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59490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国家石油和化工行业联合会)(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环境经济政策国家环境经济政策 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及化工行业节能减排情况v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v周献慧 v2010-6-252006年以来,石油和化工行业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 重要抓手,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节能管理、加快采用节 能技术、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强化污染治理,节能减排 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十一五”前四年,全行业万元工 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3.5%;全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比2005年下降19.9%,氨氮排放量下降51.7%,二氧化硫 排放量下降10.5%。“十一五”以来,污染减排工作尽管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约

2、束性指标化学 需氧量、二氧化硫及行业特征污染物氨氮、重金属等的 排放量及在工业行业中所占的比重依然较大。v 石油和化工行业废水排放量43.8亿吨,占工业行业的 20.2%,居第一位。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2.4万吨,占 15.4%,居第二位。氨氮排放量11.7万吨,占43.7%,居 第一位。重金属(汞)排放量0.2吨,占14.3%,居第三位 。v 工业废气排放量40395亿标立方米,占10.0%,居第四位 。二氧化硫排放量185.1万吨,占10.1%,居第二位。氮 氧化物排放总量94.1万吨,占8.2%,居第三位。v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7亿吨,占9.6%,居第六位;排 放量72万吨,占10.3

3、%。危险废物产生量639万吨,占 47.1%,居第一位。国家有关环保资金渠道、申报程序及要求 一三国家有关环境经济政策4下一步工作安排四节能减排技术情况二一、国家有关环境经济政策环境政策与经济政策的有机结合是遏制高能耗、高 污染及高环境风险产业盲目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 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国家相继发 布了“双高”产品目录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 目录等环境政策,并与税收、贸易、金融信贷等经济政 策结合,运用价格、税收杠杆来调节和引导产业发展方 向,对于遏制“双高”产品盲目发展、鼓励企业资源综 合利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国家继续推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贸易

4、和绿色税收等一系列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和深化,进一步丰富了国家宏观调控手段,减轻了经济增长的环境代价。1、“双高”产品名录2000年以来,由于国内能源消耗过多、环境压力加 大,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受到考验,我国开始出台了一系列 的政策来抑制“两高一资”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 部发布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名录与国家的税收 、贸易、金融信贷等政策相结合,对“双高”产品的生产 和出口起到了积极的限制作用。2008年,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高污染、高环境风险” 产品名录,含141种产品,其中,“高污染”产品16种,“ 高环境风险”产品63种,既是“高污染”又是“高环境风 险”的产品62种。绝大多数为化

5、工类产品,其中,农药类 涉及DDT等24种产品、无机盐类涉及氰化钠等25种产品、涂 料类涉及氧化铅等21种产品、染料类涉及酸性红等43种产 品、有机砷类涉及苯胂酸等20种产品。同时建议取消39种 产品的出口退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根据名录调 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对遏制这些产品出口 、减轻环境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双高”产品出口量已经大幅度减少。 2009年,环境保护部发布“高污染、高环境风险” 产品名录(2009年)(简称“双高产品名录”), 含290余种产品。财政部和商务部根据名录调整了出口退税 政策、加工贸易政策,对遏制这些产品出口、减轻环境压 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

6、安监总局和银监会专门转发“双 高”产品名录。“双高”产品目录对化工行业部分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起 到了限制作用,但通过近两年来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看,还 存在名录涵盖的产品范围有限、名录未体现生产工艺的优 劣、名录配套政策不够完善等问题。2、资源综合利用政策 对于资源综合利用,近几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鼓励资源综合 利用的政策,在这些政策中,税收优惠被称为支柱性政策。2008年,国 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相继公布了关于公布资源综合利用 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2008年版)的通知,即财税2008117号;财政 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再生资源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08157号以及关于资

7、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 税2008156号,这些政策的出台大大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 极性,也使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上升了一个新台阶。享受增 值税优惠政策的化工废渣包括硫铁矿渣、硫铁矿煅烧渣、硫酸渣、硫石 膏、磷石膏、磷矿煅烧渣、含氰废渣、电石渣、磷肥渣、硫磺渣、碱渣 、含钡废渣、铬渣、盐泥、总溶剂渣、黄磷渣、柠檬酸渣、脱硫石膏、 氟石膏和废石膏模等。3、绿色信贷继续深化。 环境保护部联合人民银行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绿 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进一步 规范了信息交流范围和报送方式。环境保护部向银监会 提供2009年更新信息。目前,已有4万多条环保信

8、息进 入人民银行征信管理系统。商业银行根据这些信息对环 境违法企业采取限贷、停贷、收回贷款等措施,促进了 企业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4、绿色保险稳步推进。 2009年,在环境保护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指导下,9省市已在全省或部分地区开展试点。10余家 保险企业推出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河北省、沈阳 市和上海市在地方环保立法中写入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条款。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昆明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推 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意见。株洲市将投保环境污染责 任保险的企业所投保费的50%,在当年排污费中冲抵, 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投保积极性。 5、绿色税收政策逐步完善。 2009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

