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6098029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文]化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以“文文”化人化人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华中科技大学 杨叔子 余东升【摘 要】 本文从胡锦涛同志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所作的指示展开了论述。首先论述了文化的作用、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接着论述了高等学校、高等教育及其教育质量的问题;接着深入分析了以文化整体进行育人的问题;再次,讨论了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最后,依据以上的论述,进一步审视了高等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关 键 词】 高等教育 教育质量 文化 教育“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建筑工地上,几乎处处都

2、悬挂着这句话的大幅标语。是的,没有质量,建筑物会垮塌;没有质量,产品将废次;没有质量,相应的事物实际上不复存在!是的,没有一定的数量,就不会有质量;然而,没有相应的质量,那个数量又有何用!无数的历史事实,都确切地证明了这点。关注质量,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近十几年来,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经过了跨越式的大规模发展之后,提高教育质量这一问题一直受到从广大群众到中央领导的密切关注。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集中反映了这一密切关注。 纲要 “总体战略”的 20 字“工作方针”中,其中 4 个字就是“提高质量” ,而且对此在纲要中解释说,要“把

3、提高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 纲要 “第七章 高等教育”这章进一步讲:“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而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以下简称讲话 )中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了进一步全面而深刻的指示:第一, “必须大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第二, “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 ;第三, “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 纲要在“高等教育”中也讲了这三点,但是讲话还讲了第四点,“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我们理解讲话讲的第四点,不仅不是脱离了前三点而独立的另一点,而且是同前三点紧密结合、融入前三点之中的;之所以列为另一

4、点,恰恰是为了强调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性,强调教育就是文化教育,即以“文”化人。在今天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绩、物质文明迅速提高之时,强调文化传承创新、强调文化育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讲话在这第四点中一开始就明确指:“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文化思想创新的重要源泉” 。紧接着就强调, “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 。( (一一) )文化是什么?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如何?从词源学的角度分析,汉语中的“文化”是一个合成词。 “文”本义是指“纹理” ,据此引申出:(1) “象征符号” ,如语言、文物典籍、礼仪制度等;(2) “装饰” 、 “修养” ,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美、善、

5、德行之义 ,如郑玄注礼记 , “文犹美也,善也 ”。 “化” ,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故易贲卦彖辞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因此,在汉语中,“文化”的本义就是 “以文教化” 、 “以文化人” ,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品德的教养、习惯的养成 。无独有偶,在西语中,“文化”一词也有类似的含义与用法。“文化”(culture)与“培育、养育” (cultivation)同源。而 cultivation 又有“培养”、 “生长”之义,并由此产生了一些派生词和固定词组,如agriculture(农业) 、cultured pearls(人工养殖珍珠)

6、。在这一意义的基础上, culture 又进一步引申为“受过良好的培育 ”之义,如“有教养的人 ” (the cultured 或cultured man) ,即受过文明教育的人。在这个意义上, the cultured 等于 the educated;cultured man 等于 educated man。由此可以说,与自然之物相对应,“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它与教育有着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密切联系 。随着人类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的文化活动也越来 越丰富、越深刻,文化的内涵也 越来越丰富、越深刻,但教育仍然是文化活动中最为基本的活动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文化最为本质、最为深刻 的活动。

7、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人类社会既靠文化的传承而延续,又靠文化的创新而进步。可以认为,文化本质上就是“人”化:人因文而化,从动物人发展成社会人,从野蛮人进步成文明人。而教育既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又是文化创新的必要基础;那么可以断言,社会既靠教育的存在而延续,又靠教育的发展而进步。社会越进步,科技越发达,情况就越如此。十分清楚,教育的真正本质或根本宗旨,是提高人的素质,从这个角度上讲,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教育的实施形式或践行手段,是传承文化与弘扬文化,进而为创造文化、发展文化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讲,教育就是文化教育;总之,教育就是以“文”化人。文化,有着以“文”化人的重大作用,使人能成为社会

8、人、文明人、真正的“人” 。人并不是生而为“人”的,生物人并不等于社会人,野蛮人也不等于文明人。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塑造了社会人、文明人。文化本质上是理性的,从而为“文”所化的人也是理性的。正因为人应是理性的,所以康德在他的名著实践理性批判有段精辟的名言:“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进行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头上的星空讲的科学文化,心中的道德法则讲的是人文文化。人,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须同外在世界、物质世界打交道,最博大者莫过于宇宙星辰;同时,也必须同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打交道,最深邃者莫过于伦理道德。同外在世界、物质

