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善与恶中游走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605443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善与恶中游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善与恶中游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善与恶中游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善与恶中游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善与恶中游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善与恶中游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善与恶中游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引 言.1一、凄惨身世.1二、心地善良.2三、机智勇敢.2四、内心矛盾.2五、爱情观.3六、结语.4参考文献.5在善与恶中游走在善与恶中游走浅析浅析雾都孤儿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善与恶中南希的善与恶摘摘 要要雾都孤儿中南希这一人物形象徘徊于善恶之间,是整个故事圆满结局的关键人物。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悲剧结局无法避免。文本将从南希的性格特征及其悲惨命运去分析其善与恶的存在。关键词关键词: 南希、性格、善与恶在善与恶中游走浅析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善与恶 1引引 言言雾都孤儿是狄更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只有 25 岁的狄更斯企图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揭露英国济贫制度下贫苦儿童的悲苦生活,对社会的不公平

2、表示抗议,唤起舆论的关注,用有产者的仁爱和同情帮助贫苦的底层小人物。善与恶的对立充斥小说的每一个角落,贯穿小说始终,整部作品在仁爱与暴虐的对抗中展开了情节。作者不仅通过塑造人物来描写了人性中的善与恶,更深刻深刻的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无情的鞭挞英国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虚伪。整部小说沉浸在作者浓厚的仁爱思想氛围中。很多学者都认为作品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是南希,虽然作品以奥利弗为主角,但从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南希的角色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南希徘徊于善恶之间,她的内心矛盾使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真实、更加丰满、更加感人。因此,这个人物也就更贴近生活,她的复杂性格也就更值得探究。本文试

3、从她的身世、品质、能力和爱情观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她的性格形成及其悲惨命运。一、凄惨身世一、凄惨身世环境塑造人,人的性格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融合的产物,是人的生理心理在微观环境中内化的结果。南希走上犯罪道路,不是由于她与生俱来的劣根性,而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产物。在她大约四、五岁时,面临着是饥饿而死还是作贼求生的选择,在求助无门的困苦中,最终落入了贼首费金的魔掌。费金是个专门训练儿童做小偷的魔鬼。南希很小的时候就被他赶到大街上去偷东西,不得不以寒冷、潮湿、肮脏的街道为家。她的凄惨身世确定了她的性格走向,而性格又决定了她的悲惨结局。人的成长,尤其是儿童、少年时期的生活具有安全感,家庭的温暖,亲情的

4、抚慰,特别是来自父母的悉心呵护是形成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的环境因素。然而南希却没有这份幸运。她被迫落入贼窟,不得已而违法犯罪,而她所保持的善良本性,又令人同情、惋惜。狄更斯正是以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个性来调动读者的情绪转向对黑暗社会现实的痛恨与质疑!在善与恶中游走浅析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善与恶 2二、心地善良二、心地善良南希在贼群中生活近十年,却依然良心未泯,奥立弗的出现更是唤醒了她的良知。出自个人的不幸遭遇,她绝不肯让奥利弗重蹈她的覆辙。南希无法忍受费金对奥立弗的折磨,为制止他们,勇敢地与他们搏斗,当赛克斯抡起棍子要痛打奥利弗时,她忽然冲上前去,把棍子从赛克斯手中夺下来,往火中一扔,用力之猛,竟使几

5、块烧红的煤从炉内飞溅出来撒了一地。她拼命地用脚跺地,并扬言谁敢再碰奥立弗,她就和谁拼命。她很懊悔不该帮助费金一伙把奥利弗带回到贼窝来。后来,当她听说受伤的奥立弗被赛克斯抛弃在沟里时,她却希望奥立弗死在沟里。宁死胜于苟活!要是从此再也见不到那孩子,她将感到高兴,知道最坏的已成为过去;一看见他,南希就恨自己,恨费金他们所有的人。为了生存她不敢违抗费金等人,但内心痛恨作贼。南希萌生“闭上眼睛就烦恼皆无”的心理,正是其力图摆脱罪恶却又无助的情境所致。心地善良的南希此时感觉生不如死,着实令人心痛。三、机智勇敢三、机智勇敢当南希下定决心救奥立弗时,一个机智勇敢的女孩便跃然纸上了。当费金和蒙克斯(奥立弗同父

6、异母的兄长)密谋怎样对付奥立弗时,南希假装烂醉如泥,偷听到他们的秘密后,她披上斗篷,戴好软帽,影子象一阵风从护壁板上飘过去!她的胆量与机敏这一情节设计会使读者佩服,甚至连老奸巨滑的费金都没有察觉。然后她巧妙地把二号贼首赛克斯灌醉,一切准备停当后,便立即飞奔去找罗斯小姐,因为她从偷听到的秘密中得知罗斯小姐可以保护并解救奥立弗。为了生存,南希从小在黑暗中挣扎,她要应对周围各色人等,既不想彻底同流合污,又不得不屈从环境,于是她总是得巧妙周旋。她的智慧、泼辣、冒险的性格,无疑可以从其人生轨迹中寻找依据。四、内心矛盾四、内心矛盾在善与恶中游走浅析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善与恶 3南希痛恨作贼,但为了生存又不敢违

