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七 课时2 孙 中 山与辛亥革 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6031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七 课时2 孙 中 山与辛亥革 命 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七 课时2 孙 中 山与辛亥革 命 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七 课时2 孙 中 山与辛亥革 命 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七 课时2 孙 中 山与辛亥革 命 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七 课时2 孙 中 山与辛亥革 命 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七 课时2 孙 中 山与辛亥革 命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七 课时2 孙 中 山与辛亥革 命 (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课时2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的过程、特点及评价。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地位和影响。3.孙中山*。注:带*部分为选修的内容或选修、必修皆有的内容。2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主干梳理考点一 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新政(2)条件同盟会3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军事基础:一系列武装起义,尤其是1911年4月的_起义,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思想宣传:革命派与_展开思想论战,宣传了革命思想。(3)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发动起义。次日占领武昌。(

2、5)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黄花岗改良派湖北军政府 中华民国4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2.中华民国的建立(1)时间:1912年1月1日。(2)概况: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_成立。中华民国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_纪年。(3)性质:中华民国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_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中华民国1912国民全体内阁制5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_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_制度的灭亡和_政体的确立,成为

3、近代中国_进程的一座丰碑。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君主专制民主共和民主化北京6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2)性质: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_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君主专制民主共和近代化反帝反封建7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考点二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选修4)1.早期思想转变(1)从“医人”到“医国”。2.创立革命政党: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8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3.制定革命纲领(1)孙中山将同盟会宗旨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革命学说

4、的核心内容。(2)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孙中山以俄为师,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3)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包括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在内的一个完整的体系。9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4.领导辛亥革命(1)孙中山反清的主要形式是组织革命团体、坚持武装斗争。(2)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把起义的重点定为两广地区。(3)1906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4)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5.维护民主共和(1)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全力倡导民生主义,

5、从事实业救国。(2)“宋教仁案”发生后,号召武力反袁,掀起“二次革命”。(3)“二次革命”失败后,组建中华革命党,继续领导反袁斗争。(4)反袁护国运动胜利后,又倡导护法运动,捍卫共和国的象征临时约法和国会。(5)1920年,孙中山于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掀起第二次护法运动。(6)护法运动失败后,孙中山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中国革命的真理,完成了建国方略一书。11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6.促进国民革命(1)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两党合作。(2)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同意接受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标

6、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3)取得了收回部分“关税”斗争的胜利,给帝国主义者以沉重的打击。(4)联合中国共产党,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5)1924年11月,发表北上宣言。12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图解历史 铁血十八星旗红红色为为底,中间间一个大大的黑色九角星,象征“铁铁血”,表示革命必须须用武力,以热热血“驱驱除鞑虏鞑虏 ,恢复中华华”。在黑九角星内外,各有九颗颗黄星,一共一十八颗颗,代表我国一十八个行省。黄色代表炎黄子孙孙。整个旗帜帜的含义义是团结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进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实实行民主共和。巧学妙思13创新设计课前自主

7、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易错易误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即封建君主专专制制度,但中国仍然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经济经济 基础础仍然是封建小农经济农经济 ,因此没有推翻封建制度。14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漫画藏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恭祝中華民囻萬歲把“國”写成“囻”,体现现了主权权在民的思想与原则则,也表明民主共和观观念深入人心。15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漫画解史 辛亥革命的成果与局限图图1反映了武昌起义义后各地纷纷纷纷 响应应,清朝统统治土崩瓦解。图图2反映了民主共和观

8、观念激荡荡全国;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革命脱离群众;革命顺顺利发发展中隐隐藏着失败败的危机。16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构图解史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7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1.历史现象东南互保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东南互保运动,保护了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避免于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1911年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与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下降关系密切。 18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

9、练落实2.史实概念预备立宪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6年,清政府发布“预备仿行宪政”的上谕。 1907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第二年又宣布以九年为期完成立宪的筹备工作。1910年,清政府宣布,将原定九年预备立宪期缩短为五年,提前于1913年召开国会,在国会召开前两年成立新内阁。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满族占9人,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室,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机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

10、。 19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3.史论概念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割据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20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主题一 为民主革命开路 为共和大厦奠基辛亥革命 史料一 以南京临时临时 国会为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为幕后磋商场场所,南北通过

11、谈过谈 判、妥协协与法制程序,终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权向民国的和平转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我看是恰如其分的。我们们看到,辛亥革命政权转权转 移等一切重大政治议题议题 ,都经过经过 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这这是值值得高度评评价的。袁刚国会与辛亥革命史料研读21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史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这种政体悲惨地结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败了。然而,失败败的并不是这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史料三 辛亥革命“不过过是宗法式的统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满清宫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

12、儒士阶级阶级 思想,经经院派的诵诵咒书书符教育,几乎丝丝毫没有受伤伤”。22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1.史料一主要围绕对中国版“光荣革命”的理解,抓住史料中“经过了国会,没有打大仗,减少了流血”来理解。关键信息主要说明了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政权转移,实现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2.史料二认为辛亥革命确立了美国式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因为盲目照搬美国政体,导致了其最终的失败。3.史料三一方面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意义;另一方面反映了辛亥革命在民众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即没有动摇和消除封建儒家思想对人们的影响。23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

13、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1.根据史料一回答,为什么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采取这种方式实现政权转移有何价值?答案 (1)原因:以国会为中心,采用谈判、妥协、法制的形式和平转移政权。(2)价值:避免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稳定。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答案 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道路。24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答案 (1)不足:对列强抱

14、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2)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25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史论归纳多角度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1)从性质角度: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2)从近代化史观角度: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近代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政治: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迈出了中国政治由专制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经济:制定法令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潮流。法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现代法制观念。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

15、深入人心。26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3)从文明演进角度:辛亥革命促进了传统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转变,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4)从社会生活变迁角度: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礼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27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主题二 民主共和的法律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史料研读史料一 “主权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议院、临时临时 大总统总统 、国务员务员 、法院行使其统统治权权”。临时约法史料二 全国的立法权权属于临时临时 参议议院,选举产选举产 生临时临时 大总统总统 、副总统总统 ,弹弹劾大总统总统 和国务员务员 ,对临时对临时 大总统总统 行使的重要权权力,具有同意权权和最后决定权权。 临时约法28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堂演练落实1.史料一为法律文献的原文,主要体现了人民主权的思想,说明临时约法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2.史料二体现出参议院是权力的核心,说明大总统权力受到参议院的限制。29创新设计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探究提升核心素养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