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

上传人:luoxia****01804 文档编号:4606325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附件附件 1 1 20132013 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 影响监测工作方案影响监测工作方案一、监测目的为揭示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影响特征及变化趋势,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保护群众健康,计划通过3-5年的时间,建立覆盖全国的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网络。2013年,组织开展空气污染(雾霾)特征污染物及人群健康影响监测,掌握不同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状况。 二、监测范围和条件(一)监测范围。在空气污染(雾霾)高发的16个省(直辖市)选择部分城市开展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每个城市在空气污染相对重的区域和污染

2、相对轻的区域各1个社区设立监测点。另外,选择6个省(直辖市)的农村地区各1个乡镇设立监测点。(二)选择监测地区的基本条件。1.监测城市必备条件:已经建立较完善的居民死因、常见慢性病、重点传染病、恶性肿瘤发病等登记系统;已设立常规的国控(或省控、市控)环境监测点;能够与环保、气象部门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并获取相关的环境、气象监测资料;参与监测工作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有相关专业人员和基本的测试仪器设备。2监测点(社区/乡镇)选择条件:已设立常规的国控(或省控、市控)环境监测站;已建立完善的居民死因/常见慢病登记系统;3常住居民不少于1万人;有社区/乡镇医院或卫生服务中心;具备全国疾病监测系统(DS

3、P)的乡镇。三、监测内容三、监测内容(一)资料收集。1. 环保、气象资料收集:收集2013年全年城市所有国控(省控或市控)环境监测点每日的大气监测资料,包括:SO2、NO2、PM10、CO、O3、PM2.5。收集2013年全年城市每日的温度、相对湿度、气压等气象指标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值资料,以及日降水量、风速、风玫瑰图等资料。2死因监测:收集2013年全年城市死因个案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死亡时间、根本死因编码、死亡地点、家庭住址、地址编码等。3医院门诊资料收集:监测点所在社区/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收集所有日门诊量。城市监测点选择一家三甲综合医院和一家儿童医院,农村监测点选择1家区/县级综合医院

4、,收集分病种日门诊量及日门诊总量。4急救中心接诊资料收集:收集全市或辖区范围内急救中心(120或999)个案接诊及处置情况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接诊时间、家庭住址、接诊时的主要症状及初步诊断等。(二)以社区/乡镇为基础的雾霾特征污染物监测和成分分析。从2013年10月开始至2013年12月每月在各监测点进行空气PM2.5采样,每次连续采样7天,采样时间为24小时,遇到雾霾每天连续采样,监测PM2.5质量浓度,并分析PM2.5中重金属和类金属元素、4多环芳烃、阴阳离子等的含量。(三)小学生健康影响调查。每个监测点选择1-2所小学于2013年12月开展小学生健康影响调查。具体内容为采用自愿的原则随

5、机选择3-5年级小学生600名进行健康影响问卷调查,其中300名开展肺功能及唾液溶菌酶测试。(四)人群出行模式调查。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社区/乡镇400户家庭开展出行模式调查。四、组织实施(一)职责分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项目组织实施。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本省(区、市)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协调落实配套经费,制订实施方案、开展督导检查、考核评估及总结。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技术支持和具体实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完成项目工作报告。(二)质量控制。遵循科学、随机的原则,严格按照要求确定监测范围和对象。调查人员应当由专业人员组成,并经过统一培训。参加监测工

6、作的实验室要经过严格筛选,有健全的质量管理措施,包括检测人员、检测方法、设备和标准物质、空气污染物现场采样、样品运输保存、实验室成分分析、健康问卷调查、数据的录入、统计分析等全过程质量控制。开展现场督导检查、抽样复核,对监测数据逐级审核。(三)数据录入上报和审核。监测信息由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空气污染与疾病监测信5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录入,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审核,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各地于 2014 年 2 月底前完成本省(区、市)监测工作报告并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附表:1.2013 年空气污染(雾

7、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任务安排2.PM2.5 采样记录表3.PM2.5 质量浓度分析记录表4.液相色谱法测定 PM2.5 中多环芳烃结果记录表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PM2.5 中元素结果记录表6.离子色谱法测定 PM2.5 中阴阳离子结果记录表7.小学生健康调查表(A 卷)8.小学生疾病和症状调查表(B1 卷)9.小学生疾病和症状调查表(B2 卷)10.学校基本情况调查表11.人群出行模式调查表(A 卷)12.人群暴露相关的家庭信息表(B 卷)附表附表 12013 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任务安排年空气污染(雾霾)人群健康影响监测工作任务安排6附表附表 2 2PMPM

