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7553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考语文复习中的三“心”二“意”从2004年金华市中考语文 命题思路及特征的角度谈复习永康二中 胡德方一、命题依据和试题特征的把握要多一点“用心”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的复习要多一点“细心”三、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的训练要多一点“匠心”四、写作表达要力求有点“创意”五、文面书写要力求让人“满意”一、命题依据和试题特征的把握要多一点“用心”从大处着眼,从宏观把握往往可以少走弯路。(一)用心把握中考语文命题依据:1、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指 导纲要2、浙江省中考“考试说明”和省编教材3、金华市中考改革的指导意见4、金华市中考语文“指导手册” (二)用心把握 04年金华市中考语文试

2、题特征 1 、稳定性与创新性的融合2 、综合性与应用性的兼顾3 、开放性与教育性的统一1、稳定性与创新性的融合。2004年的语文试题命题的总 体思路,包括基本结构、分值以及题型等与2003年中考 较好地体现了连贯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在题目的 设计上也力求以能力立意为主,力求有所变化,有所创 新,以体现当前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和追寻语文中考命题 的改革方向,因此编制了一些富有一定创意的试题。如“ 乡土教材”考查题,现代文阅读第10小题、11小题,文言 文阅读中的25小题等。另外在试题材料的选用和命题的 具体设计上,也力求体现“新”。如作文的拟题整理了03 年各地中考及资料上的作文题150多个,有

3、效地避免陈题 的出现。科技说明文阅读材料选自当时刚刚到的第5期 中国国家地理。文言文课外阅读选文,也同样考虑到“ 新”,选取别人未曾编用的材料(1980年版上海教育出版 社文言散文的普通话翻译)2、综合性与应用性的兼顾。综合性首先体现在作文上。 作文的综合性很强,是综合表现学生知识视野、认识水平 、审美品位、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只考一篇大作文,且60分分值,占卷面总分的40%,正是 从这方面考虑的。又如现代文阅读中三种文体的阅读、课 内外材料的比较阅读、第3小题“语文知识综合题”、第12 小题等的设计都体现了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加强语言应用 的意识,立足于考生的发展和实际生活

4、需要,设计了部分 与实际问题情景基本一致的题目。如第4小题要求考生给“ 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第11小题根据 情景描写一段语言(对话),18小题要求考生根据乙文划 线句在文中的作用和句式特点,再仿造一句等等都不仅体 现综合性,而且体现应用性。3、开放性与教育性的统一。满分150分选择题只有2小题 共6分。“开放”是指没有严格的标准答案考生可以根据个 人的理解和体验回答。如作文仍采用话题作文形式,题目 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又如第4、8、11、20小题等都属 不同程度的开放题。还有试题取材范围的开放:课本的占 26分课外内容占124分,说明教材仅仅是一个例子,我们 要充分开发和利

5、用大语文的各种课程资源。同时在命题的 选材和试题的编制过程中,都十分注意试题对考生的熏陶 与感染作用。如拟写标语的主题是“诚信”、文学作品的阅 读材料 “被撞伤了的母亲”等,其深层含义包括“诚实守信” 、“关爱老人”、“伟大母爱”等思想内容,充分体现人文性 、教育性和可读性的统一。作文话题的选择与确定更是如 此,无论考生选什么文体,文章都必然会体现个人的价值 取向和情感态度,教育意义十分明显。二、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的复习要多一点“细心”(一)试题设计思路1、拼音文字:考生容易读错或读不标准的音(地方音) ;容易写错或写不正确的字;教材有注音和无注音的各选 一半;省编教材和乡土教材各选一半;不孤

6、立地考查语音 文字,有具体的语言环境。2、古诗文名句:以课内规定背诵的为考查重点,适当地 考一点课外名句;只求熟读背诵,一般不作赏析评价要求 ;强调语言积累和语感的培养。3、语文基础知识:把错别字、病句、成语、标点符号整 合于命题者自编的一段文字中,既减少题量和试卷长度又 充分体现综合性。4、乡土教材:基本定位在课文的阅读和栏目的分类,要 求比较低。5、名著阅读:仅考查四大名著所涉及的人物、故事名 称、书名和作者,同时提供了林冲等6位不同作品中的 人物供选择;不考查过深的文学知识,尤其是文学史知 识。6、运用题:写广告语、发短信息03年已经出现过,这 次确定为写宣传标语,立足于考生发展和实际生

