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限时规范特训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86500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限时规范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限时规范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限时规范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限时规范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限时规范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限时规范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9章电化学基础第1节原电池化学电源限时规范特训(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1 1 节节 原电池原电池 化学电源化学电源板块三 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题 8 分,共 72 分)1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锌锰电池B.氢燃料电池C.铅蓄电池D.镍镉电池答案 B解析 氢燃料电池中,负极上 H2放电,正极上 O2放电,A、C、D 中均不存在 O2放电,故选 B。2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甲的锌片上和装置乙的铜片上均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B装置甲、乙中的能量变化均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装置乙中的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D装置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Zn2答

2、案 B解析 甲中发生的反应为 ZnH2SO4=ZnSO4H2,锌片表面产生气泡;乙中铜、锌接触放入稀硫酸中形成原电池,Cu 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H2e=H2,铜片表面产生气泡,A 正确。乙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但甲中未形成原电池,无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B错误。乙中锌、铜之间用导线连接电流计,形成原电池,Zn 作负极,Cu 作正极,导线中有电流产生,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C 正确。乙中 Zn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D 正确。3如图所示是一个水溶液锂离子电池体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a 为电池的正极B电池充电反应为 LiMn2O4=Li1xMn2O4xLiC放电

3、时,a 极锂的化合价发生变化D放电时,溶液中 Li从 b 向 a 迁移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b 极(Li 电极)为负极,a 极为正极,放电时,Li从负极(b)向正极(a)迁移,A、D 正确;该电池放电时,负极:xLixe=xLi,正极:Li1xMn2O4xLixe=LiMn2O4,a 极 Mn 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 错误;由放电反应可得充电时的反应,B 正确。4工业上常将铬镀在其他金属表面,同铁、镍组成各种性质的不锈钢,在如图装置中,观察到图 1 装置铜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而图 2 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体,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 1 为原电池装置,

4、Cu 电极上产生的是 O2B图 2 装置中 Cu 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e=Cu2C由实验现象可知:金属活动性 CuCrD两个装置中,电子均由 Cr 电极流向 Cu 电极答案 B解析 图 1 为原电池装置,铜为正极,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图 2 装置中铜电极上无气体产生,铬电极上产生大量有色气体,说明铜为负极,铬电极为正极,负极发生Cu2e=Cu2;由图 1 根据原电池原理知金属铬的活动性比铜强;图 1 中,电子由 Cr 经导线流向 Cu,图 2 中电子由 Cu 极经导线流向 Cr。5通过 NO 传感器可监测汽车排放的尾气中 NO 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A

5、O2向正极移动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NO2eO2=NO2CO2的电极反应产物是 H2OD反应消耗的 NO 与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答案 B解析 根据工作原理图知,Pt 电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作正极,NiO 电极上NO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 NiO 为负极;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O24e=2O2,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NO2eO2=NO2。由图可知 O2移向 NiO 电极,即向负极移动,故 A 错误;NiO 电极上 NO 失电子和 O2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电极反应式为 NOO22e=NO2,故 B 正确;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O24e=2O2,故 C 错误;反应消耗的 NO 与 O2

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故 D 错误。6据报道,以硼氢化合物 NaBH4(B 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和 H2O2作原料的燃料电池,其负极材料采用 Pt/C,正极材料采用 MnO2,可用作空军通信卫星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BH8OH8e=BO6H2O 4 2B电池放电时 Na从 b 极区移向 a 极区C每消耗 3 mol H2O2,转移的电子为 3 molD电极 a 采用 MnO2作电极材料答案 A解析 电池总反应为 BH4H2O2=BO6H2O,正极反应为 H2O22e=2OH,总反 4 2应减去正极反应即可得到负极反应,A 正确;在电池中电极

7、a 为负极,电极 b 为正极,在电池放电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B 错误;通过正极反应方程式可知,每消耗 3 mol H2O2转4移电子 6 mol,C 错误;电极 a 作负极,电极 b 作正极,正极用 MnO2作电极,D 错误。7人工光合系统装置(如图)可实现以 CO2和 H2O 合成 C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为原电池,且铜为正极B电池工作时,H向 Cu 电极移动CGaN 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D反应 CO22H2OCH42O2中每消耗 1 mol CO2转移 4 mol e=光照答案 D解析 该装置中,根据电子流向知,GaN 是负极、Cu 是正极,负

