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薛迪康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84497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薛迪康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薛迪康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薛迪康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薛迪康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薛迪康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薛迪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薛迪康(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 二七年五月 薛 迪 康关于地质勘查设计编写要求已经有一个汇编,可供大家编写设计时参考,现就这个“要求”中的两个问题再作一补充发言。 一、勘查阶段划分、不同阶段的勘查要求及其意义(一)成型的矿床(大、中、小型)各阶段的任务要求现在按四阶段划分勘查工作,即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它们的顺序代表勘查工作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逐步掌握勘查对象的空间位置、数量、质量、赋存环境及开采技术条件,开发的可行性评价等。但各阶段的目的任务和要求除质量外都是不一样的。下面编了一个概略性的表(见地质勘查工作各阶段要求对比表),可看出各阶段之间的差异,在编写某一阶段设计时,一定要掌握这个尺度,使设计

2、的目的任务要求明确,符合勘查规范的要求。 地质勘查工作在各阶段要求对比表要 阶阶求 段 项项目预查预查普查查详查详查勘探目的任务地物化矿点等 资料综合研究 ,野外观测 , 极少量验证 工 程,类比相似 矿床,提出可 供普查地区。对矿 化潜力较大地 区开展地质填图, 有限的取样工程, 物化探工作,概略性 研究,提出是否进 一步详查 ,或提出 详查 区范围。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 样,通过预 可行性研 究提出是否有工业价值 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 围,可作为矿 山规划 依据,若选冶性能达到 要求可作为矿 山开发 利用依据。采用各种手段和 方法加密各种采 样工程,作可行 性研究,为矿

3、 山 建设提供依据。地 质 研 究 程 度地质研 究 程度全面收集资料 了解区域地质 特征选定预 查区对区内地 物化遥异常及 矿点评价初步 了解其特征及 范围为 普查 提供依据。在分析区域地质特 征和成矿远 景基础 上,大致查明:地 层岩性、构造、岩 浆岩。评价各类异 常、矿(化)点大 致查明其产出特征 和分布范围,对主 要矿体大致查明数 量,部位、规范、 矿石质量等。阐明矿区在区域上的位 置,区域地质特征,成 矿条件成矿远 景,矿 区(床)地质是基本查 明,除普查阶 段相关内 容外,还有风氧化带 。研究确定矿体的 空间位置,查明 构造、火成岩对 矿体的影响,查 明围岩蚀变 , 风氧化带特征,

4、 矿体夹石分布 规模、边界界 线。地质勘查工作在各阶段要求对比表预查预查普查查详查详查勘探地 质 研 究 程 度矿石质 量研究初步了解矿石 矿物及化学成 分和主要元素大致查明矿物成 分、矿石品位、 结构、构造自然 类型,大致了解 有用有关组分含 量,为能否利用 提供依据。基本查明矿物成分 并研究其赋存 状态分布规律, 为矿 山建设立项 总体规划及预可 研提供依据详细查 明矿物 成分、详 细研究氧化带 分带界线,矿 石工业类 型及 分布比例为矿 山可研、建设 提供依据。矿石选 (冶) 和加工 技术条 件对发现矿 体 作类比研究, 预测矿 石是 否可选。对矿 石选(冶) 性能对比研究, 评价其是否

5、可作 为工业原料。复 杂矿 石又无重生 产经验进 行实验 室试验 。易选矿 石可类比 评价,需选矿 石 做实验 室流程试 验,难选矿 石或 新类型则作实验 室扩大连续试验 。详细 研究矿石 选冶和加工技 术条,对关述 三种矿石试验 均升一级,即 难选矿 石做半 工业或工业试 验。要 阶求 段 项目预查预查 普查查详查详查勘探地 质 研 究 程 度矿床开 采技术 条件研 究收集相 关资料 (水、 工、环 )了解:地表水体分 布,矿体顶底板 围岩和矿石的稳 定性及环境地质 ,作为下步工作 依据。基本查明:含水层, 隔水层,水力联系, 补、径、排条件,初 步确定充水因素,预 计矿坑涌水量,初步 划分

