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考前微测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84426 上传时间:2018-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考前微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考前微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考前微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考前微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考前微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考前微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化学三轮冲刺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考前微测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及误差分析1、某探究学习小组成员欲用 NaClO 固体配制 480 mL 密度为 1.2 g/mL 的消毒液,其中含 NaClO 的质量分数为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仪器有四种是不需要的,还需一种图中未画出的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利用久置的 NaClO 来配制可能导致 NaClO 的质量分数偏高D需要称量的 NaClO 固体质量为 150.0 g【答案】D【解析】图中的 a、b、c、d 四种仪器均不需要,还需要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A 项错误;容量瓶内残存的蒸馏水对配制溶液无影响,B

2、项错误;因为 NaClO 易吸收空气中的 H2O、CO2而变质,故久置的 NaClO 可能部分变质导致称量的试剂中 NaClO 的量减小,使所配溶液中 NaClO 的质量分数偏低,C 项错误;配制 480 mL 溶液需用到 500 mL 容量瓶,所以需要称量的 NaClO 固体质量为 500 mL1.2 g/mL25%=150.0 g,D 项正确。2、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欲配制 1.00 L 1.00 molL1的 NaCl 溶液,可将 58.5 g NaCl 溶解在水中配成 1.00 L 溶液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溶液吸出2C用量筒取 5.00

3、 mL 1.00 molL1的盐酸于 50 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可配制 0.100 molL1 的盐酸D如图所示操作为进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时的定容操作【答案】A【解析】若将多余的溶液吸出,会使溶液浓度偏小,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时的唯一解决办法是重新配制,B 项错误;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且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或稀释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或稀释,C 项错误;定容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容量瓶内,D 项错误。3、实验室要用 63%的浓硝酸(密度 1.38g/cm3) 配制 800mL0.8mol/L 的稀硝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浓硝酸应用带

4、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保存B量取浓硝酸应选用的量筒规格是 50mLC量筒量取的浓硝酸倒入烧杯后应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也倒入烧杯D定容时仰视会导致配出溶液的浓度偏大【答案】A【解析】A、浓硝酸见光或受热后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应用带磨口玻璃塞的棕色细口瓶保存,故 A 正确;B、浓硫酸物质的量浓度c=1000/M=1000mLL11.38gmL163%/63gmol1=13.8molL1,由于无800mL 容量瓶,故应选用 1000mL 容量瓶,配制出 1000mL 溶液,设需要的浓硝酸的体积为VmL,根据溶液稀释定律 C 浓 V 浓=C 稀 V 稀:13.8molL1VmL=1000mL0.80m

5、olL1,解得 V=58.0mL;根据“大而近”的原则,根据需要量取的浓硝酸的体积为 58.0mL,故应选择 100mL 量筒,故 B 错误;C、量筒量取的浓硝酸倒入烧杯后,如果洗涤量筒并将洗涤液也倒入烧杯,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故 C 错误;D、定容时仰视会导致加水体积偏多,配出溶液的浓度偏小,故 D 错误;故选 A。4、下列实验操作或仪器选择正确的是( )A配制 200mL 0.1mol/LCuSO4溶液需要称量硫酸铜固体 3.2gB配制 1mol/L H2SO4溶液,量取浓硫酸后,将浓硫酸直接注入容量瓶中C配制 1mol/L AlCl3溶液时,将氯化铝晶体溶于适量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3D称量

6、 4.0g NaOH 固体,溶解于 1L 水中,即可配制 0.1mol/L 的 NaOH 溶液【答案】C【解析】A配制 200mL 0.1mol/LCuSO4溶液需要选用 250mL 容量瓶配制,需要硫酸铜固体的质量为 0.25L0.1mol/L 160g/mol=4.0g,故 A 错误;B容量瓶不能用作稀释的容器,浓硫酸应该在烧杯中稀释并冷却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 B 错误;C氯化铝能够水解,为了防止配制的溶液发生浑浊,应该将氯化铝晶体溶于适量浓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适当浓度,故 C 正确;DNaOH 固体溶解于 1L 水中得到的溶液体积不是 1L,故 D 错误;故选 C。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