8、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正极反应式为 CO28e8H=CH42H2O,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分析可知:铜为原电池正极,A 正确;电池工作时,H向正极,即铜电极移动,B 正确;负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H2O4e=O24H,C 正确;反应CO22H2OCH42O2中每消耗 1 mol CO2,生成 2 mol O2,转移 8 mol =光照e,D 错误。8NO2、O2和熔融 KNO3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石墨电极上生成氧化物 Y,Y 可循环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NO向石墨电极迁移 3B石墨附近发生的反应为 NOO2e=

9、NO 3C电池总反应式为 4NO2O2=2N2O5D当外电路通过 4 mol e,负极上共产生 2 mol N2O55答案 C解析 以 NO2、O2和熔融 KNO3制作的燃料电池,在使用过程中,O2通入石墨电极,则石墨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石墨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NO2被氧化,N 元素化合价升高,故生成的氧化物 Y 为 N2O5。放电时,NO向负极移动,即向石墨电极迁移,A 错误;由装 3置图可知,O2和 N2O5(Y)在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N2O54e=4NO,B 错误;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4NO24NO4e=4N2O5,故电 3 3池总反应式为 4NO2O2=2N2O5

10、,C 正确;当外电路中通过 4 mol e时,负极上产生 4 mol N2O5,D 错误。9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 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 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 NaCl 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 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 0.02 mol 离子答案 D解析 正极反应式为 Cl22e=2Cl,A 错误;负极上电极反应AgeCl=AgCl,所以交换膜左侧负极上产生大量白色沉淀,B 错误;用 NaCl 代替HCl,正、负极电极反应式都不变,故电池总反应也

11、不变,C 错误;当电路中转移 0.01 mol e时,左侧产生 0.01 mol Ag,会消耗 0.01 mol Cl,同时 H通过交换膜转移到右侧的为 0.01 mol,故左侧共减少 0.02 mol,D 正确。二、非选择题(共 28 分)10(12 分)(1)事实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填字母,下同)。aC(s)H2O(g)=CO(g)H2(g) H0b2H2(g)O2(g)=2H2O(l) H0cNaOH(aq)HCl(aq)=NaCl(aq)H2O(l) H0若以 K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正极

12、的电极反应为_。(2)CO 与 H2反应还可制备 CH3OH,CH3OH 可作为燃料使用,用 CH3OH 和 O2组成的质子交6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电池总反应为 2CH3OH3O2=2CO24H2O,则 c 电极是_(填“正极”或“负极”),c 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_。若线路中转移 2 mol 电子,则上述 CH3OH 燃料电池,消耗的 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L。答案 (1)b O24e2H2O=4OH(2)负极 CH3OH6eH2O=CO26H 11.2解析 (1)根据题中信息,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排除 a,根据已学知识,原电池反应必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排除 c。

13、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由于是碱性介质,则电极反应中不应出现 H,故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O24e2H2O=4OH。(2)根据图中的电子流向知 c 是负极,是甲醇发生氧化反应:CH3OH6eH2O=CO26H,线路中转移 2 mol 电子时消耗氧气 0.5 mol,标况下体积为11.2 L。11(16 分)(1)以 Al 和 NiOOH 为电极,NaOH 溶液为电解液,可以组成一种新型电池,放电时 NiOOH 转化为 Ni(OH)2。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 _,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2)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该电池的总反应为

14、 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放电充电放电时负极反应为_ _,正极反应为_ _。放电时电子由_极流向_极。放电时 1 mol K2FeO4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是_。答案 (1)Al4OH3e=AlO2H2O 2Al3NiOOHNaOHH2O=NaAlO23Ni(OH)2(2)Zn2e2OH=Zn(OH)272FeO6e8H2O=2Fe(OH)310OH24负 正1.8061024解析 (1)放电时 Al 失电子,生成的 Al3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AlO。放电时, 2NiOOH 转化为 Ni(OH)2,故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Al3NiOOHNaOHH2O=NaAlO23Ni(OH)2(2)放电时锌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因为电解质是碱,故负极反应是Zn2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