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早期表现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8349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分早期表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分早期表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分早期表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分早期表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分早期表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分早期表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分早期表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分裂症早期表现精神分裂症早期表现1、类神经衰弱状态、类神经衰弱状态头痛、失眠、多梦易醒、做事丢三落四、注意力不集中、遗精、月经紊乱、倦怠乏力,虽有诸多不适,但无痛苦体验,且又不主动就医。2、性格改变、性格改变一向温和沉静的人,突然变得蛮不讲理,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发脾气,或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别人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3、情绪反常、情绪反常无故发笑,对亲人和朋友变得淡漠,疏远不理,即不关心别人,也不理会别人对他的关心,或无缘无故的紧张、焦虑、害怕。4、意志减退、意志减退一反原来积极、热情、好学上进的状态,变得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甚至旷工

2、,学习成绩下降,不专心听讲,不原交作业,甚至逃学;或生活变得懒散,仪态不修,没有进取心,得过且过,常日高三竿而拥被不起。5、行为动作异常、行为动作异常一反往日热情乐观的神情为沉默不语,动作迟疑,面无表情,或呆立、呆坐、呆视,独处不爱交往,或对空叫骂,喃喃自语,或做些莫明其妙的动作,令人费解。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一)早期症状:(一)早期症状:初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综合症或有强迫症状,但不主动要求治疗;有的逐渐表现孤僻、冷淡、缺乏主动性;有的变得敏感多疑,过多思虑,恐惧等;也有的突然出现令人费解的奇异行为,如无目的开关电门,在课堂叫喊,下雨时无故在室外站立不动,或突然冲动,毁物等。随

3、着这些症状的发展,逐渐显露出精神分裂症状和病型的特点。(二)发展期:(二)发展期:症状多而显,几乎涉及症状学中大部分内容,各人随类型不同虽有区别,但有共同特征:1.思维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在整个病程中的必不可缺的症状。在初期往往不引人注目,至发展期变得突出。思维障碍中有联想障碍及思维内容障碍。联想障碍开始多为联想松弛,谈话内容不紧凑,应答往往不切题,进而出现联想散漫,重则出现思维破裂、联想中断。或有象征性思维、造新字或新词等。思维内容障碍多为各种妄想,其逻辑推理荒谬离奇,无系统,脱离现实,且常有泛化,涉及众人。妄想内容以被害、嫉妒等多见,也可有夸大、罪恶等妄想。还可有被控制感、思维播散、思维插入

4、或思维被夺。2.感知障碍:以幻听最多见,常不主语性幻听,如评论性、争议性、或命令性幻听,或思维化声。其他幻觉次之。3.情感障碍:是精神分裂症最易引人注意的症状。情感表现与思维活动和意志行为互不协调,与周围环境也不相协调,是本症特征。情感障碍以迟钝、淡漠多见,对人对事,多不关心。随着病情发展,情感障碍日益加重,终日茫然。其他可有无明显诱因的激怒、急燥、情感暴发、情感矛盾等。情感的变化令人感到与前判若两人。4.意志行为障碍:多呈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终日呆坐少动,沉黩寡言,孤独退缩,独居一处,与关系密切的有也不交往,甚至呈木僵状态。相反的则出现不协调性兴奋,如躁动不安、冲动毁物、自伤、殴人或出现紧张综

5、合征。有的表现幼稚、傻气等。5.智力障碍:智力尚保持良好,但有的随着病情发展,于后期可有智力减退和人格改变。6.意识清晰,自知力不良。(三)后期:(三)后期:发展期症状如不缓解,或病情多次复发,迁延多年后,可呈所谓慢性期或衰退期精神分裂症,此时,发展期的症状大部分消退,出现人格幼稚化及精神活动减退,如思维贫乏、低声目语、情感淡漠或出现空笑,意志和行为缺乏自发性,孤独退缩,生活需人照顾,其记忆力、计算力、病前的技能和某些知识虽尚能保持良好,但总遗留某种程度缺陷,主要为主动性不足。精神分裂类型有哪些精神分裂类型有哪些偏执型偏执型 是最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类型。起病年龄较其它各型为晚。病初表现为敏感多

6、疑,逐渐发 展成妄想,并有泛化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有时可伴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 情感行为常受幻觉和妄想支配,表现多疑、多惧,甚至出现自伤及伤人行为。此型病程发 展较其它类型缓慢,精神衰退现象较不明显,自发缓解者较少,但经治疗则收效较好。青春型青春型 本型也较为多见。多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主要症状是思维内容离奇, 难以理解,思维破裂,情感喜怒无常,表情做作,弄鬼脸,傻笑。行为幼稚、愚蠢、零乱, 精神症状丰富易变。此型病程发展较快,虽可自发缓解,但维持不久,易复发。抗精神病 药物系统治疗和维持治疗可延长缓解期,减少发病。单纯型单纯型 本型较为少见。多数青少年时期起病,

