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83445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教学课件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2 2节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五章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 习 引 入大气中 的CO2甲乙丙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能量流动的分析能量流动的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 来自太阳。进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 作用吸收的能量。这些能量固定到生产者所制造 的有机物中。进入生态系统中的太阳能约占太阳向地球输 送能量的1%。 能量流动的过程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转移方向:(1)呼吸作用中热能散失(2)生产者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消耗(3)残枝败叶带走的能量(4)储存于植物体中的有机物的能量。能量流动 的过程能量流动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特点“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和未被后一下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营营养级级流入能量流出能量 (输输入后 一个营营养 级级)出入比生产产者植食性动动物肉食性动动物 分解者 464.662.813.52%62.812.620.06%12.614.6能量流动的特点l l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第一、能量流动不是循环的而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初 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 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即必须源源不 断地输入,又不断地散失。l l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第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传递率为传递率

3、为10102020 ,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 级,可利用的能量相应要减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 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由于生态系统能量流 量逐级递减,其传递率为1020,即构成了能量金字塔。所以,生 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过程中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最 终在环境中消失。能量流动 的特点ABCDp1C2C3C4Cp1C2C3C4Cp1C2Cp1C2C3C3C 数量能量落叶林草地落叶林及草地数量和能量金字塔能量流动的特点引申l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l为什么几平方公里才能有一只虎,而几平方米却 有百万昆虫?l

4、人增加一千克,要消耗多少克的植物? (从不同食物链考虑)l生物富集作用?生物富集作用2、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及能量流动图解,回答问题。图中D表示_。能量在逐级递减中,传递率按20计算,若狐获得的能量是8千焦,传递给狼的能量为_千焦,狼获得的能量中,草应供给这条食物链的能量为_千焦。图中各营养级通过A_作用被消耗,通过B_利用,而B又通过C_被消耗。太阳能 1.6 200 呼吸 分解者 呼吸作用假定某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蛙、蛇 、鹰、昆虫和食虫鸟等生物,此生态系统的总 能量为24000千焦,如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效 率为15%,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 能量分别是( )解析:第

5、三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 24000千焦 (15%)3-1= 540千焦 ;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 = 24000千焦 (15%)4-1=81千焦。有关计算在图中海鸟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_ 。 海鸟每增加1千克,需消耗生产者生产的有机物至少是 _千克。有关计算甲壳类水绵海鸟水蚤大鱼小鱼淡水虾水藻甲壳类海鸟 25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若该生态系统 的能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同一营养级的每种生物 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那么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 2107KJ,则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是 _。要使鹰的数量最多它应处于 _营养级。有关计算5104+104+5102=60500KJ 3鹰鸟蛇蛙鼠昆虫

6、植物60500KJ 图是某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若 E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kJ,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 2.3108 kJ,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最少为 _ kJ。 有关计算4.8107 ACEDB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l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 ,但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 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l生态村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l例如,在草原牧场上,应该养多少头羊才合适?l又如森林应在什么时候开采利用是最合算的?最 大 总 光 合 量 /%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叶面指数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l谷粒作物栽培时应考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农 田面积的问题l纤维素是地球上十分

7、丰富的有机物之一,然 而人类不能消化纤维素,如何利用纤维素呢?l海洋、湖泊和河流中有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动 物,人类目前还无法直接获取或利用,那该 如何办呢?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生态农业l生态农业系统是1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包括人类在内 的系统中生物成员与环境具有内在的和谐性,生态农业着眼 于系统各组分的互相协调和系统水平的最适化,着眼于系统 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和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生态与 社会效益,而这一特定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以生态学、生态 经济学原理为其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生态农业实践的理论 指导依据主要包括: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生态系统 中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物质、

8、能量交换关系能量交换关系,环境 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环境,两者互相作用,协同进化。l时空结构型含山体生态梯度开发型、林果立体间套型、农田 立体间套型、水域立体种养型和庭院立体种养型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生态农业佛山地区的桑基鱼塘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生态农业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生态农业1987年联 合国环境 规划署命 名留民营 村为“世 界生态农 业新村“ ,并被评 为全球环 境保护 500佳调查 参考调查点:稻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 l(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l(2) 生产者: 水稻、杂草、浮游植物等 ;l(3)消费者:田螺、泥鳅、黄鳝、鱼、 青蛙、浮游动物、昆虫、鸟类等;l(4)分解者:

9、多种微生物。l1.生产者主体是水稻,其他生产者有杂草、浮 游植物等。农民主要通过喷洒除草剂,或人工 除草的方式抑制杂草的生长。l2.初级消费者有:田螺、浮游动物、植食性昆 虫、植食性鱼、鸟类等。一般而言,植食性昆 虫和鸟类等往往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田螺、 植食性鱼数量较多时也会对水稻生长构成危害 。农民采取喷洒农药、竖稻草人等措施防止或 减少这些动物的危害。l3.次级消费者有:泥鳅、黄鳝、肉食性鱼、青 蛙等。一般而言,这些消费者对水稻生长利大 于害。农民通过禁捕,或适量放养等措施,实 现生态农业的目标。l5.农民对秸秆的传统处理方式有焚烧或填埋等 ;现代农业提出了综合利用思想,例如,秸秆 可作

10、为多种工业原材料,还可以用来生产沼气 ,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能量。l6.主要通过合理密植的方法提高作物的光能利 用效率。l7.通过稻田养鱼等措施,实现立体化生态农业 ;通过建造沼气池,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技能训练:分析和处理数据 l这些玉米的含碳量折合成葡萄糖是6 687.5 kg,计 算公式是(12+18)/122 675,这些葡萄糖储存的能 量是1.071011 kJ(计算公式是EG=MG1.6107 );l这些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是3.2721010 kJ(计 算公式为E呼=MG1.6107);l这些玉米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 1.397 21011kJ(计算公式为E固=EG+E呼),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占所固定太阳能的比例是 23.4%;l这块玉米田的太阳能利用效率是1.64%(计算公式 为=1.397 21011/8.51012)。练习l基础题1.A。2.D。3.B。l拓展题(2)图b所示生态系统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还有 一部分可以以生活能源或食物中化学能的形式被人 类再度利用,因此,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 、充分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2.不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物质总是由有序朝 着无序的方向(熵增加)发展。硅藻能利用获取的 营养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作用释放能量,依靠能量 完成物质由无序向有序的转化,维持其生命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