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60368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9版高考历史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9版高考历史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9版高考历史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9版高考历史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历史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历史创新大一轮人教版课件: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6讲 (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2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3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第16讲讲 发发达的古代农业农业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农业农业 的主要耕作方式1.(2017课标全国,26)古代农业农业 的发发展2.(2016课标全国,24)古代田庄经济经济3.(2015课标全国,24)小农经济农经济 的形成4.(2015课标全国,27)经济经济 重心南移与文化重心南移的关系5.(2015课标全国,26)农业农业 技术术与经济经济 重心南移4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考点一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刀耕火种青铜农铜农具犁壁铁铁犁牛耕曲辕辕犁垄垄作法代田法一

2、年一熟都江堰筒车车5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历史概念 精耕细作精耕细细作是对对中国传统农业传统农业 精华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传统农业 的综综合技术术体系。它萌芽于夏商周时时期,战战国、秦汉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术成形期,隋唐宋辽辽金元是精耕细细作的扩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发展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产率,是精耕细细作农业农业 体系的总总目标标,有利于改变农业环变农业环 境,提高土地生产产率。6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史论观点 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构成在传统时传统时 代,所谓农业谓农业 生产结产结 构,其主要生产产要素可归纳为归纳为 四项项:(1)耕地,(2)作

3、物,(3)农农具,(4)劳劳力。农业经济农业经济 效果、历历史效应应,不只取决于它生产产的内部环环境,还还要受制于它的外部环环境的有利与否。对传统对传统 中国而言,后者更是致命性的障碍。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7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考点二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铁农铁农 具 封建土地私有制交纳赋纳赋 税自给给 自足基本模式精耕细细作8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历史概念 自耕农指占有一定土地和其它生产资产资 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员进 行农业经营农业经营 的个体农农民。其生产产通常带带有较较大程度的自给给自足性质质。史论观点 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一妇妇每日纺纺棉三两,

4、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换钱 易粟,或纳纳税完官。俞森荒政丛书9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巧学妙用【漫画证史】 牛耕的出现10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构图解史】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济的演进11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图片解史】 汉代画像砖“弋射收获图”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传统 社会中以小农经济为农经济为 基础础的农农耕文明的某些鲜鲜明特征。 12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易错易混】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区别13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图解历史】 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14新素养 新史料 新

5、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考法1 史论阐述类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考题1】 (2015课标全国,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 A15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方法突破明立意 从小农经济农经济 的形成角度考查时查时 空观观念和历历史解释释。抓关键 “一个农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说说明个体生产产的可能性。清误区 本题题属

6、于分析评评价型选择题选择题 ,难难度较较大。警惕出现现因果关系颠颠倒现现象,畜力与铁铁制农农具的使用是导导致农业农业 收益增加的原因,而并非是结结果。16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史论链接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1.积极因素(1)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的改进和推广:如筒车的出现,铁犁牛耕的推广。(2)个体小农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3)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政府持续推行重农政策,修缮水利,减轻赋税等。2.消极因素(1)个体小农经济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有限。(2)小农经济的低效性,限制了小农生产者扩大再生产的空间

7、。(3)历代王朝的专制统治、沉重剥削,加上周期性的社会动荡。 17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考法2 史料主旨类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考题2】 (2014重庆文综,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 B18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方法突破明立意 从经济经济 重心南移

8、角度考查时查时 空观观念和历历史解释释。抓关键 由“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经济 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时期,中原经济经济 区独占鳌头鳌头 的局面不复存在了”体现现了南方经济经济 地位的提升。清误区 本题题属于史料主旨型选择题选择题 ,难难度适中。对对我国经济经济 重心转转移的关键时间节键时间节 点记忆记忆 不清,魏晋时时期,江南经济获经济获 得发发展,北方经济经济 依然是国家经济经济 的重心,唐代安史之乱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转移,宋代完成。19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史论链接 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对城市交通贸易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

9、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4)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考法3 史料主题类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史料一 春秋战战国时时期,铁铁犁和牛耕技术术开始出现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

10、区实实行起来。秦汉汉以来,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铧是全铁铁外,还创还创 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曲辕辕犁出现现,它操作起来较为较为 灵活方便,因而特别别适于土质质粘重、田块较块较 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这对 江南地区农农耕经济经济 的发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明清时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记载 “吴郡力田者,以锄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计牛值值与水草之资资,窃盗死病之变变,不若人力之便。” 21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史料二22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读史用史(1)据史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牛耕技术发生的