7、起病缓慢,持续进行,表现为:孤僻、被动、活动 减少等情形日益加重,并日益脱离现实生活。临床症状主要为:逐渐发展的人格衰退。一 般无幻觉和妄想,如有则多为片断或一过性。此型患者在发病早期常不被人注意,往往经 过数年的病情发展到较严重时才被发现。此型自动缓解者少,治疗效果和预后较差。 紧张型紧张型 大多数起病于青壮年时期,起病较急,病程多呈发作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 兴奋,两者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最主要表现是紧张性木僵,患者不吃、不动也不说话, 如泥塑木雕或如蜡像一般,可任意摆动其肢体而不作反抗,但意识仍然清醒。有时会木僵 状态突然转变为难以遏制兴奋状态,这时行为暴烈,常有毁物伤人行为

8、,一般数小时后可 缓解,回复进入木僵状态,但严重时可昼夜不停。此型有可能自动缓解,治疗效果较其它 型好。 其它型其它型 主要有未分型,是指多种症状交叉混合,很难归入上述任何一型的精神分裂症。症状标准:症状标准: 确定无疑有下述症状中的至少两项,且各症状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以及情感高 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有规定 联想障碍:明显的思维松弛或破裂性思维,或逻辑倒错,或病理象征性思维。 妄想:原发性妄想(如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妄想内容自相矛盾,或毫无联系的两个或 多个妄想,或妄想内容荒谬离奇,不需核实即可肯定为病理的。 情感障碍:情感倒错或情感不协调。 幻听:评论性幻听,或争议性幻

9、听,或命令性幻听,或思维幻听,或持续一个月以上反复 出现的言语性幻听,或所听到的语声来自体内某一部位。 行为障碍:紧张症状群,或怪异愚蠢行为。 意志减退:较以往显着的孤僻、懒散或思维贫乏,或情感淡漠。 有被动体验,或被控制体验,或被洞悉感,或思维被播散体验。 思维被插入,或被撤走,或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 严重程度标准:严重程度标准: 自知力丧失或不完整,且至少有下述情况之一:1、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现实检验能力受损; 3、无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谈。 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病期至少持续 3 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排除标准:应除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身体疾病、精神活性特质所引起的上述症状。单纯型精

10、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一、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第 6 项症状标准,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 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二、起病隐匿,缓慢发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渐趋向衰退。 三、无明显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 器质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器质性精神病有脑器质性及躯体疾病基础,而精神分裂症为功能性精神障 碍,即按当前医学科学水平,还未能发现患者的脑部有明显形态学改变或肯定生理生化改 变。焦虑症状:焦虑症状:精神分裂症早期可出现焦虑症状,如失眠、易疲劳、工作能力下降等,但焦虑 患自知力是完整,情感反应也强烈,并积极要求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可有自

11、知 力,但不完整,没有相应情感反应和迫切治疗要求。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某些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强迫症状,但其不同于强迫性神经症的特点有:具 有内容离奇、荒谬和不可理解的特点,自知力一般不完善,患者摆脱强迫状态的愿望不强 烈,为强迫症状纠缠的痛苦体验也不深刻。 抑郁症:抑郁症:紧张性木僵患者需要与抑郁症相鉴别,抑郁性木僵与紧张性木僵外表十分相似, 但两者的情感障碍和环境接触有本质的不同,抑郁症患者的情感是低沉而不是淡漠,在耐 心询问下,与周围人仍有情感上交流。紧张性木僵患者不能引起情感上共鸣或应答性反应, 患者表情呆板,淡漠无情,有时可伴有违拗。 躁狂症:躁狂症:急性起病并表现兴奋躁动精神

12、分裂症患者,外观上与躁狂患者很相似,两者情感 反应以及与周围接触明显不同。躁狂症患者情感反应与内心体验及周围环境协调,有感染 力。精神分裂症情感变化与环境不配合,且动作较单调刻板。 反应性精神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受精神创伤后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疾病早期思维和情感障碍均可 带有浓厚的反应性色彩,需要与之相鉴别。反应性精神病患者主动叙述自己的不幸遭遇, 且情感反应鲜明强烈。精神分裂症随着病情发展,妄想的内容离精神因素愈来愈远,日益脱离现实,患者不主动暴露其内心体验和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如会含笑叙述自己的不幸 遭遇。偏执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此病的特点包括:有偏执性格基础,妄想对象较固定,结构较严密,具有 系统化倾向,情感较协调,人格完整;而精神分裂症不具备以上特点。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人格障碍一般症状自小就有所表现,而且一贯如此,通常也没有精神病性症状, 意识和智能正常;而精神分裂症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如思维障碍、 妄想、幻觉等。请自己查阅一些有关精神分裂症基因研究方面的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