8、2.52.5采样记录表采样记录表省份雾霾人群健康监测任 务数(城市点数)雾霾人群健康监测任务数 (农村点数)北京21 天津21 河北61 山西20 辽宁20 黑龙江20 上海21 江苏20 山东20 河南20 湖北20 广东30 重庆21 四川21 贵州20 陕西20 合计373767采样日期: 年 月 日 采样地点: 相对湿度: %RH 天气情况: 采样器型号: 出厂编号: 滤膜编号: 环境温度检查 采样器环境温度: 实际环境温度: 环境大气压检查 采样器环境大气压: kPa 实际环境大气压: kPa流量检查 采样流量: L/min 实际流量: L/min采样开始时间: 采样结束时间: 采样

9、时间: 累计工况体积: 累计标况体积: 异常情况说明及处置:记录人:备注:采样人: 审核人: 日期:附表附表 3 3PM2.5质量浓度分析记录表质量浓度分析记录表天平型号: 天平编号:8采样前滤膜平衡条件温度 湿度 %RH时间 h 采样前滤膜称重条件温度 湿度 %RH 采样后滤膜平衡条件温度 湿度 %RH时间 h 采样后滤膜称重条件温度 湿度 %RH滤膜编号滤膜采样前重 W1(g)滤膜采样后重 W2(g)标准状况下采 样体积 V0(L)检测浓度C(mg/m3)称量人: 校核人: 日期:9附表附表 4 4 检测人: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液相色谱法测定液相色谱法测定 PM2.5中多环芳烃结果记录

10、表(中多环芳烃结果记录表(ng/mng/m3 3)样品编号 结果 成分整膜重(g)检测膜重(g)定容体积( ml)响应值(峰面积)膜上含量( ng/g)空气中浓度 (ng/m3)奈苊烯 茐二氢苊菲蒽荧蒽芘屈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10附表附表 5 5 检测人: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PMPM2.5中元素结果记录表中元素结果记录表 样品编号 结果 成分整膜重(g)检测膜重(g)定容体积( ml)响应值(峰面积)膜上含量( ng/g)空气中浓度 (ng/m3)锑(Sb)铝(Al)砷

11、(As)铍(Be)镉(Cd)铬(Cr)汞(Hg)铅(Pb)锰(Mn)镍(Ni)硒(Se)铊(Tl)11附表附表 6 6 检测人: 检测日期: 年 月 日离子色谱法测定离子色谱法测定PMPM2.52.5中阴阳离子结果记录中阴阳离子结果记录样品编号 结果 成分整膜重(g)检测膜重(g)定容体积( ml)响应值(峰面积)膜上含量( ng/g)空气中浓度 (ng/m3)硫酸盐(SO42-)硝酸盐(NO3-)氯离子(Cl-)铵盐(NH4+)12附表附表 7小学生健康调查表(小学生健康调查表(A 卷)卷)编号:000第一部分:学生基本情况第一部分:学生基本情况1.1 学生姓名: 1.2 所在班级: 小学

12、年级 班1.3 性别:1男 0女 1.4 出生日期:年月日(公历)1.5 体重: Kg1.6 身高: 1.7 家庭成员数(指居住在一起的家人): 人1.8 学生平时是否跟父母在一起生活?1)是 0)否1.9 学生父亲的文化程度:1)小学以下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专 6)本科及以上1.10 学生母亲的文化程度:1)小学以下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专 6)本科及以上1.11 家庭住址: 省/市 市/县 区/镇 (乡) 小区/村号楼 单元 房间 邮政编码: 1.12 家庭联系电话: (为便于我们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随访和向学生返回检查结果,请将家庭住址填写完整,并留下您

13、家的较为固定的联系电话)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生活居住环境相关情况生活居住环境相关情况2.1 您何时开始居住本小区: 年月日2.2 您家的住房使用面积约_平方米。2.3 您家周围 100 米内存在如下的环境污染吗?(可多选)0)无 1)臭水沟 2)垃圾站 3)噪声 4)其他问题(请注明:_)2.4 您家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距大约多少米?1) 20 米以内 2) 20 米-150 米 3) 150 米以上2.5 您现在的房屋自入住后是否装修过:1)是(请注明装修日期年月月)0)否2.6 您家最近购置家俱的日期: 年月2.7 您家室内开窗通风情况?1)经常 2)偶尔 3)不开窗2.8 您家中成员是否经常在学生在场的情况下吸烟?131)是 0)否2.9 您家的主要取暖方式是什么?0)不取暖 1)集中供暖 2)煤炉,安装烟囱3)煤炉,不安装烟囱 4)电暖器 5)空调 6)其它(请注明)2.10 您家夏季的降温措施?0)不用 1)电扇 2)空调 3)扇子 4)其他(请注明:_)2.11 您家做饭用什么主要燃料?1)煤 2)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