6、水文地质类型、 确定其复杂程度。基 本查明构造、评价顶 底稳定性,边坡稳定 性初步划分矿床工程 地质类型及其复杂程 度基本查明有害人体 的元素,自然灾害资 料,分析矿山开采对 环境发生的影响。详细查 明:含、隔水层, 分布、产状、含水层水力 联系断裂构造,地表与地 下水力联系,研究矿坑充 水因素,划分水文地质类 型及其复杂程度结合开拓 方案估计第一开采水平涌 水量、预测下一开采水平 涌水量,对矿区水量、水 质提出评价为矿山用水提 供方向,工程、环境做到 查明、详细调查 ,划分 矿床工程地质类型及复杂 型、预测开采出现的工程 环境问题及对策建议。综合勘 查、综 合评价了解有 关其他 有益矿 产对

7、有经济 价值的 共、伴生组分应 大致查明,研究 综合利用的可能 性。基本查明供伴生组分 含量分布及赋存状态 。对共、伴生矿产进 行综 合勘查、评价,查明其 分布规律。地质勘查工作在各阶段要求对比表要 阶求 段 项目预查预查普查查详查详查勘探勘查控制程度:首先 应该控制勘查区矿体 总的分布范围、相互 关系。控制程度应根 据勘查阶段,矿床产 出特征和可能建设的 规模(含矿山服务年 限)及市场需求等因 素与投资者共同商定 。在矿化露天或 物化探异常集 中地段布置极 少量取样工程 ,初步圈定矿 化地段,估算 预测 的资源量 (334?)对矿 化地段 布1-3条地物 化主干剖面布 置有限工程大 致圈定矿

8、体 展布空间估 算推断的资 源量(333) 。布置系统取样 工程基本查明 矿区(床)矿 体基础上圈定 矿体估算控制 的资源储量( 332/122b)作 为矿 山总体规 划依据。加密采样工程,详细查 明矿床(体)地质矿 石 质量及加工技术性能开 采技术条件基础上圈定 矿体估算探明的资源储 量。其中可采储量(111 )应满 足矿山首期建设 设计 要求。勘查工作及 质量要求1、勘查工作手段是根据矿区特点和勘查工作需要选择 的; 2、各种探矿手段的工作方法均应结 合勘查区的情况,参照有关操作规程规 定及要求制定; 3、各项测绘 工作物化探的质量要求与比例尺有关不受勘查阶 段限制; 4、山地工程、钻探的

9、质量要求各阶段应是一致的。 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矿床工业指标采用矿床一般工业指标应根据矿床地质特征,结合预可或可行性 研究成果,按当时市场价格论证 ,由投资 方向勘查单 位提供按国家规定的程序制定 下达的矿床工业指标。地质勘查工作在各阶段要求对比表要 阶求 段 项目对地质勘查工作在各阶段要求对比表中的地质研究程度另作如下说明:预查:全面收集资料:地、矿、物化遥等;了解区域地质特征,选定预查区;评价矿点、物化探异常初步了解其特征和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开展普查提供依据 普查:在预查基础上1、大致查明:(1)地层划分、地层岩性、厚度、产状和分布(2)主要褶皱、断裂、破碎带的分布、规

10、模和产状(3)侵入岩、喷出岩的种类、数量、形态和分布(4)各类物、化、遥、矿点产出特征和分布范围(5)重要矿床(体)分布、数量、赋存部位、厚度、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2、大致了解矿床(体)氧化带发育情况3、为进一步详查提供依据,圈定详查地段详查:在普查的基础上1、在研究区域地质矿产及物化遥资料基础上,阐明勘查矿种在区域构造上的位置,阐明区域地质和成矿条件及成矿远景。2、基本查明:除普查大致查明的做到基本查明外,补充或增加的有以下几条:(1)沉积和变质矿床要研究含矿地层、沉积环境、岩相、岩石组合、变质程度、成矿元素的分布变化规律、赋矿层位及矿体在地层中的空间分布。(2)构造的分布和相互关系,对较大

11、断层应大致了解其空间位置、产状及位移程度。(3)了解其侵入时代和期次,接触关系。与岩浆岩有关的矿床,应研究其岩性、岩相、结构构造、岩石地化特征与成矿关系。(4)矿体变化规律。(5)氧化带的深度、氧化矿石类型、产出、分布范围。对风化矿床应注意寻找原生矿,对堆积矿床要了解矿体底板岩性及起伏情况。(6)变质作用及近矿围岩蚀变的性质、种类、规模、强度蚀变组合及对矿床的影响。对变质矿床应研究变质程度、划分变质相及其分布规模,对矿化的富集作用等。3、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了解矿体内夹石规模及分布情况,了解成矿后构造或脉岩对矿体的破坏情况。 勘探:在详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研究程度1、矿区(床)地质方面要进一

