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班化教学的课程编排及教学模式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化教学的课程编排及教学模式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化教学的课程编排及教学模式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作者 通讯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经八路 2 号,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学办 办公电话:0371-63921651,手机:13838090123 E-mail:小班化教学的课程编排及教学模式探索田晨光 冯常炜 黄壮士 王武亮 李志洁 郑鹏远*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河南,450014作者简介田晨光,男,医学硕士,教授。研究方向:高等医学教育与管理 *通讯作者:郑鹏远,E-mail:摘要医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医生, 但现实的各种教育模式与培养对象的客观要 求之间存在差距,取长补短或交叉融合使用这些方法可能是未来的一种选择。探索在学期 的不同阶段,分别借鉴传统教学方法(LBL) 、改

2、良的病例讨论方法(CBL)和以问题为导向的 教学方法(PBL)进行小班化教学,与单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大班课教学相比,收到了较好 的效果。 关键词 小班化教学;课程编排;教学模式前言 毋庸置疑,医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能解决临床问题的医生。纵观医学教育方式的 探索与实践,近些年来,传统的 LBL(Lecture-based learning) 医学教学模式,由于教师在其 中的主导作用,灌输式的知识传授不利于学生主动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以问题为核心的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中,学生虽然成为主导1-2,但是,该模式存在时 间利用率低和师资力量占有率高等弱势。

3、针对这些问题,陆续有改良的教学模式出现,比 如以病例为中心的 CBL(case-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3和基于团队的 TBL(team-based Learning)教学法4(Larry KMichaelsen,Arletta BKnight,Dee LFinkTeam- 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MAmerican:Praeger Publishers,2002 ),这些方法的核心目标大体上有两个:一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掌握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二是通过临床思维方法训练,解决未来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

4、的 问题。但是,要适应中国医学教育的实际需求,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完美的,需要改良和创 新,相互的借鉴与融合可能是未来的方向。一、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医学教育,目前面临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招生规模大,学生总人数和班级规模都比较大,而且,在未来若干年内不会有 明显缩小的趋势; (二) 、医学教育起点是高中学历,和西方有很大差别,学生入学前没有经过大学教育 的锤炼,自我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相对薄弱; (三) 、学制层次较多,从大专到 8 年制研究生,不但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教师的经 验也有较大差异;(四) 、课程编排欠合理,骨干课程的学时分配严重不足,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直接导

5、 致教学方法仍然只能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和经验的讲授,轻视了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五) 、辅助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室、图书、电脑和模型模具等偏少且先进程度不够, 承载专业知识的共享网络建设滞后。 二、解决问题的可行策略鉴于以上分析,目前的探索中的教育模式,没有哪一种单一的模式能够成为我国医学 教育的唯一选择。通过整合各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或者在教学的不同阶段, 合理地使用不 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解决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 张丽等曾经就PBL 与LBL教学方法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过详细的比较分析5。PBL 教学法充 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而LB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重 教师的

6、知识传授,轻学生的心得反馈,学生主要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授课以灌输、 记忆为特点,较少在教学中的双向互动,忽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极大地制约了学生 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但是与LBL相比,由于 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需要学 生课外较多的机动时间进行资料检索和足够的可供利用的学习资源,同时,要求学生拥有 较充裕的课堂时间,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但是,对于目前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 的国内大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而且,模式弱化了教师的作用。这些不足恰恰是 LBL 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教学法的可控性较好,时间利用率高,具有课堂信息量 大和系统性强等特点,且可以使教师丰富的专业积累转化为学生的

7、知识,有利于教学资源 的充分利用。所以,相互的取长补短,巧妙结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应当是可资利用的 方法。 三、教学方法的改良 (一)班级规模的控制 有鉴于此,借鉴王宗谦等教师的方法1,将小班化教学的学 生规模扩大为30人。30名学生又被分配到3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小组。合班时采用以LBL为主 的教学方法,分组时采用以PBL模式为主的方法进行规模控制,从而保证质量。 (二) 、课程编排的具体方法 将一个学期的课程分为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在学期开始,用 6 周左右的时间。首先,沿袭 LBL 教学模式的方法, 所有学生合班上课,选拔大班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每个系统的总论和系统性较强的疾病,

8、如肝病、糖尿病、脏器功能衰竭等,进行系统性的串讲。目的是让学生对该学科的疾病有 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同时也督促学生记忆一些疾病的特征性素材,以便在今后的 PBL 教学 模式中应用;2. 第二阶段,用2周时间,借鉴CBL的方法6,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病例讨论方式,培 养和锻炼学生主动思维的能力。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典型临床病例分析,为学生营造了 一个临床实践的现场环境,学生上课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通过教师主动引导学生思 考,将理论融合于病例分析之中,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 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一阶段内,同时注重培养了团队的协同与配合,注重医学实践需 要人的创造性,灵活

9、性的特点7。 3. 第三阶段,从学期的中期开始,采用 PBL 教学模式授课。这个阶段的课程编排, 采取周内轮转的方法。也就是在同天的同一时间段里,三组学生上课的内容是不同的,分 别有三名教师授课。而同样的学习内容则由同一名教师分别在一周内不同的时间段里授课, 这样能尽可能保证内容和传达方式的一致性,同时有利于节约师资和优化授课内容。 4.同步见习,学期开始之后,每周六上午的课余时间,安排学生分组见习,见习内 容与理论课的进度协调一致。由指定的病区教师提前准备适于教学查房的病患。这种形式 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学以致用的理念,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四、收获与展望LBL、PBL、CBL和TBL教学模式的交

10、互与融合的课程编排方法,在不增加师资人数 的前提下,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参与学生的理论课评价成绩普遍好于传统的大班 LBL教学方法;学生既掌握了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解决独立临床实际问题的能 力,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课程编排形式,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教学场地的占用,参与的学生规模仍然不宜过大,希望在今后的实 践中继续探索更加完善的方法。课程编排示意图时间段第1组第2组第3组第一阶段LBL模式第二阶段CBL+TBL模式教师A 教师B 教师C 教师C教师A教师B第三阶段 PBL模式教师B教师C教师A周 末 病 区 见 习参考文献1.王宗谦,闵睿

11、,李艳浓. 大班 PBL 教学方法及效果评估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11): 97-98 2.周瑞,严超,燕敏等.PBL 教学法在曼彻斯特大学的应用及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 杂志.2011;10(2): 138-140 3 王玲, 孙平, 杜智敏等。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 中华医 学 教育杂志. 2006;26(5):56-57 4. Larry KMichaelsen,Arletta Bet. al. Team-based learning:A Transformative Use of Small GroupsMAmerican:Praeger Publishers,2002 5.张 丽,单鸣秋,包贝华等.基于 PBL 与 LBL 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教 学 实践与探索J.安徽医药.2010;14(7):867-868 6.方海明. CBL 教学模式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探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 版.2009;11(2):155-157 7.李晓南,池霞,童美玲等. 儿童保健学教学中应用 TBL 模式的探索与意义J.中国高等 医 学教育. 2010(3): 84-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