7、实验室中配制 1 molL1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B如果实验中需用 60 mL 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 100 mL 容量瓶C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稀硫酸,则测得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将偏大D滴定终点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测得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将偏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浓度溶液的方法及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误差分析。A滴定管有旋塞或者有橡胶管,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容量瓶有瓶塞,配制溶液时需要摇匀,所以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8、故 A 正确;B如果实验中需要 60 mL 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择 100 mL 的容量瓶,容量瓶的规格有 50 mL、100 mL 等,配制溶液时应选择稍大于或等于配制溶液体积的容量瓶,故 B 正确;C滴定管在盛放酸或碱溶液时必须润洗,否则会将待测液稀释,如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导致标准液浓度偏小,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得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将偏大,故C 正确;D滴定前读数正确,达到滴定终点后,仰视读数,导致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 cVV标准标准待测分析可知c(待测)偏大,也就是测得的 NaOH 溶液的浓度偏大,故D 错误;答案选 D

9、。46、配制 240 mL 1.84 molL1稀硫酸,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蒸馏水缓慢注入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至冷却B必需的定量仪器有 100 mL 量筒、250 mL 容量瓶和托盘天平C量取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1.84 gcm3)的体积为 25.0 mLD先在容量瓶中加入适量水,将量好的浓硫酸注入容量瓶,加水定容【答案】C【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A 错误;该实验不需要托盘天平,B 错误;根据溶质质量不变知,配制该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V=3113250 10 L 1.84 mol L98g mol 1.84 g cm98% =25

10、.0 mL,C 正确;不能在容量瓶里溶解和稀释浓硫酸,在烧杯里稀释并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最后加水定容,D 错误。7、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 1.00 molL1的 Na2CO3溶液 100 mL,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原因是( )A暴露在空气中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时间太长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烧杯未干燥【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过程中的误差分析。A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时间太长,且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结晶水的挥发,则所称量的晶体中Na2C

11、O3的含量升高,则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故 A 错误;B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所配溶液的体积不变,浓度无影响,故 B 错误;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5则浓度偏高,故 C 错误;D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烧杯未干燥,则溶质的质量减小,所以浓度偏低,故 D 正确,答案选 D。8、实验室配制 500 mL 0.4 mol/L 的 NaCl 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把称量好的 NaCl 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把所得溶液小心转入一定容积的容量瓶中。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 1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用少量

12、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填序号)。(2)实验室有如下规格的容量瓶:100 mL250 mL500 mL1 000 mL,本实验应选用 (填序号)。(3)本实验用到的基本实验仪器除容量瓶、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外,还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实验中该仪器的作用是 。(4)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称量 NaCl 时,物码倒置(1 g 以下用游码): 。6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图所示: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

13、出: 。容量瓶原来有少量水: 。【答案】(1) (2) (3)玻璃棒 搅拌和引流 (4)偏低 偏高 偏低无影响【解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实验操作步骤为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2)若所需配制溶液的体积与容量瓶规格不符时,应选择规格稍大的。(3)选择仪器时,特别注意不能遗漏较小的仪器,如药匙、胶头滴管、玻璃棒等,溶液配制过程中玻璃棒有两种用途:搅拌和引流。(4)进行误差分析时,应结合c=n V,分别分析错误操作对n和V的影响,进而确定对实验结果的影响。9、实验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需经多步操作才能完成。现需配制 0.2 mol/L 的 CuSO4溶液 500 mL。

14、试回答下列问题:(1)用托盘天平称取 CuSO45H2O 晶体的质量是_ g。(2)将溶解并冷却后的溶液转移的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3)定容时,加水至刻度线 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_。(4)下列情况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填字母)。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B未将洗涤烧杯后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C移液时,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D砝码上沾有杂质E容量瓶使用前未经干燥【答案】(1)25.0 (2)玻璃棒、烧杯、500 mL 容量瓶(3)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4)BC【解析】 (1)根据提示的数据可计算 CuSO45H2O 的质量为 250 g/mol 0.2 mol/L

15、0.5 L=25.0 g。7(2)将溶解并冷却后的溶液转移的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盛放溶液的烧杯、起引流作用的玻璃棒、500 mL 容量瓶。(3)定容时,加水至刻度线 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的位置。(4)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导致加入的蒸馏水低于容量瓶刻度线,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A 项错误;未将洗涤烧杯后的溶液转移至容量瓶,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B 项正确;移液时,少量液体溅出容量瓶,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C 项正确;砝码上沾有杂质(或使用生锈的砝码) ,导致称量的溶质的质量偏大,溶液浓度偏高,D 项错误;容量瓶使用前未经干燥,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没有影响,不影响配制结果,E 项错误。10、实验室欲用 NaOH 固体配制 1.0 molL1的 NaOH 溶液 240 mL:(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称量 计算 溶解 摇匀 转移 洗涤并转移定容 冷却 摇动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本实验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