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精品专供)

上传人:Z****9 文档编号:46076974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6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精品专供)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精品专供)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精品专供)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精品专供)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精品专供)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精品专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调研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选修2 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精品专供)(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一)课标要求1.阐释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义。2.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3.理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 课标与考纲解读(二)考纲呈现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基 本特点和作用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影响 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及其意 义 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6.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7.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三)学习提示 1.结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

2、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创新和 意义,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2.结合目前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说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考点梳理与突破 考点一四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意义 (一)考点梳理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基本特 点和作用 (1)背景:建国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 在此情况下,参照苏联的模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特点: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 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 内进行。 (3)作用: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

3、了 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 系,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 抑制了多年来一直困扰我国的恶性通货膨胀,稳定了物价 ,增加了财政收入; 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 的直接控制,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了社会公 平。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其影响(1)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与我国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应,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政府对企业管得过多、统得过死,政企不分,忽视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造成国民经济条块分割,不利于社会资源合理流动和社会化生产的发展。(3)分配中的

4、平均主义严重,不利于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1)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发挥市场作用 的事实,我们党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打破了 计划一统天下的局面,为市场调节作用的发挥打开了缺口。 (2)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 品经济的论断,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 念。 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计划 和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运行模式是国家调节市 场,市场引导企业。 (3)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党的十四大把建

5、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的目 标,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指出两者都是资源配置方式,都是经济手段,为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4.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作出了巨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明确界定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属性,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消除了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二)题眼突破 1.计划与市场的比较 区别:

6、(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 场经济,市场就是通过供求变化、价格变化和人们的竞争, 来调节资源配置的。根据价值规律要求,市场上某种商品供 不应求,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就增大,就会吸引人们增加这 种商品的资源投入,反之,则减少资源投入。市场就像一只 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 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市场调节也具有自发性、 盲目性、滞后性。 (2)计划是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弥补市场调节 的不足,计划的过度干预会阻碍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 联系: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都在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例1 材料一 统计资料表

7、明,19521978年期间,我国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9、8.2、6.0,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材料二 同1949年相比,1978年国民收入中工业所占份额从12.6上升到46.8,农业所占份额由68.4下降为35.4,建筑业和运输业分别从0.3、3.3上升为4.1、3.9,并且具备了生产原子弹、氢弹的能力,国防力量大大增强。结合所学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2)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总结 问题的能力以及联系教材的能力。回答第(1)问,我们必须 读

8、懂材料。材料主要反映了建国后到1978年我国经济建设的 成就,把此成就总结表述完整就可以了。回答第(2)问,需 要我们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材料反映的这一时期是我国 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时期,因此这一成就的取得必然离不开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答案 (1)材料反映出建国后到1978年,我国保持了 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20多年的时间里,在以农业部门为 经济主体的基础上,建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 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在“一五”期间所建 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通过这一体制,我们集中了 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 完成,使我

9、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国 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迁移训练1 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曾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过评价。他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新经济政策实施前后,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有何变化?(2)简述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的创新及其意义。答案 (1)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 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 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

10、 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列宁仍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 一种权宜之计。 (2)邓小平认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 思主义,消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社会基本制度范 畴的思想束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奠定了 理论基础,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解析 此题两个小题都是考查识记能力。只要准确记忆 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即可。考点五七 建立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考点梳理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1、制的基本框架 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作 了如下规定: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 ,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 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 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 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 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 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

12、居民提供同我 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1)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一体制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供体制保证。(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扩大开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3.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为社会主

13、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制度保障。 (2)健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规范 分配,实现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 良好的环境。 (3)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 (4)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增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5)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 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的新格局。 (6)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大力发展循 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题眼突破 复习此部分内容,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 么样”三个方面进行

14、。如图: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是什么(基本框架)为什么(必要性)怎么样(主要任务)例2 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其中 ,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方面有独到的魔力。但是在一些领域和方面,这只“看不见 的手”也有调节的盲点,如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 见的手”是一根失灵的杠杆,需要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调 节。 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回答: (1)“看不见的手”有哪些独到的魔力? (2)为什么“对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看不见的手 是一根失灵的杠杆,需要运用看得见的手来调节”?解析 由题干可知:(1)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方面

15、有独到的魔力,这里说的 市场,即价值规律。(2)“看不见的手”,在缩小地区发展 差距方面是根失灵的杠杆,指的是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需要“看得见的手”来调节,这里“看得见的手”即“国家 的宏观调控”。关键要知道“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 ”各指什么。答案 (1)“看不见的手”的调节即价值规律的调节,它能够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中的分配;能够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能够导致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的优胜劣汰,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看得见的手”即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

16、性的弱点和缺陷,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必须运用“看得见的手”,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增加对落后地区的投入,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指导,引导发达地区支持和帮助落后地区,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尽快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迁移训练2 改革开放30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推动 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但仍存在着 :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水平低;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社会信 用体系不健全,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干预过 多,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薄弱等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简要回答:我国应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1)健全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就业, 规范分配,实现社会和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提供 良好的环境。 (2)建立完善的现代市场体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提供良好的运行基础。 (3)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增强政府调控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