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05461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人教版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人教版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人教版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人教版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课件]初中记叙文阅读指导(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曲江中学: 文秀清记叙文的阅读考点 在阅读试题中,记叙文阅读的试题是最普遍、最广泛的,题型的设计角度也比较开阔、 丰富,相对来说所占分值也较多。所以对记叙 文的阅读我们不可掉以轻心。根据教学大纲的 要求,其考点主要包括:(一)整体感知文章或语段(以下统称文章)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 整体把握文章;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 ;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方式 有表述、判断、选择等。(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归纳中心思想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一般 有以下几种

2、方法:以写事为主的文章: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 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 、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 的中心思想。 (三)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文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四)理解文中词语、句

3、子的含义与作用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章中近义词、关联词的 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 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 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各种修辞 在文中的运用与作用等。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是记叙 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常见的考查有:辨析词 语、选词填空;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 题型一般有选择、填空、简答等。 (五)此外记叙文中,记叙的线索、要素,记叙的 详略,过渡、照应等也是考题中常常涉及到的。这部分内容是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常见 的考查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简答。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近几年来考试改革的深入 ,今后语文考试会出现主观性试题、开放型

4、试题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 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鼓励学生答题中有所创建。 遵循: “ 整体-局部-整体”的 基本规律,分步推进。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股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一)阅读理解题目 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的;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二)阅读文章这是阅读理解

5、的主要步骤。1.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2.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 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 3.以写景为主的文章: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时注意:(1)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2)想像、联想、修辞手法的运用。4.借物抒情的记叙文: 主要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用象征手法、议论、抒情篇末点题即可。 分析这类文章要注意:(1)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2)一般富有哲理的语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写为载体

6、的,所以分析时要抓住物的形象的特点;(3)想象、联想、象征写法的运用。(三)看清文章后面的题目为什么要说看清文章后面的题目呢?根据同学们临场的教训,不注意审题、不看清要求就答题,往往会做的题却把分丢了。例如:题上让你找错误的选项,而你找了正确的,题上让你用原文语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这都是 因为不注意审题所致。 (四)按题目要求回头有重点再看原文第一次读原文是大概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但因不知问题是什么,所以读起来重点不突出,当看了题目后再读就比较主动,属于带着问题去读,有目的地渎,很快能找到答案。(五)答题尤其是表述性的题要注意语言连贯精练,内容要全面,力求一语中的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

7、写的作用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 品的时代背景 如一面中第5段“门外,细雨烟似的地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及当时的自然环境,也暗含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驿路梨花中的开头部分“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向远方,消失在迷 茫的暮色中。”这句话写出了山高、山大,同人物 当时反映出当时人物焦急的心情。 又如该篇课文第六段“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 的

8、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 落在我们身上。”优美的景物衬托出人物愉悦、轻 松的心境。 三、展示人物性格 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 “ 白木门板上用黑炭写两个字:请进” “火 塘里的灰是冷的,显然好多天没人住过了。 一张简陋的磊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倚在墙 边的大竹筒里装满了水。” “墙上写着几 行粗大的字: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 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都反映出主人 的热情、好客、细心的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烈日和暴雨下中烈日下的景物描写和暴雨中的景物描则展现祥子在不同自然环境中同样的悲惨的命运,推动情节发展,突出故事主题。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语皆情语

9、。听潮中大海上一片静 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 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黯的海面上,月光辟开 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 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嵌在黑暗的空间,像 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 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 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 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廓地,带着欣幸与希 望,走上了那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去。 ”表现作者对静谧的大海的赞美。如何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1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在准确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认识详写、略写中心意思的

10、关系,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3掌握分析、归纳中心意思的一般格式。1分析文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 中心。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 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透过它,不难 探寻其中心思想;有的题目巧妙地暗示中心,如 驿路梨花,分析其喻意,便可归纳出中心;有的 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生命意义、 同志的信任等等;至于那些题目仅仅表明记叙的 对象、范围或线索的,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 2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开篇点题“与“卒章显志“是写文章常用的手法 。前者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挖荠菜的开 头就点明或暗示了全文的中心,多半是采用议论 抒情为主的表达方法,抓住这些

11、带有概括性的关 键语句,有助于分析归纳中心。后者如这不是 一颗流星、枣核、春、挺进报等 等,分析这类文章结尾处具有深刻含意的句子, 是归纳中心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一般地说,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画龙 点睛的议论抒情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例 如荔枝蜜中:“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 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 么高尚啊!”“他们(农民)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 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 的蜜。”如果我们找出文中全部的议论抒情句,也就理清了作者感情变化的

12、线索,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明白地显 示出来了。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隐合在人物事件或 文章各部分之中,要进行综合归纳,才能 准确把握中心。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先要分析归纳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 与中心,再联系起来思考,从两部分的鲜 明对比中,掌握作者对自由学习生活的向 往,对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方式的无比厌 恶这一中心。 5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 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的。一般地说,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作者是要用笔墨详加叙写的。所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分析作者详写的部分发现并归纳文章的中心。 6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 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 、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例如 七根火柴,必须联系红军长征的时代背 景,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七根火柴的巨大作用 和用生命保存火柴的重大意义,才能准确概 括出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革命 品格这一中心思想。未选择择的路路通向远方的路 不能同时涉足 叹息 荒草萋萋的路 更诱人更美丽 选择 象征 : 人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