11、变化。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牛耕大量退出的原因。(13分) 提示 变变化:牛耕技术术逐步推广普及(使用范围围不断扩扩大,从黄河流域推广到江南);耕犁不断发发展,耕作技术术不断进进步;因地制宜,出现现适应应不同地区土质质、特点的耕犁。原因:明清时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人地矛盾突出;使用牛耕成本高,人力廉价;自然经济经济 占主导导地位。23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2)史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口在数量上和区域分布上的特点。结合图示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 提示 趋势趋势 :总总人口不断增加,区域人口呈现现“南增北减”。原因:经济发经

12、济发 展(耕地面积扩积扩 大;耕作技术术提高等);经济经济 重心南移(北方战战乱,南方相对稳对稳 定)。 24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方法突破 “图图文混合型”试题试题 是以历历史图图片、图图表等作为载为载 体来“图说历图说历 史”的一种重要命题题形式。解答时时需要从以下因素入手:标题标题 :看清标题标题 的内容;时间时间 :搞清楚图图表涉及的年代;数据:重视视数量关系的对对比;图图示:明确图图表中各种符号的具体涵义义;注释释:往往包含解题题的关键键信息源。据此可全面认认知图图中信息回答“变变化趋势趋势 ”,“原因”可结结合当时时所处处的社会环环境,从经济经济 、政治角度加以分析

13、概括。25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史论链接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的影响(1)精耕细作为中华文明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并对亚、欧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古代农业强大的生命力正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以精耕细作为重要特点的传统农业是相互作用的,精耕细作是天人相参和天人相协的结果。精耕细作提高了土地的生产能力,使单位面积土地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就为人口较快的增长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历史上人口增长与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的阶段性是大致吻合的。26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2)中国精耕细作技术体

14、系的局限性或不足,是导致中国在传统社会逐步落伍的重要原因。中国传统农业科技重综合而轻分析,重定性而轻定量,重应用而轻机理,注意对农业生物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外部特征及相互关系的观察和利用,而忽视对其自身要素和内部结构的深入研究,始终没有达到可控实验的水平,缺乏精确的数据和概念体系。中国传统农业提高生产率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为农法的进步与农器的改进的“节劳型”;一为“多劳型”(即投入大量劳动力,一般不采用铁犁牛耕)。明清时期,由于小农经营的制约、人口的增多、经营规模的缩小、农牧矛盾的发展等因素,牛耕的普及程度逊于前代,精耕细作越来越偏向“多劳型”的轨道,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停滞以至下降的趋向。这一

15、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到农业技术的提升。27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考法4 开放探究类古代农业发展中的环保意识史料 环环保是古人很重视视的问题问题 。管子立政篇中讲讲到富国立法有五条,其中第一条就是“山泽泽救(救:即防止之意)于火,草木殖成,国之富也。”管子地数中记载记载 :“为为人君而不能谨谨守其山林菹泽泽草莱,不可以为为天下王。”管子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节的不同环环保要求,提出了环环保“四禁”概念,其中“春禁”是:“无杀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斩大山,行大火,诛诛大臣,收谷赋赋。”秦田律、刘向说说苑指武、唐律杂杂律等都规规定不准乱砍乱伐和“禁烧烧”等法令。据清代黄本骥编骥

16、编 纂的历历代职职官表,中国古代早期的“环环保部”叫“虞”,其职责职责 包括山、林、川、泽泽的保护护与治理。 28新素养 新史料 新高考对接高考自主学习读史用史结合史料与所学知识,评述古代人与环境的关系。(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合理)提示 中国古代重视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谐相处处,具有丰富的环环保思想。管仲认识认识 到保护护山林菹泽泽是国富民强的保证证,将环环保问题问题 上升到称王称霸的地位,体现现出“环环保治国”理念。古代颁颁布了一系列保护环护环 境的法律,对污对污 染环环境者予以严惩严惩 ,这这既保护护了环环境,也保证证了社会经济经济 可持续发续发 展。许许多朝代都设设立了初具规规模的环环保机构,发挥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