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4、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

上传人:luoxia****01805 文档编号:46057669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法》——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4、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经济法》——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4、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经济法》——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4、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经济法》——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4、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经济法》——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4、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法》——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4、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法》——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4、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法律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其他相关税收法律制度第四节第四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一、城镇土地使用税一、城镇土地使用税: 国家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对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以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税额计算征收的一种税。二、城镇二、城镇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一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 在税法规定的征税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1.城镇土地使用税由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缴纳。2.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实际使用人缴纳。3.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

2、际使用人纳税。4.土地使用权共有的,共有各方均为纳税人,由共有各方分别纳税。(二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凡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不论是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还是集体所有的土地,都属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建立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以外的工矿企业则不需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城镇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 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土地面积以平方米为计量标准。(二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率城镇土地使用税

3、采用定额税率,即采用有幅度的差别税额。按大、中、小城市和县城、建制镇、工矿区分别规定每平方米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城镇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标准具体规定如下:1.大城市 l.530 元;2.中等城市 1.224 元;3.小城市 0.918 元;4.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0.612 元。(三三)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城镇土地使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城镇土地使用税年应纳税额 =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平方米) 适用税额四、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减免四、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减免(一)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减免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2.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

4、用的土地;3.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4.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5.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6.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510 年;7.由财政部另行规定免税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收减免的特殊规定特殊规定城镇土地使用税法律制度对其他税收减免做了一些特殊规定。五、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五、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和纳税期限(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发生时间1.纳税人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2.纳税人购置

5、存量房,自办理房屋权属转移、变更登记手续,房地产权属登记机关签发房屋权属证书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3.纳税人出租、出借房产,自交付出租、出借房产之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4.以出让或转让方式有偿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应由受让方从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合同未约定交付土地时间的,由受让方从合同签订的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5.纳税人新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 l 年时开始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6.纳税人新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7.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纳税人因土地权利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

6、税额的计算应截止到土地权利发生变化的当月末。(二二)纳税地点纳税地点: 在土地所在地缴纳。(三三)纳税期限纳税期限: 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第五节第五节 印花税法律制度印花税法律制度一、印花税一、印花税: 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使用的应税经济凭证征收的一种税。印花税的特点主要有:兼有凭证税和行为税性质;征税范围广泛;税率低;纳税人自行完税。二、印花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二、印花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一一)印花税的纳税人:印花税的纳税人: 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使用税法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主要包括:立合同人、立账簿人、立据人、领受人、使用人、各类电子应税凭证的签订人。(二二)印花税的

7、征税范围包括: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包括: 经济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账簿;权利、许可证照;经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三、印花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三、印花税的计税依据、税率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印花税的计税依据印花税的计税依据1.合同或具有合同性质的凭证,以凭证所载金额作为计税依据。2.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以“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为其计税依据。3.不记载金额的营业账簿、政府部门发给的房屋产权证、工商营业执照、专利证等权利许可证照,以及日记账簿和各种明细账簿等辅助性账簿,以凭证或账簿的件数作为计税依据。(二二)印花税的税率印花税的税率: 有比例税率和定额税

8、率两种形式。1.比例税率。比例税率。(1)借款合同,适用税率为 0.05。(2)购销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技术合同等,适用税率为 0.3。(3)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产权转移书据合同、记载资金数额的营业账簿等,适用税率为 0.5。(4)财产租赁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等,适用税率为 1。(5)因股票买卖、继承、赠与而书立“股权转让书据”(包括 A 股和 B 股),适用税率为1。2.定额税率。定额税率。对无法计算金额的凭证,或虽载有金额,但作为计税依据不合理的凭证,采用定额税率,以件为单位缴纳一定数额的税款。权利、许可证照、营业账簿中的其他账簿,均为按件

9、贴花,单位税额为每件 5 元。(三三)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实行比例税率的凭证,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应税凭证计税金额比例税率2.实行定额税率的凭证,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 =应税凭证件数定额税率3.营业账簿中记载资金的账簿,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0.54.其他账簿按件贴花,每件 5 元。四、印花税税收减免四、印花税税收减免: 税法对免征印花税的凭证和印花税免税额均作了规定。五、印花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和缴纳方法五、印花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地点、纳税期限和缴纳方法(一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应当在书立或领受时贴花。具体是指在合同签订时、账簿启用时和证照领受时贴花。(二二)纳税地点:纳税地点: 一般实行就地纳税。(三三)纳税期限纳税期限印花税应税凭证应在书立、领受时即行贴花完税,不得延至凭证生效日期贴花。同一种类应纳印花税凭证若需要频繁贴花的,纳税人可向当地税务机关申请近期汇总缴纳印花税,经税务机关核准发给许可证后,按税务机关确定的限期(最长不超过 1 个月)汇总计算纳税。(四四)缴纳方法缴纳方法根据税额大小,应税项目纳税次数多少以及税源控管的需要,印花税分别采用自行贴花、汇贴汇缴和委托代征三种缴纳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