7、抗费金等人,只能被迫为他们卖命去大街上偷东西,内心的矛盾使她越来越痛苦。读者从南希半是被逼迫半是被劝诱地把被布朗罗先生救走的奥利弗再次诱拐回来的整个过程来看,就会发现她的确是个机灵的年轻女贼。没有半分哀求,只是巧妙地乔装成了一个失去弟弟的伤心姐姐,就轻轻松松地从警察嘴里套到了奥利弗的去向。然后只是用了几句话就赢得了围观群众的同情,众目睽睽之下强行带走了奥利弗,没受到半分怀疑。她作案手段的灵巧、老练、不留痕迹,真是让人惊叹她的“聪明”。然而南希虽然遵照命令强行带回了奥利弗,并没有感到一丝成功的得意,反而觉得痛苦,不堪忍受良知对心灵的拷问。她每次一看到那孩子,就觉得受不了!为此,她几次护住奥利弗免

8、于费金的毒打,最终违背了她一向的忠诚,将费金关于奥利弗的事情全部透露给布朗罗先生,以便帮助奥利弗拿回本应属于他的身份、财富和地位。最终南希因为泄密背叛了贼首而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不惜一切代价帮助奥立弗逃出贼窟。然而当她面临可以脱身的机会时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南希的内心世界,一方面她天性善良,另一方面她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正是她强烈的内心矛盾注定了她最终的悲剧命运。五、爱情观五、爱情观南希把爱情看得比自己的名誉、未来和生命都重要。她对情人赛克斯说过,倘若有一天他被判了绞刑,她要在那个地方附近一圈一圈地打转,哪怕地上都是雪,哪怕肩上没有披巾,她也要走到走不动倒下为止。然而赛克斯却

9、对她很粗暴,非打即骂,根本无视他的爱。但是南希不管遭受到什么样的痛苦和虐待,总是想回到他身边去,即使她知道最后会死在他手里,也不会改变主意。不出所料,她为了救奥立弗去报信,背叛了贼首,赛克斯亲手杀死了她。一个从未得到过爱的女孩却被自己深爱的人结束了生命!南希的命运震撼着每一位读者。南希的爱情是堕落与不幸、孤独而无助的人的真实情感,是残存在他们心中的一线生的希望。徘徊于善恶之间的南希,她的内心矛盾牵动着读者的心,这个丰满感人的人物甚至比小说的主人公都令读者印象深刻。没有她的机智勇敢的在善与恶中游走浅析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善与恶 4报信、生命的付出就没有这个故事大团圆结局。这个人物不能用简单的“好”与

10、“坏”来评说,她的复杂性格、内心矛盾使由她的悲惨身世决定的,是当时残酷的资本主义制度造就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她的悲剧结局是无法逃脱的。南希生前有过许多过失甚至罪恶,但最后她已用鲜血和年轻的生命将这一切涤荡干净,令无数读者扼腕叹息。可怜、凄惨、悲苦的南希,生活在一个残忍的世界里,却挣扎着要忠实于她所爱的人。她对爱情的忠贞让人感动,同时她为了爱情付出生命这一事实让读者在惋惜之余思考这个结局的根源。六、结语六、结语南希的一系列行为及其心路历程使我们认识到她所处的那个社会的真面目,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利益关系,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吃人本质,这也是批判现实主义的高

11、度。小说通过南希的形象艺术化地警示读者:黑暗的社会现实会驱赶人们移向冷漠、自私的恶性,而同善良的人性渐行渐远。一个社会底层的弱势女子认定自己身上的污点洗涤不净,即使摆脱了贼窟,也无法在社会上清白地立足,因此只能屈从于命运。既然无力抗争,便随波逐流,愚不可及地以贼首情人作为自己的归宿,却死于情人之手,最终宣告了她作为一个悲剧女性的最起码的幻想的破灭。南希这一复杂而丰满的人物形象是“这一个”性格的独特塑造,她不是单纯的性格“符号”,因而会留在读者的记忆中。总之,南希的形象意义在于对资本主义社会最凄惨的控诉,主人公奥利弗的“大团圆”的美满结局尽管为小说情节涂上了一层亮色,却不会遮掩南希这一典型形象的批判意义。南希这一人物形象徘徊于善恶之间,是整个故事圆满结局的关键人物,在小说中起的作用是很大的。在善与恶中游走浅析雾都孤儿中南希的善与恶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狄更斯.雾都孤儿何里亦译M. 中国致公山版社.2005.2 常耀信.漫话英美文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3 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4 李宇荣.解读狄更斯小说人物创造的特点J.丽水学院学报, 2005(02).5 英国文学史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6 陈嘉,宋文林.大学英国文学史.商务印刷馆,1996.7 刘炳善.英国文学简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