12、步研究成矿地质特征,确定矿床赋存部位,矿体的空间分布,研究构造与矿体空间分布关系。2、查明:在详查基础上升格为查明外又增加的要求(1)查明构造的分布规律,对分割矿体和影响开采的断层对其空间形态要有工程控制;(2)查明岩浆岩分布规律,对矿体的破坏影响程度;(3)确定矿体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体内夹石规模、分布及规律。 3、对首采地段的主矿体应详细控制其形态、产状空间位置,包括其上盘的小矿体,必要时可加密控制。对露采矿床,为确定露采边界应系统控制主矿体四周和采场底部矿体界线,对坑采矿体主要是矿体两端、上下界线及延深情况。 (二)小矿、零星分散矿的要求小矿的概念是:其规模为小型矿床上限的1/51/10

13、。对这类小矿可以在预查的基础,一次性完成勘查工作,即按“普终”的要求安排,见省国土厅2005年3月8日下发规定。以铁矿为例,其小型矿床的上限为:富矿石500万吨;贫矿石1000万吨,则50-100万吨的富矿,100-200万吨的贫矿可列为小矿,再小的就可列为零星分散矿了。“普终”需要在首采地段圈定适当的控制级的资源储量,开采技术条件的勘查应达到详查阶段的要求。(三)勘查控制程度中的勘查工程间距即控制网度问题1、首先确定勘查类型,参照相关规定,确定有关工作阶段工程的间距(网度)。以铁矿为例,确定勘查类型的主要依据是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复杂程度和矿床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等4个方面划为、

14、三种勘查类型,如类是矿体为大型、形态简单、构造简单和组分均匀,其控制级的工程间距沿走向为400m,沿倾向为200-400m,若圈定推断级的资源量则可放稀一倍,即800400-800m。 2、一个矿床的勘查类型是可以跨类型的如类,类等,同一矿床不同矿体可以有不同的工程间距,就是说同一个矿床的不同矿体其勘查类型可以不同。 (四)勘查阶段的划分是找矿勘查工作历史经验的总结。它反映人们认识地质规律的过程,即认识的规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凡是遵循这一法则去工作的,将取得好的效果,凡不遵守这一程序的,将会是勘查工作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979年的设计编制规定总则中第4条规定:

15、“不先做好普查,不能进行勘探,工作阶段可以缩短,但不能超越”。现在有的设计想一步到位连开拓系统都考虑在设计中了,这是不行的。 二、如何编写好地质勘查设计总体上设计书要有针对性、一致性。目的任务要求明确,提供资料要有代表性,真实可靠,工作部署上要反映合理性,有效性,灵活性。下面分别谈谈这几方面的意见、供参考。(一)勘查项目的目的任务要明确1、明确项目设计时所处的勘查阶段,按阶段的任务要求结合矿区的具体情况和探矿权人协商确定项目设计要达到具体目的和要求。提出超越勘查阶段的要求是不合适的,例如属于普查阶段的项目提出圈定332资源量要求,当然某些矿种的“小矿”可以,但湖北的煤矿也是小矿只要求提供333

16、资源量。2、勘查什么矿体,矿种的成因类型:是沉积的,变质的或岩浆作用形成的应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二)设计针对性要强,针对性应贯穿设计所有章节1、针对性是指勘查的对象是否找准矿种,区域地质背景,成矿条件,矿(化)体类型、主要矿石矿物;勘查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特征。2、针对性是指选择的勘查手段是否有效、合理,譬如说选择1:10000地质填图对热液多金属作普查评价,选择磁法寻找沉积型“宁乡式”铁矿,提供的区域地质图是勘查区以外的等都是缺乏针对性的。 (三)设计的地质依据需要真实、可靠、可信,有代表性。地质依据包括区域地质矿产、矿区地质、矿床(体)地质矿石物质组分,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特征。1、应系统收集区域的、矿区的以往资料,认真研究分析并作出评价,归纳有效成果和存在问题,提出下步地质勘查工作的方向,应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等,尤其是续作项目必须有这方面的内容。 2、在编写区域、矿区地质、矿(化)体地质时注意鉴别资料的真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