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低碳经济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605637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低碳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低碳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低碳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低碳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低碳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低碳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低碳经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 一、注意事项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 150 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 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110 分钟。满分 100 分。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严禁折叠答题卡!二、给定资料二、给定资料1低碳经

2、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摈弃 20 世纪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 年“”期间,代表建议、委员提案和温家宝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低碳和新能源,“低碳经济”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和民间广泛关注的时政热词。温家宝总理在 2010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工业设计、商务、节能环保服务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3、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现在国家正在制定新能源行业的振兴规划。规划将全面提升和发展新能源行业,包括创新能力,产业应用。中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风电、太阳能产业链,形成了产业的群体,比如,光伏电池从最前端的硅材料,到生产多晶硅的原料,到铸锭、切片,生产电池,到生产组件,到建立电站,有完整的产业群,在政府宏观政策推动和市场机制的导向下,我们的基础力量已经开始形成了。但是,与此相对应,传统行业的既有发展模式将遭到严峻挑战。除了传统的钢铁、水泥、电力、铝业等排放大户外,航空业也可能遭受挑战。鉴于全球航空业每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 年大约排放

4、 65 亿吨二氧化碳的现实,欧盟已经做出规定,在 2012 年以前,所有进出欧盟市场的全球 2000 多家航空公司都必须承担减排责任。这意味着包括国航、东航、南航在内的 11 家拥有欧洲航线的国内航空公司都将付出巨额成本。因此,我们需要打造新的低碳产业链来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我国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将改变这一分布。首先是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把这些产业的上、下游产业“低碳化”;其次是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推进产业和产品向利润曲线两端延伸:向前端延伸,从生态设计入手

5、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向后端延伸,形成品牌与销售网络,提高核心竞争力,最终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2自 2008 年初,原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以上海和保定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后,短短两年时间,低碳城市迅速升温,受到各地追捧,炙手可热。许多城市纷纷高举起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大旗。低碳,成为当前最风行的词汇。目前,全国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我国城市目前的低碳实践具有零散性和尝试性,尚未形成系统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目前城市决策者对“碳减排”背后的气候变化及能

6、源安全的相关背景缺乏了解,缺乏对发展低碳经济紧迫性的认识,对低碳城市的内涵、建设路径及可能遇到的困难没有准确和充分的认识,往往是将低碳城市建设简单等同于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等内容,仅停留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层面,缺乏系统性的安排。低碳示范项目眼下在各地热闹建设,一幢低碳大楼耗资三四千万不足为奇,而附加了新风系统、外墙保温、垃圾处理系统等节能技术的“低碳住宅”更是成为新一代豪宅的代名词,看上去很美,运转维护成本却十分高昂,成为“昂贵盆景”。根据联合国统计,城市容纳了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到总量的 75,到了 2050 年,中国预计将有 4 到 6 亿人口流向城市,相当于将欧洲所有

7、人口迁移到新的城市。一些专家认为,虽然大都市由于空间狭窄、自然条件不足等,有其发展低碳的劣势,但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密集的人口、居民的聚居,也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 使得大城市比低人口密度地区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人均资源占有量以及能耗。同时,大城市的管理架构,使其在政策制定、落实方面也有更为强大的区域权力,从而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拥有优势。而要让劣势真正转化为优势,关键是政府建立更为细致的法规框架、寻求可行性经济模式以及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等。大都市的屋顶,到底有多大利用价值,一直是一个提议很多却实施困难的命题。以上海为例,上海屋顶面积大约占到整个上海的 3左右,约 2

8、00 平方公里。早在6 年前,上海就曾开始过 10 万个太阳能屋顶计划的调研;在 4 年前,有部门提出建立太阳能菜场示范工程,并让上海近千家菜场跟进;但这些项目进展都十分缓慢,如今,太阳能屋顶在上海寥寥无几。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每个屋顶面积有限、并网不易,成本难以降低,加之政府的补贴措施没有出台,谁来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何况,一些屋顶不适合搭建太阳能电池板或者大楼的业主坚决反对。其实,在中国的大城市,太阳能的利用率远远低于西部农村和中、小城镇,于是,专家开始把眼光从大楼的屋顶,转移到大楼的玻璃幕墙上。专家们表示,在大都市,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面积大、推广潜力大,与过去搭建在屋顶的太阳

9、能电池板不同,应用了薄膜电池的光电幕墙,可以取代建筑立面、屋顶、窗户等,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实现发电等功能与建筑结构功能的完美结合,如果能够广泛应用,确实能够让上海“向太阳要电”的计划落到实处。谈到低碳,不少人习惯抬头望天,向阳光、向风要能源;可在大都市,空间的拘束和面积有限,让风力发电的直接贡献不大,适合于建立风电场的位置也不多;于是,有人把目光投向了脚下,投向大城市中被人遗忘的角落:下水管道粪便中蕴含的生物质能源。谈起下水管道的粪便资源,大都市由于人口集中,比西部农村和小城镇有更大的利用空间。从事这一研究的上海神微董事长瞿维欢介绍,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每天都会产生 6500 吨左右的黑粪外运排

