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06546 上传时间:2017-08-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我们正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急速推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性互联网逐步普及的时代。现代高科技越来越广泛地与数学相结合,数学逐渐由幕后走向台前,在某些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特别是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具有更高的数学素养。因此,学校数学所肩负的责任不断增加,新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国家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的全新意义上的“教学大纲” 。以下是对数学教学大纲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区别1、教学大纲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培养专业人才,属于“精英”教育的范畴。大纲较多地

2、从生物学科考虑,“学科中心”的倾向比较明显。因而,在内容选择及难易程度上较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脱离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的倾向,不利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的基本价值取向是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属于“大众主义”教育的范畴。2、教学大纲刚性强,缺少弹性。多数情况下,只列出知识内容要点,没有知识点掌握程度的要求。这是和长期“一纲一本”的状况分不开的。课程标准选取生物学领域中核心基础内容,提出具体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既有知识内容要点,又有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所用的动词分别指向知识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情感性学习目标,并且分为不同的

3、层次。在课程具体目标中确定了三方面的知识目标、三方面的能力目标和六个方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教学大纲在一定意义上是教材的纲目,对各个内容要点的层次要求和解释实际上是由教材完成的。生物课程知识具有完整性和顺序性,围绕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来安排的。所有课程知识是早已安排好的,明显具有“文本”性质,教师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具有统一要求、统一模式的教学。课程标准是教科书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科书编写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内容要求,要在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一次再创造,对教科书的基本标准、内容选择、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建议,提出教科书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

4、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科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科书内容的呈现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科书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师生相互交往的桥梁。课程标准体现出了超文本的特点,教师引导和带领学生共同“体验课程”,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时,可以融入师生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4、教学大纲的重点是规定生物教学工作,主要是规定教师怎么“教”,而对学生怎么“学”重视不够。加上以纸笔测验为主,导致纸笔考试的成绩成为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评价的唯一标准,由此产生重视“双基

5、”的评价,忽视其他方面以及教师、学生的自我评价,重视终结性评价,轻视过程性评价。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健康的身心品质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一重要的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课程标准提出评价功能的转化、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以及评价重心的转移,要求“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下面将大纲与标准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结构体系、课程内容、评价理念 5 个方面

6、进行比较,找出二者的异同、联系与发展1.1 指导思想比较 不管是大纲还是标准,它们都是指导学校数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颁布一个文件必然有它的指导思想,下面从二者所关注的重点进行比较 先看大纲,教学大纲反映国家对教学工作做出的规定,主要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要求,使教师较为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近年的教学大纲已对学生的学习和培养个性方面给予了较多的关注,其出发点主要是着眼于改进教师的教学再看标准,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国民的素质在素质教育目标下注重实现“人的发展”,由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从强调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

7、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 1.2 课程目标比较 大纲的课程目标是在它的教学目的中体现的,即以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为首要目标,将发展思维能力作为能力培养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大纲也越来越重视对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唯物辩证观点等方面的培养 标准的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总体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4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学段目标是针对以上 4 个方面又根据学生在不同学段(初中即第三学段 79 年级)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标准的课程目标体系,可分为发展性领域与知识

8、技能领域,发展性领域的实现以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为基础,但对于知识技能领域来说,发展性领域又具有导向功能发展性领域(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与态度、对数学的认识、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的提出是标准的一大特色,知识技能领域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过程性目标即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感受)了什么、体验(体会)了什么、探索了什么等等,这是大纲中没有提到的,而标准仍沿用大纲中已有的“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词语刻画在数学认知方面 4 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不过标准用大量案例加以说明,以减小理解的落差,这也比大纲进了一步总之,在重视培养学生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标准比大纲更注重每一个

9、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潜在个性的挖掘与开发,全方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结构体系比较 大纲和标准以各具特色的结构体系来体现各自的指导思想大纲主要由教学目的及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4 部分组成;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4 部分组成其中前言包括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第三学段 79 年级即为初中);课程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建议等大纲有一个简短的前言,对数学学科的性质、价值与功能等作了简要的描述,这一点与标准相同,

10、不过标准在前言中还阐述了基本理念,并对设计思路作了详细的说明,这有利于教材编写者和教师整体把握标准为了保证新数学课程的开发与顺利实施,标准用了大量的篇幅提出了课程实施建议在实施建议中,采用论述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具体阐明了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的内涵,以及它们在教材编写、教学过程和评价指标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便于数学教育工作者从整体上把握数学课程 1.4 课程内容比较 为了实现各自的课程目标,大纲和标准呈现了各自的课程内容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为代数、几何 2 块,而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第三学段即初中安排了课题学习)”4 个并列的学习领域(1)与大纲

11、相比,标准内容的设计更能体现“九年一贯制”的思想标准将 9 年划分为 3 个学段(第三个学段 79 年级即初中),更注重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的衔接,同时也表明每一个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全过程中,所学的数学内容是紧密联系的,都应当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通过对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教学,强调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本知识而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这些原本处于“隐性”状态的数学,在标准中得到明显的体现,即将成为新的数学课程的主题而且这些“隐性”的目标,并不是彼此孤立的,不是由某一部分内容就能实现的,它们是

12、互相渗透在整个数学课程内容之中,例如:几何教学是发展和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一种途径,但绝不是唯一的途径在代数、统计等领域中也可以进行推理的训练事实上,数学课程内容的各个分支都充满了推理(3)在过去数学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已经进行了不少革新,但是标准与大纲相比,课程内容又有很大的变化,既有加强又有削弱的方面加强的内容方面,标准更加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重视口算、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加强培养学生“说理有据”的意识,加强了三维空间几何体的有关内容,为学生能够“直观地思维”提供了不少素材标准大大加强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首次将

13、“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大纲只在代数中涉及有关统计初步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概率内容标准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初中是课题学习)”部分,把这个本来应该处于隐性位置的领域与其它知识领域并列起来,这是标准的一个创新,不仅强调了这一个领域,还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数学教材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实际的状况,使学生有机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大纲也提到“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探究性活动”,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机会,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给学生的交流合作创设了条件削弱的内容方面,在保持基本笔算训练的前提

14、下,标准进一步控制计算的难度和速度例如,初中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不超过 3 步;淡化单纯的公式记忆,降低了多项式计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的要求;削弱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不独立设置“应用题”单元,取消对应用题的人为分类等例如,大纲中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等内容在标准中没有作规定;删除根式的运算、无理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超过 2 个分式的)和二元二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等内容;降低对论证过程形式化和证明技巧的要求,只要求证明基本图形(三角形、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证明方法而且对课程内容中有关术语在文字表达上的要求也有所降低,注重“淡化形式”

15、(4)大纲和标准都注重利用数学史料来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大纲提出利用有关代数史料和几何史料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安排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研究”等内容;标准建议安排有关方面的数学背景知识,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例如设置了“欧几里得原本的介绍”等内容,可见标准所列举的数学史料已不局限于本国,而且有放眼世界的气魄 (5)标准更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大纲虽提到计算器的运用,但只是用来解决一些复杂的计算问题,如开平方、开立方等,而标准提倡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并鼓励把计算器与计算机作为研究、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增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见现代信息技术在标准中被提到了更高的地位 1.5 评价理念比较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教师改进教学,这是大纲与标准的共识但由于二者课程目标的差异,从而导致评价理念的不同 大纲中虽提出改进教学测试与评估,但主要局限于成绩考查与评定,对考试较为关注,而考试又局限于书面测验,尚未全面考虑数学学习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和结果呈现等标准呈现出全新的评价理念:(1)评价时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又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又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个性倾向,强调学生暴露“做数学”的思维过程;(2)提倡多元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