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word整理录入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058031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word整理录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word整理录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word整理录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word整理录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word整理录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word整理录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word整理录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洛阳市 2012-2013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整理整理录录入:青峰弦月入:青峰弦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2 小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1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在东周之世,社会上即已发生一种思潮主张节 制资本,其具体办法是:大事业官营,大商业和民间的借贷,亦由公家加以干涉。 ”该思潮A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源头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有利于抑制土地兼并 D反映了平民和工商业者的愿望2南朝陈时, “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省有中书舍人五人” , “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 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纪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 。材料反映了南朝时A出现了三省六部制萌芽 B中书省

2、掌握国家统治大权C尚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机构 D丞相独揽大权的现象突出31864 年 12 月,英国一年到头周刊上的一篇名为中国的竞争考试指出: “它(科举制)是唯一没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 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 ”它没被动摇的原因是A有利于选拔治国人才 B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有利于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 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4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 600-1800 年中国 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 200 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二个高峰期的著名画家是A吴道子 B阎立本 C张择端 D郑板桥 5成书于清代的宋元学案在论及陆象山(

3、九渊)的学术渊源时指出:“象山之学,先 立乎其大者,本乎孟子。 ”孟子的下列言论中,能够作为其依据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D仁之实,事亲实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6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做 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 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人民主权 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7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

4、和与一切神明持 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 ”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D雅典公民言论自由受到限制 8 十二铜表法第 9 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 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 ”该条款A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蕴含法治的精神C提高了平民的政治地位 D表明司法程序的完善 916 世纪一位欧洲人士指出:“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 清他的意思。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 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5、”这种观点A要求废除天主教及其教会 B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辩护C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D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蓝图2102010 年 5 月 11 日晚,英国保守党和自由民主党宣布组成联合政府,保守党领袖卡梅 伦任首相,他上台执政的经历依序应该是见女王,获得授权党内竞选领导保守党参加议会下院选举,获得多数议席正式 出任首相A- B- C- D- 111871 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 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皇 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这说明统一 后的德意志帝国

6、A议会丧失了立法权 B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C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未变 D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 12 “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 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是 外部的冲击中国的回应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政权提出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B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 甲午中日战争清廷实施军事改革,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D 八国联军侵华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 全体 131912 年 2 月 12 日颁布的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 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

7、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 之义。 ”该诏书A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C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D为中华民国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14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 “利用厚生” ,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之两大 砥柱。对材料观点的准确解读是A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C批判儒家重义轻利观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15右图为人民解放战争某一时期的形势示意图。 “蒋介石打出一套沉重的组合拳,一拳打 向山东,一拳打向陕北。但他却露出了自己的胸部,毛泽东抓住时机给

8、他的胸部连捅了三 刀。 ”与此材料表述相吻合的是A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B战略决战时机成熟C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D直接导致南京解放16 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 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 新政治制度的萌芽” 。文中的“新政治制度”是指A直接选举制 B议会民主制度 C社会主义政权 D无产阶级专政 171917 年 4 月 17 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 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 ”为此,他为布 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A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3C没收垄断

9、资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行使人民民主权利 18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一切大政方针,都要 经过全国委员会协议,然后建议政府实行。 ”材料反映了A全国人大为当时最高权力机关 B政协委员由普选产生C人民政协代行了全国人大职权 D政协组织在当时应属于行政机关 19下表呈现的是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1912年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 1931年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194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54年

10、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都是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成果 B都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C都体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步 D都表明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政治的前提 20美国中央情报局从 1958 年开始评估中苏关系的发展趋势,每年一个评估报告。其中 1958 年的评估报告认为,中苏的同盟是不可能破裂的。原因有三:一是中苏意识形态一致, 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政治目标一样,都要走向共产主义;三是敌人一样,都是美国 人。该报告 A忽视了中苏两国国家利益的矛盾 B忽视了中苏意识形态的根本分歧C正确预见了中苏关系发展的走向 D正确指出了世界多极

11、化发展趋势 211962 年,中国指责苏联把中程导弹运往古巴是“冒险主义” ,把苏联屈服于美国对古 巴的封锁和核威慑是“投降主义”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A着手调整与美国的关系 B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C外部环境有了重大改善 D反对霸权主义 22据相关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用极大力气模仿苏联教育制度,特别 强调训练实用科目中的自然科学人员;同时改组了基督教会大学和国立大学的文理科系统, 取而代之的是创办了 20 个新的科技院校和 26 个新的工程研究所。这种教育变革A与旧中国的教育彻底决裂 8为国家工业建设培养人才C实现文理科系统均衡发展 D与苏联联合对抗资本主义 231964

12、年 6 月 27 日,毛泽东对文艺工作作了如下批示:“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 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 ,15 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 策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资本主义的边缘。 ”这表明A毛泽东坚持和强调“双百”方针 B文艺创作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C思想文化领域“左”倾错误抬头 D中国文艺创作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24香港、澳门回归后的事实充分证明, “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的,这为两岸和平统一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一国两制”所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社会主义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C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D民族平等原则 251947 年 6 月,美国政府官员提

13、出:“美国应尽最大努力帮助恢复世界正常的经济繁荣, 如果不这样做,就不会有政治上的稳定和有保证的和平这是符合逻辑的。 ”为此,美国A重建资本主义金融体系 B援助西欧实现经济复苏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推动欧洲走向经济联合 261949 年 1 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六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 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这一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A有助手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是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组织C是两极格局的产物 D是与欧洲共同体相似的国际经济集团 27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从越南撤军;不再反对英法拥有

14、独立的核力量;开启美日“友好外交的新纪元” 。促使这一 时期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经济的发展对美国构成威胁4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多极化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联合国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28针对 20 年前苏联的解体, 环球时报予 2011 年 12 月 26 日公布了在中国 7 个具有代 表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如下看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原 因比例 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527 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457 苏联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41 西方颠覆、和平演变的结果37

15、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299 其他22 不知道,不好说49A受访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没有历史根据B苏联解体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C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D苏联解体是西方势力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 29下列是 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部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奖情况,材料反映了 时间1918年1919年1920年1921年1922年 获奖者普朗克爱因斯坦波尔获奖原因提出量子学解释光电效应提出了原子 的量子理论 A这一时期量子论的突出成就引人注目 B这一时期经典力学走向成熟 C这些科学成果有力地挑战了神学世界观 D这一时期物理学研究达到顶峰 30现在有网友认为, “你的粉丝超过了 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 1000,你就是个布告 栏;超过 1 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 10 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 100 万,你就是一 份全国性报纸:超过 1000 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反映了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