10、放,如果都能进行资源化利用,将产出 65 万立方米的沼气,可发电 13 万千瓦时;用于生产有机肥的话,每天可以得到 130 吨固体肥料,资源化率相当惊人!无论是能源还是化肥,都是绝对的“低碳经济”,而且化肥用于农业生产之后,还能够培育低碳的有机农产品,形成循环产业链。据了解,目前在国内,这一领域却仍是“非主流”。比较普遍的城市粪便处理方法依然是通过污水厂添加硫酸铝等化学品,使污水中的悬浮物絮凝沉淀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 大量污泥。分离后,大块污泥被填埋,污水则直接排入江海,其中的再生资源也随之一起被浪费掉了,而且,形成了污染循环。这样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11、而与其他新能源产业相比,生物能源较为成熟。其中的关键环节微生物降解一旦研制成功后,储存成本很低,且十分方便。另一方面,基地的转化能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没有规模化瓶颈,资源化、能源化效果立竿见影。这是高投入、高维护成本、高风险的光伏和风电产业无法比拟的。当然,除了幕墙发电、下水道资源利用等等,大都市还有不少低碳的路径,例如,最显著的规模效应,或许依然在新能源车上。在上海,2010 年荣威 750 混合动力轿车上市,节油效果可达 20,2012 年插电式强混轿车可实现节油 50,纯电动轿车也将同步上市,届时,如果买的人多了,将对于上海碳排放的减低有着明显效果,当然,如果充电的电力也是“绿色

12、”的就更好了。3在气候压力日趋加大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开展低碳城市建设、全面实现低碳生活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识。然而,记者在众多城市采访过程中,一些市民乃至政府部门官员对实现低碳生活还普遍存有一些疑惑,亟待各方努力,共同破解。一些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从节约资源能源、环保以及减少碳排放等角度看,实现低碳生活不仅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但从低碳生活的要求看,可能会降低人们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比如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希望通过购买汽车或者排量大、性能更好的汽车来改善自己的出行条件,希望购买较大的住房来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这些显然与低碳生活格格不入。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王宪恩等专

13、家则认为,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保持或提高市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说,低碳生活不是一个落后的生活模式,搞低碳经济并不一定会降低我们的生活品质。在低碳经济状态下,交通便利、房屋舒适宽敞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可以采取低碳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城市中可以利用“中水”浇灌绿地,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照明和日常使用,利用煤层气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

14、 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燃料,利用污水源、浅层水源、深层高温地下水源、土壤源等可再生能源热泵技术解决建筑的供热等。在山西省朔州市的恢河公园,使用的路灯、地埋灯、庭院灯、草坪灯都是有太阳能提供电源,而且所有的灯具中加入智能控制,实现了白天自动熄灯,晚上自动亮灯,每年可节约用电 80 万度左右。当地市民在享受城市建设带来的身心愉悦的同时,无形中节约了能源资源,减少了碳排放。一些市民受访时认为,低碳生活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对他们来说犹如“遥不可及”的梦想,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距离太远;也有市民认为,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市民自身力量难以实现,与其这样,还不如按日常的生活方式“得过且过”。一些专家

15、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城市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确实难以改变。在这种惯性生活模式下,推行低碳生活也可能会带来不便。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市民拒绝低碳生活的理由,只要人们从细节入手,有改变的决心和愿望,低碳生活完全可以实现。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春项目办公室工作人员罗星碧说,在阻止全球变暖的行动中,不仅政府、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减少个人“碳足迹”,在生活中培养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潮流,更是个人社会责任的体现。记者采访过程中还发现,一些城市的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在谈及低碳生活时认为,低碳生活主要集中于市民的生活领域,是

16、城市居民自己的事,主要靠市民自己转变观念、加以践行,政府及相关部门一方面无权干涉,另一方面对市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也甚感乏力。专家则认为,政府及相关部门不仅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更是百姓生活的服务者。低碳生活不仅仅是市民的自觉行为,也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营造一个低碳生活环境。比如建设低碳小区、扶持垃圾回收利用等“静脉”产业,以及给自觉实行低碳生活方式的市民给予一定的奖励等,这都对形成良好的低碳生活方式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记者采访中,一些市民也反映,希望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实现低碳生活的信息服务,通过出台一些政策对他们的生活行为进行一些引导。太原、保定等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 城市通过制定实施涉及各个行业的绿色标准、印发低碳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