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十字路》课件 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97406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人生的十字路》课件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人生的十字路》课件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人生的十字路》课件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人生的十字路》课件 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人生的十字路》课件 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人生的十字路》课件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人生的十字路》课件 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作文讲评2012-12-27衡量标准: 1、记叙文 2、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3、写出人物的个性和思想 4、穿插有景物描写 5、不少于800字(不等于800格) 6、书写清楚,卷面整洁1、审题不到位人生的十字路口,意味着荣辱、生死、进退、得失、是非、清 浊等,意味着艰难的抉择和深入(痛苦)的考量权衡。作文中就应该明确的点出来,是怎样的十字路口,否则,就是 模糊不清含混笼统,就是不到位。很多同学写中考,“人生紧要处往往只有几步”,这固然是紧要 处,但红军的泸定桥之战,并不就是“十字路口”,生死存亡是 产生的结果,对红军来讲,只有背水一战,别无它途,何来十 字路口?如果,在中考时

2、,有了选择的迟疑彷徨,比如,辍学打工还是 继续学业,这就是切题的,就是“十字路口”。二、开端没点题,行文不照应只要在行文中看到“路口”选择的思量(心理描写、事件表述) 就可理解为“暗中扣题”,如果自然地将题目解析出来,就更符 合应试要求不要让阅卷老师费心“考虑”你扣不扣题,应该 让老师一目了然,“看到”你扣题,最好首尾中间能够一线贯之 。如:考试时,好友要答案,是增进“友谊”,还是断然拒绝? 学习成绩差了,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 亲人犯错,是包庇纵容,还是“大义灭亲”? 好友上网吧,是藏短护缺,“沆瀣一气”装聋作哑,还是 为好友刮骨疗毒? 面对老弱病残,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该出手时就

3、出手? 一念之差酿成差错,是勇敢道歉主动担当,还是三缄其 口沉默到底? 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至尾声,都必须紧扣事件主体, 写出波澜,扣住主线。首尾照应,行文照应。三、切题太慢,开头大绕弯子 开头点题,意识正确,且十分必要。 但是很多作文,开头是机械的“议论”。“人生难 免遇到很多的十字路口”,四五行之后,生 硬地转成景物描写。典型的西装革履,戴了个大 草帽。穿靴戴帽,不伦不类。四、文体不分 记叙文,就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点题最好也融入 叙述描写之中。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点明题旨 ,提升主题等,应该简练。 记叙文,对人物有具体细致生动的描写,人物形 象饱满,性格鲜明。 有的同学写了霍金、刘伟

4、、司马迁等人,但都是 概括叙述事迹,并没有具体细致生动地展开,使 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饱满,就不是记叙文。如果 只是佐证“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要 明智地选择”等观点,就是议论文。如果再穿插 点景物描写,或细节描写,就创造出典型的“四 不像”这一怪胎来了。五、雷同,材料撞车 单只小青虫,屈伸张弛,爬过众多考卷; 一队黑蚂蚁,灰线蛇迹,助力不少学子。 雷同没商量 优秀作文,是以此为例,反映自己鲜活生动 的生活、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的。不应该信手拈 来,照搬剽袭。一旦撞车,“雷同!”没商量。六、思路狭窄雷同是因为思路狭窄。 中考,体育比赛(操场跑圈都是 四圈),成绩惨不忍睹,是三大老弱 不堪满面尘灰的主力军。 具体思路,参见“2、开端没点题,行 文不照应。”七、不会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景物描写、事件叙述、感情表 达,没有有机融合。对景物描写 的作用,不太了解。运用颇为生 硬,为写景而写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