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v2.0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93154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v2.0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v2.0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v2.0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v2.0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v2.0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v2.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v2.0(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存储行业基础知识及常用术语- 攀普智能加密备份项目Panpu Smart Encryption Backup Project 行业知识交流学习(一)uu存储相关行业知识存储相关行业知识uu备份相关行业知识备份相关行业知识uu常见常见的备份方法、策略的备份方法、策略uu灾难、容灾与备份灾难、容灾与备份uu其他常用术语其他常用术语u目录计算机存储系统传统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局限性:p 硬盘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p 有限的硬盘槽位,难满足大容量需求p 单个硬盘存放数据,数据可靠性难以保证p 存储空间利用率低p 本地存储,数据分散u存储行业知识传统计算机存储系统的问题传统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局限性:p 硬盘成

2、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p 有限的硬盘槽位,难满足大容量需求p 单个硬盘存放数据,数据可靠性难以保证p 存储空间利用率低p 本地存储,数据分散 u存储行业知识存储网络的产生5DAS 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 直接附加存储)是指将存储设备通过SCSI 接口或光纤通道直接连接到一台计算机上。u存储行业知识常见的几种网络存储模式6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网络附加存储)即将存储设备通过标准 的网络拓扑结构(例如以太网),连接到一群计算机上。u存储行业知识常见的几种网络存储模式7SAN SAN(Storage Area Network

3、存储区域网络)通过光纤通道连接到一群计 算机上。SAN专注于企业级存储的特有问题,主要用于存储量大的工作环 境。u存储行业知识常见的几种网络存储模式8IP-SAN 对比FC-SAN是基于光纤通道传输,IP-SAN则是基于TCP/IP的网络,实现直 接通过网络传输。这种方式是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通过专用的网络连接起来, 服务器通过“Block I/O”发送数据存取请求到存储设备。u存储行业知识常见的几种网络存储模式DASNASSAN传输类型SCSI、FCIPIP、FC、SAS数据类型数据块文件数据块典型应用任何文件服务器数据库应用优点磁盘与服务器分离, 便于统一管理不占用应用服务器资源 广泛支持操

4、作系统 扩展较容易 即插即用,安装简单方 便高扩展性 高可用性 数据集中,易管理缺点连接距离短 数据分散,共享困难 数据空间利用率不高 扩展性有限不适合存储量大的块级 应用数据备份及恢复占 用网络带宽相比NAS成本较高 安装升级比NAS复 杂u存储行业知识常见的几种网络存储模式u磁带机 磁带机(Tape Drive)通常由磁带驱动器和磁带构成,是一种经济、可靠、容量大、速度快的电脑储存备份 设备。 u硬盘 硬盘(英语:Hard Disk Drive,简称HDD)是电脑上使用坚硬的旋转盘片为基础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u u u SSD 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IDE F

5、LASH DISK)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 储单元(FLASH芯片)组成。固态硬盘的接口规范和定义、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的完全相同,在产 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与普通硬盘一致。存储设备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磁头移动至指定磁道查找相应目标数据所用的 时间单位为ms(毫秒)。平均延时(Average Latency) 平均延时是指磁头移动到目标数据所在的磁道,等待读取数据的时 间。 平均存取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平均存取时间是指磁头找到指定数据的平均时间,通常它是硬盘平均 寻道时间和平均延时

6、之和。数据缓存(Cache) 硬盘数据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当磁头从硬盘盘片 上将磁记录转化为电信号时,硬盘会临时性地将数据暂存到数据缓存 内,当数据缓存内的暂存数据传输完毕后,硬盘会清空缓存,然后再 进行下一次的填充与清空。常用的性能指标容量(Capacity) 容量指硬盘能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大小,而单碟容量是指硬盘 单张盘片上所能存储的数据量大小。容量的计算方式则存在 两种,一种是硬盘厂商们的计算方式:1 MB=1000 KB=10001000 Bytes;而另一种则是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方 式:1 MB=1024 KB=10241024 Bytes。IOPS (Input/Out