7、活需要 ,体现语言运用特点。(二)中考语文知识“能力点”的复习要多一点“细心”1、语音、文字、标点的复习2、词语、句子的复习3、古诗文名句的复习(120句)4、乡土教材的复习5、文学名著题的复习6、广告、标语、短信、座右铭写作等等运用题的复习(三)近年各地中考题中的新题型梳理要多一点“细心”1、对联题的复习2、文段修改题的复习3、仿写、续写题的复习4、筛选、概括新闻信息的复习5、图表题、学科整合题的复习6、成语、谚语、歇后语等积累运用题的复习7、口语交际题的复习8、其他创新题的复习三、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的训练要多一点“匠心”(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设计理念1、阅读试题载体(材料)标准:1、有较强的

8、时代性,尽可能是近期的作品。2、思想性强,有积极的教育意义,能够关注或涉及当前 青少年道德情操教育的主题。3、语言比较规范、典型,文体特征比较明显,有考点可 以设计。4、体现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机渗透,能够联系当今社会、 科技、文化等现状与特点。2阅读能力考查重点的定位:着重考查学生理解、感受、欣赏与评价能力。命题设计充 分考虑语文阅读的自身特点,重情感体验与感悟。题目力 求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理实际。3考点设计思路。1、理解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含义。要求考生能品味、揣 摩语言,理解特定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同时探究作者运用 语言的技巧。如说明文阅读15小题,不设计单纯的内容理 解题 。2、理解文章的中心

9、或概括内容。要求考生找出中心句( 或概括中心)。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用简洁语言概 括)。拟标题,概括段落大意等。3、理解结构层次。一般不设计分段或层次划分题,通过 其他形式出现。如议论文阅读中对第一段作用的理解,就 属于这种类型。4、理解作品写作特点。命题中一般不重复出现同一个考 点。本次命题涉及了描写方法(老太太的语言)理解,说 明方法及作用、说明顺序、详略主次等。5、体验感悟题。这是阅读教学新理念的重要体现,为学 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具体思路:根 据上下文补写(或续写),如对话、心理描写等,还有谈 个人的感受,关注考生在阅读中体现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如11、20小题

10、。6、课外阅读情况考查题。根据主题或某个词某个语句, 有意识地、导向性地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如10小题。(二)文言文阅读命题原则。1、取材范围以课文为主,兼顾课外。2、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课内选2段,课外选1段。3、考查文言词汇理解为重点,适当兼顾文言句子和思想 内容的理解。在词汇、语法、内容三者中,词汇的理解和掌握是最重要 的,尤其是初中教学阶段。因此本次命题突出了词汇考查 ,占了14分(实词10分,虚词4分)。句子理解4分,文言 语句和思想内容结合题4分。没有单纯考查学生对文言文 内容的理解,而是把语言理解和思想内容理解结合在一起 ,这也是一种尝试。4、试题难易适中,考点不超出教材要求的

11、范围。(三)现代文阅读的复习1、留心三类文体(文学作品、科技作品、简单的议论文 )2、留心三类文体的基本特征与“能力点”3、留心一些课外的美文、时文(具有人文内涵和教育功 能,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短文)、简短的科 技文4、留心一下“方法、方式”的区别(描写方法、说明方法 、论证方法、表达方式及修辞方法等等)5、留心一下“开放题”的解答策略(评价品味、体验感悟 、作用理解等) (四)文言文阅读的复习1、注重课内文言文的复习2、注重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用文言虚词的一 般用法的梳理3、注重理解重要句、段的含义,学会评析思想内 容。4、适当加强课外程度相当(简短、浅显)文言文 的拓展训练与

12、比较阅读 四、写作表达要力求有点“创意”(一)作文命题的意图1、作文占分比例为40%,150分的卷面总分作文为60 分。2、作文命题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3、作文命题让人人都有话可写。4、少设或不设审题障碍。5采用话题作文形式,增强了开放性。(二)考场作文出彩“四眼”1、标题要“惹眼”2、开头要“显眼”3、用料要“抢眼”4、收尾要“媚眼”(三)关注“两选一”的作文形式五、文面书写要力求让人“满意”写字是一项语文基本功。有的中考题,往往设计 了单项的写字测试题,这无疑表明语文学习中写字 是十分重要的,决不能忽视。04年命题,我们在试 卷上就明确提出“作文书写5分”,而不仅仅在作文评 分上提出要求,目的就在于此。文面书写要“顺眼”,要“眉清目秀”。字迹规范、工整,力求让人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