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059914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4.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课件:第五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14讲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4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考试说明考查角度美苏苏两极对对峙格局的形成1.(2017课标全国,34)战战后美国对苏联对苏联 的遏制政策2.(2016课标全国,35)美苏对苏对 非洲的争夺夺3.(2015课标全国,35)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考点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战时战时 同盟称霸世界意识识形态态“经经互会”华约华约核战战争和平中美美国历史概念1.雅尔塔体制(19451991年):雅尔塔体制是指美、苏苏两国首脑脑主要通过过德黑兰兰会议议、雅尔塔会议议、波茨坦会议议所确定的战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其实质实质 是由美苏苏两个大国安排战战后世界,划分势势力范围围。雅尔塔体制为战为战 后世界政治的两

2、极格局奠定了基础础,结结束了欧洲在世界政治中的中心地位,也为为后来美苏苏两个超级级大国争夺夺世界霸权权开了先河。 2.铁幕演说:1946年,英国前任首相丘吉尔应应邀访访美,并发发表了题为题为 “和平砥柱”的演说说。丘吉尔在演说说中公开攻击苏联击苏联 “扩张扩张 ”,宣称“从波罗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亚得里亚亚海边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贯欧洲大陆陆的铁铁幕已经经降落下来”。对对此苏联苏联 强烈不满满,演说说成为为美国发动发动 “冷战战”的前奏曲。史论观点 “冷战”的影响冷战时战时 期的批评评家曾经经指责责一些军军事联联盟如北约组织约组织 和华约组织华约组织 推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军备竞赛 ,并使地区

3、冲突一直有转变转变 成超级级大国之间间核对对抗的危险险。冷战结战结 束后,赞扬这赞扬这 些军军事联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级的能力却成为时为时 尚。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巧学妙用漫画探史 马歇尔计划黄鼠狼给鸡给鸡 拜年的结结果漫画反映马马歇尔计计划表面上帮助欧洲恢复经济经济 ,稳稳定资资本主义经济义经济 秩序,实实质质是以经济经济 手段控制欧洲。图示解史 美苏对峙格局的形成思维导图 “冷战”的影响构图解史 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美苏争霸、冷战的关系考法1 史料主旨类马歇尔计划的特点及影响【考题1】 (2016课标全国,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

4、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 A明立意 从马马歇尔计计划的影响角度考查历查历 史解释释和时时空观观念。抓关键 寻寻找题题眼:“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拟定一项联项联 合性质质的计计划”。清误区 本题题属于史料主旨型选择题选择题 ,难难度较较大。对对美国实实施马马歇尔计计划的目的认识认识 不到位,即恢复欧洲经济经济 ,并控制欧洲共同抵御苏联苏联 威胁胁,实现实现 美国争霸的最终终目的。不可能出现现B项项中的欧美平

5、等伙伴关系。(1)帮助西欧各国渡过了战后难关,使其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了西欧各国资产阶级的统治。(2)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合作和欧洲共同体的建立。(3)促使苏联加强了对东欧诸国的严格控制,从而加速了欧洲的分裂。考法2 史论阐述类美苏“冷战”的评价【考题2】 (2017课标全国,34)右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 D明立意 从战战后美苏对苏对 峙角度考查历查历 史解释释。抓关键 参透漫画名称又是斯大林格勒:何为为“又是”?清

6、误区 本题题属于漫画类试题类试题 ,难难度较较大。漫画中斯大林格勒水电电站的开始兴兴建并不代表苏联实现苏联实现 了工业业化,历历史逻辑逻辑 推理一定要严严密。(1)积极美苏两国长期处于均势,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2)消极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美苏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在两极格局下,国际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影响。考法3 史料主题类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对峙史料一 20世

7、纪纪五六十年代,冷战战向深度和广度扩扩展。北约约的成员员国由原来的12个增加到15个,苏联苏联 把东东欧国家组织组织 起来,建立了华华沙条约组织约组织 。在争夺势夺势 力范围围和影响的斗争中,爆发发了朝鲜战鲜战 争和越南战战争冷战战开始初期,美国就颁颁布法令和法规规,严严格控制对苏联对苏联 和其他社会主义义国家的出口贸贸易。美国颁颁布了一系列、防共的法律和法令。苏联苏联 搞阶级阶级 斗争扩扩大化,冤假错错案时时有发发生。 刘金质冷战史 史料二 亨廷顿顿明确指出,冷战结战结 束后,他要寻寻找一种新的范式去取代已经过时经过时的冷战战范式,认为认为 主导导人类类引发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经济经

8、济 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间的矛盾。亨廷顿顿文明观观的政治倾倾向十分明显显,这这从他向美国政府提出的建议议中就可一览览无余:限制儒教国家和伊斯兰兰国家扩扩大军军事力量现实现实 地缘缘政治表明:文明并不是一个有效的单单位,国家仍然是划分世界的基本尺度。正像冷战时战时 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识形态态的阵营为阵营为 基本政治单单位那样样。 方永刚、唐复全大国逐鹿新地缘政治 (1)据史料一,归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冷战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15分) 提示 表现现:冷战战双方队队伍扩扩大;冷战战范围围突破了欧洲,向亚亚洲和拉丁美洲扩扩展;美国把