7、put Opera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进行 读写(I/O)操作的次数,多用于数据库等场合,衡量随机 访问的性能。常用的性能指标备份 Bu 数据备份是将数据以某种方式加以保留,以便在系统遭受破坏或其他特定情况下重新加以利用的一个过程。u 数据备份的核心是恢复,一个无法恢复的备份对于任何系统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u 数据备份的意义不仅在于防范意外事件的破坏,而且还是历史数据保存归档的最佳方式。备份的定义备份系统的组成 常见的备份方法、策略备份系统的组成全部备份(Full Backup),即把硬盘或数据库内的所有文件、文件夹或数据作 一次性的复制。备份种类:全部备份、增量备份、差

8、异备份、冷备份、热备份18 Copyright 2011 Panpu Ltd. All rights reserved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指对上一次全部备份后更 新的数据进行备份。 选择式备份,对系统的一部分进行备份。备份种类:全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冷备份、热备份19差异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 差异备份是指在一次全备份后到进行差异备份的这段时间内,对那些增加或者修改文件的备份。备份种类:全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冷备份、热备份20冷备份:系统处于停机或维护状态下的备份。这种情况下, 备份的数据与系统中此时段的数据完全一致。它又叫

9、做离线 备份。热备份: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的备份。这种情况下,由 于系统中的数据可能随时在更新,备份的数据相对于系统的 真实数据可有一定滞后。它也叫做在线备份。备份种类:全部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冷备份、热备份灾难、容灾与备份什么是灾难?u 自然灾难:地震、水灾、雷电等u 社会灾难:战争、火灾、盗窃等u IT系统灾难:硬件故障、软件故障等u 人为灾难:黑客攻击、病毒侵入等u 人为和自然灾害经常会对信息资产造成毁灭性的损失。丢失的关键数据如果在10天内无法恢复,50的企业将面临倒闭。数据容灾建设刻不容缓。灾难、容灾与备份远程容灾(容灾)容灾系统是指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

10、 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 意外(如火灾、地震等)停止工作时,整个应用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 ,使得该系统功能可以继续正常工作。灾难性恢复(Disaster recovery)预防性措施包括容错系统、冗余 硬件和特别软件保证业务能在系统部 分部件失效后继续运行并快速的恢复 数据、硬件和通讯能力。灾难、容灾与备份其他常用术语u可用性(Availability) 系统在一段时间(期望使用时间,即在这段时间里,期望系统总是可用的)里可以正常使用的时间 量。u容错FT(Fault Tolerant)技术 容错就是当由于种种原因在系统中出现了数据、文件损坏或丢失时,系

11、统能够自动将这些损坏或丢失 的文件和数据恢复到发生事故以前的状态,使系统能够连续正常运行的一种技术。u归档(Archive) 简单来说,归档指以长期持久地保存数据为目的备份,有的甚至数据保存了几十年。一般情况下,归 档通常用以审计和分析的目的,而不是用于应用恢复的目的。u带宽(Bandwidth) 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数据大小,一般用bps(即每秒可传输位数)表示。1MB=8Mbps。u压缩(Compression) 重新对数据进行编码以减小文件大小的过程。u群集(Clustering) 群集就是将多台服务器联合起来以提供更高的系统总体性能、可用性和容量。其他常用术语其他常用术语u数据重复

12、删除技术(De-Duplication Technology) 一种数据缩减技术,由于数据备份会出现很大冗余,使用此技术用户甚至可以实现10比1至50比1的 缩减比。u裸机 实际上是计算机硬件的集合,这里指的是可供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计算机硬件环境。u裸机恢复 裸机恢复就是指由于硬件或软件的原因导致计算机操作系统崩溃后,使用系统正常时对系统做过的备 份,在良好的硬件环境下将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uSSL、TLS 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与SSL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u几种加密算法:AES、TwoFish、DES、哈希函数uCRC 循环冗余校验。循环冗余码校验英文名称为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