9、局、环境保护部继续 研究制定开征环境税的方案。国家出台了环境保护、 节能节水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项目(试行),对企业 从事符合条件的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 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5类环保 项目的所得采取税收优惠政策。 6、2010年5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颁发“ 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金融 服务工作的意见。”v 1)、要把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 位置,切实抓好政策贯彻落实 v 2)、加强信贷政策指导和督导检查力度,坚决打好金融支持节能 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攻坚战 v 3)、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从严把好支持节能减排

10、和淘汰 落后产能信贷关 v 4)、多方面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积极建立健全银行业支持节能 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长效机制 v 5)、密切跟踪监测并有效防范加大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 v 6)、加强多部门政策协调配合,扎实做好政策实施效果动态监测 和评估工作7、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 2010年4月19日颁发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 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v 1)、充分认识加大投融资政策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v 2)、充分发挥政府规划、投资、产业和价格政策的引导作用 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 研究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

11、政策。 研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价格和收费政策。 v 3)、全面改进和提升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 明确信贷支持重点。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v 4)、多渠道拓展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直接融资途径 积极通过各类债权融资产品和手段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发挥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的资本支持作用。 积极支持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上市融资。 v 5)、加大利用国外资金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加大国外贷款对循环经济项目的支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循环 经济项目申请使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 支持鼓励循环经济项目申请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 v 6)、加强工作协作,推动政策有效落实 建立联动

12、机制。 加强政策指导。制定实施意见。 二、节能减排技术情况化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最根本手段是加大资 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加大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 并积极研发经济技术可行的末端治理技术。多年来,化 工行业各企业认真落实国家鼓励开展资源节约、综合利 用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化学工业清洁生 产和循环经济,加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力度,积累 了一整套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和 管理经验,为行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在煤化工领域,水煤浆气化装备的国产化取得成功,为我国 大量采用劣质低价的当地粉煤为原料发展化工产业打下了基础。由我 国自主研发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装

13、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 奖,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T-L粉煤加压气化炉已有多套装置投产 。在盐化工领域,烧碱行业已大量采用离子膜工艺,耗能低、污染小 、质量高,与传统工艺相比,吨碱蒸汽消耗下降70%以上,并彻底消 除了汞、铅、石棉、沥青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磷肥生产领域,国家 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山东鲁北化工集团的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 技术实现了产业化,硫元素实现了循环,大幅度减少了磷肥生产对硫 酸的需求以及磷石膏的产生量,在世界磷肥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 国料浆法磷铵生产技术的成功推广有效地提高了中低品位磷矿石的利 用率,蒸汽消耗降低了近一半,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 重大科技成

14、果奖。此外,行业内涌现的其他节能减排技术如硫酸中低 温位热能利用技术,氯碱行业干法乙炔技术、干法水泥 技术、低汞触媒技术、膜法脱硝技术、聚合母液回收利 用技术,无机盐行业的红矾钠无钙焙烧技术、黄磷尾气 综合利用技术,电石行业的大型密闭式电石炉、中空电 极和炉气综合利用技术,氮肥行业的生产污水零排放技 术,磷肥行业的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农药、染料清洁 生产技术等,都在不断推广和应用。以上众多技术的研 发和推广为我国化学工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提供了技术保障。去年以来,我会组织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等7个专业协会编 制了聚氯乙烯等8个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涉及59项清 洁生产技术,包括聚氯乙

15、烯行业的“低汞触媒应用配套高效汞 回收”等6项技术、纯碱行业“联碱不冷碳化技术”等5项技术 、氮肥行业“连续加压煤气化技术”等11项技术、磷肥行业“ 湿法磷酸净化”等8项技术、硫酸行业“活性焦法烟气脱硫” 等4项技术、农药行业“草甘膦母液资源化回收技术”等12项 技术、染料行业“染颜料中间体催化加氢还原技术”等4项技 术、烧碱行业“膜极距离子膜电解槽”等9项技术。工信部以 工信部节2010104号文发布,提出对于方案中载明的清洁生 产技术作为国家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优先支持领域。1、烧碱行业(1)、总体目标:到2012年,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平均约700.5千 克标煤/吨,全行业降低消耗215.5

16、万吨标煤/年;单位 产品盐泥产生量降低9.1千克,盐泥产生总量由110万吨 /年减到90万吨/年,减排20万吨/年;单位产品废水产 生量降低1吨/吨,废水排放总量由8250万吨/年减到 6050万吨/年,减排2200万吨/年;废石棉绒产生量由 1080吨/年减到460吨/年,减排620吨/年。v 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大氧阴极技术攻关力度,争取在 2012年之前建立10万吨级生产示范工程。 v 加强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加强国产化离子膜技术、隔膜 法烧碱三相流蒸发技术和超声波防除垢节能技术应用示 范工程建设。 v 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到2012年,离子膜法烧 碱比例达到85%;普通隔膜法烧碱全部完成扩张阳极、改 性隔膜改造;完成300万吨烧碱产能应用零极距电解槽; 完成约1000万吨烧碱产能应用膜法脱硝技术,行业普及 率达到40%;推广200万吨烧碱产能应用三效逆流膜式蒸 发技术;推广300万吨产能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技术。 (2)烧碱行业清洁生产重点技术需求及应用推广目录(第 一批)2、聚氯乙烯行业(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