9、禁运和制裁作为为遏制手段;冷战战国内化趋势趋势 加强。影响:两极格局的加强;各国与地区力量对对比的变变化;多极化趋势趋势 的出现现。(2)据史料二概括作者与亨廷顿的不同观点。分析材料中亨廷顿观点的实质。以史实论证“正像冷战时期的世界并未以意识形态的阵营为基本政治单位那样”。(10分) 提示 观观点:亨廷顿认为导顿认为导 致冲突的根源是文明的差异,作者认为认为 是国家利益的冲突。实质实质 :维护维护 美国霸主地位。论证论证 :为为遏制苏联苏联 ,1972年尼克松访华访华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

10、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考法4 开放探究类马歇尔计划与“一带一路”构想的比较史料一 “马马歇尔计计划”从1948年开始执执行,共有15个欧洲国家接受援助。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它们拨们拨 款131.5亿亿美元。“马马歇尔计计划”解了一些西欧国家的燃眉之急,促进进了经济经济 恢复,巩固了西欧的资

11、资本主义义秩序。美国借此把从政治经济经济 上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义”与维护维护 本国制造商、出口商的利益联联系在一起。史料二 世界多极化、经济经济 全球化、文化多样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发展到今天,人类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迈进 。“一带带一路”顺应这顺应这 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见,超越意识识形态态藩篱篱,抓的是发发展这这个最大公约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过好、也要让别让别 人过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远。沿线线国家既有走社会主义义道路的,也有搞资资本主义义制度的;既有信奉佛教的,也有以伊斯兰兰教立国的;既有认认同西方价值观值观 的,也有秉承东东

12、方理念的。“一带带一路”致力于沟通这这些差异,促进进求同存异基础础上的相互协调协调 ,发发掘聚同化异带带来的互补补潜力,为为建设设共同发发展的世界添砖砖加瓦。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史料一主要体现了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建设作用及美国的本质意图,史料二主要阐述了“一带一路”构想的背景、宗旨及目标。根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二者的不同。(12分)提示 (1)背景不同。“马马歇尔计计划”实实行于冷战时战时 代,带带着浓浓厚的意识识形态态色彩,具有时时代局限性。而“一带带一路”诞诞生于全球化时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见,超越了意识识形态态。(2)理念不同。“马马歇尔计计划”以美国为为主导导,对对

13、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对等的关系上,就像是美国的“独奏曲”。而“一带带一路”坚坚持平等协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选择 ,是一首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乐”。(3)目的不同。“马马歇尔计计划”的最终终目的在于大国争霸,在根本上服务务于美国的“遏制战战略”;而“一带带一路”意在通过过互联联互通,实现实现 合作共赢赢的目标标。总总之,马马歇尔计计划是冷战战的产产物,“一带带一路”是沿线线国家寻寻求经济经济 合作的体现现。某重点中学考生答题示例本题题属于历历史比较较探讨类讨类 ,根据所提供的文字材料信息,寻寻找不同之处处或归归纳变纳变 化趋势趋势 ,并阐阐述原因。(1)审清设问:美国“马歇尔计划”与中

14、国“一带一路”的不同。(2)寻找不同:正确寻找比较项是解题得高分的关键,如考生从背景、内容、目的和影响角度,对比全面,条理清晰。(3)点题升华:归结二者存在本质的区别,考生总结没有点出此层涵义。1.时代背景不同(1)“马歇尔计划”:为了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实现战后复兴,以对抗苏联和共产主义国家,是经济上的“杜鲁门主义”,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2)“一带一路”:继承和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将自身的产能优势、技术与资金优势、发展经验转化为市场与合作优势的结果,是中国推进全方位开放的结果。2.实施意图不同(1)“马歇尔计划”:充分展示了美国控制欧洲的战略意图,

15、肩负着稳固欧洲以对抗苏联的战略使命。(2)“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新型国际关系准则和21世纪地区合作模式,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提倡沿线国家平等友好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3.参与国构成不同(1)“马歇尔计划”:包括美国和英法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是第一世界对第二世界的援助,社会主义国家及广大第三世界国家被排除在外。(2)“一带一路”:以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主,并拓展、延伸到其他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也有发达国家。4.具体内容不同(1)“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美国对西欧提供物质资源、货币、劳务援助和政治支持。(2)“一带一路”:中国与丝路沿线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商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5.实施方式不同(1)“马歇尔计划”:依靠战后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对西欧各国提供援助,快速实现受援国的经济重建,体现了“美国西欧诸国”的一对多援助形式。(2)“一带一路”:由中国发起倡议、沿线国家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沿线国家积极开放边境口岸,共同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体现的是丝路沿线国家多对多的合作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