9、世界打交道,主要靠科学文化、工具理性,它是认识外在世界、物质世界的实际及规律并按此办事的文化结晶,所解决的问题是这个世界的“是不是” ;符合者生存,违背者灭亡。所以讲,科学文化、工具理性是文明之源、立世之基。同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打交道,主要靠人文文化、价值理性,它是满足内心世界、精神世界的人性需要、坚持终极关怀的文化结晶,所解决的问题是这个世界的“应不应” ;符合者社会欢迎,违背者社会唾弃。所以讲,人文文化、价值理性是文明之基、为人之本。 周易贲卦彖辞讲得好:“文明以止,人文也。 ”但所有类型的文化,都源于人的实践,必定要反映客观世界、物质世界的真实性、唯一性;也都生于人的大脑,必定要反映内心

10、世界、精神世界的感悟性、多样性,从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必定既在功能上互异,形态上互别,但是,又在内涵上互通、互补、互动,在精神上更有共同的追求,它们彼此渗透不可分割形成一个整体。1993 年湖北荆门出土的“楚简”就清楚地讲到这点:“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宋代程颐明确讲:“安知有人道而不知有天道者乎?道,一也!岂人道自是一道,天道自是一道?”可以大体认为,科学文化、工具理性就是讲天道的,人文文化、价值理性就是讲人道的;科学与人文交融、文理交融,就其本质上,就是“天人合一” 。正因如此,在纲要中,在“高中阶段教育”中,明确提出,“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 ;在“高等教

11、育”中,则强调提出, “促进文理交融” 。从文化类型整体看,人文文化应由科学文化奠基,科学文化应为人文文化所引导、所激活,两者不可缺一。正由于文化有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双重理性,所以,教育也有着双重属性:一是本体性,这是极为根本的;一是工具性,这是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就是马克思所讲的教育是培养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本途径,这主要取决于文化的价值理性;工具性,就是马克思所讲的教育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这主要取决于文化的工具性。 纲要一开始实质上就把教育这双重属性讲清楚了;在“序言”前一小段有两句话,一句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一句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前一句话指的是教育本体性,后一句

12、指的是教育的工具性。在“序言”一开始讲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之后,讲了三句话“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第一句主要指教育的工具性,第二句就是指教育的本体性,第三句就是前两句形象的反映。正因为教育如此重要,在这三句话后就有“强国必先强教”这一深刻论断。教育的本体性同工具性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人的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办法发挥人的创造潜能,去有效提高生产力;而没有生产力的提高,就没有办法去创造客观条件,去有效提高人的素质,去发挥人的创造潜能。然而,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本体性始终占着主导地位。(二)(二)强教不仅应包括强高

13、等教育,而且高等教育在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1996 年 6 月交通大学建校百年,江泽民同志接见四所交通大学领导时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是教育战线上的龙头。胡锦涛在讲话中深刻指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所以, 讲话强调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中。 ”我们理解,在高等教育的四项任务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最为根本的任务。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不等于教育,学校是实施教育的机构。强调

14、这一区别,对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高等学校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不以育人为主旋律,这个机构就不是“学校” ;不以治学(即做学问,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开发、新产品开发、决策咨询、思想库提供等等)为己任,学校就不能称“高等” 。高等学校必须以育人作为首要任务,以治学作为固有特性;育人必须立足于治学,治学必须首先服务于育人;而且育人、治学都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中进一步育人、治学。贯穿这一切的就是文化。从本质上讲,高等学校首要任务是培育人才,即选择文化、传承文化,这是存在的基础。高等学校其次是研究开发,即创新文化、发展文化,这是发展的关键。高等学校再次是学术交流,即交

15、流文化、切磋文化,这是进步的前提。这两者即治学。高等学校,重要是服务社会,即传播文化、应用文化、储存文化,这是学校办学的宗旨。这一切归结起来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且又都是基于文化这一基础之上的。 讲话所讲的“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 ,正是突出文化及其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而在我国的今天,尤其重要。江泽民同志 1998 年 5 月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有段精彩的论述:“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新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

16、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归结起来,还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这三大任务,而且文化始终贯穿其中。当然,不论哪个类型、哪个层次的高等学校,都肩负着这三大任务,只是所达到的要求的范围与水平各有不同。我国的高等学校都应在其类型、层次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并且有若干所高等学校办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世界先进的水平,这才无愧于世界唯一的、文明最古老的、在任何艰难曲折中决不屈服的伟大的中华民族,这才无愧于以史无前例的规模与速度迅速崛起的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应做到“无愧于” ,我们民族之所以能如此,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讲清楚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如此,杨振宁先生 2000 年 4 月 20 日在北京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讲了,20 世纪中国崛起的两大要素: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韧性,一是中国共产党的韧性。我们认为,中国共产党的韧性就是马克思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