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实习论文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4587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实习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风景园林实习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风景园林实习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风景园林实习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风景园林实习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实习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实习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1 / 10水乡园林浅析留园与退思园的异同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2 / 10目录目录前言前言一、概况资料一、概况资料(一) 历史背景(二) 地理区位(三) 景源资源特征二、规划分析二、规划分析(一) 浏览路线规划分析(二) 典型景观规划分析(三) 空间布局规划分析三、留园与退思园的比较三、留园与退思园的比较(一) 地理位置(二) 规划布局(三) 景观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3 / 10四、总结四、总结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4 / 10前言前言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中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一直被誉为“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称,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

2、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 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而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我一直认为苏州是一个富有其韵味的水乡古城,在苏州沿着小河游山塘街,感受着一种古韵一种秀美一种富饶之美,漫步于苏州的大大小小的园林中,感受一种境界一 种文化一种惬意的享受,这样的苏州就像一个穿 着旗袍的江南美女,韵味十足,举手 投足一瞥 一笑都显露出优雅的美感 ,耐人寻味,这种感觉 在老城区中就更能体会。苏 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非常注重老城区的保护以体现出苏州悠久的历史, 漫步在老城区中可以看到在只有两至三层的居 民楼两侧流淌着潺潺的河水,感受着江南水乡独 有的韵味,街头富有

3、特色的路灯和候车亭随时能唤起 这座古城古老的回忆。记得最后 一晚漫步在平江路 上,两侧内部经过装修的古民居作为商业,人们悠闲地坐 在很有历 史的青石板上,似乎在诉说曾经的过往,两 侧特色的商店把我们带回古时繁华的景象, 路边依旧静静地流淌着河水,夜晚在灯光下,衬托出这个古街 恬静的氛围。其实在 苏州类似 平江路的还有很多,在这座历史名城中你似乎没有看不完的,在苏州实习的这几天除了感受其悠久的历史以外,更多是参观了苏州的园林,了解其造景艺术与手法,我们主要参观了苏州的园林:留园、拙政园和退 思园。苏州园林 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善于利用移步换景,把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成变换多端的精致。 “

4、雨惊诗梦来蕉叶 ” ,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留园 拙政园退思园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5 / 10“风载书声出藕花 ” ,这是对 雨林意境 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 “苏州园林 ” 。其中留园与拙政园为 “中国四大古典名园啊 ”之一,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可见这几个园林在其园林造景上造诣之高。在此我将通过解析留园和退思园 的异同来 解析苏州园林在其风景名胜区规划上的区别。一一、概概况况资资料料(一)历史背景【留园】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徐泰时的东园,清朝嘉庆年间园归刘恕所 有,予以改造成为寒碧山庄,光绪初,归官僚豪富盛康, 更加扩大增添建筑

5、,改名为“留园”。全园面积约 50 亩,大约分为四部分,中部是徐氏东园和寒碧山庄的 原有基础,又分为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池为主 ,东区则以建筑庭院为主, 东部以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有野趣,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北部竹篱小屋,颇有乡村田园风味。在一个园林中能领略到山水、田园、山林、庭园四种不同景色。留园集住宅、祠堂、家庵、园林于一身,综合了江南造园艺术,并以建筑结构见长,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相连的,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退思园】退思园位于江苏吴江同里镇,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清代风、颖、六、泗兵备道

6、任兰生的花园,取吕氏春秋:“进则尽忠,退则思过”之意,名为“退思” 。退思园占地约8.5 亩,住宅建筑面积约为 3.9 亩,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以建筑庭院为主,是主人读书待客之所;东部是此园主体,以水池为中心,环池布列假山、亭阁、花木, “退思草堂”为其主体建筑。退思园布局独特,亭、台、楼、阁、廊、舫、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 内园部分以水为中心,被陈从周称为 “贴水园”。整个园林素静淡雅、朴实无华,给人以清丽、幽静的感觉。 退思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留园一角退思园:从曲廊望去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6 / 10的代表之一,体现了江南园 林在构思、设计、布局、审 美方面的特点, 全园围

7、绕“退思补过 ”的主题展开,外简内深,含而不露。(二)地理区位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 ,南临留园路,北临半边街,位于苏州古城近郊,西侧紧邻 留园别墅, 东侧为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离市中 心只有几公里,附近的公交站点遍布,可见交通便 捷,周围环境幽静。 退思园位于苏州吴江同里镇上 ,同里镇距江苏市 18公里,据上海 80 公里,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退思园俗称任家花园,位于同里镇古镇区新填街 234 号,东连丽则女学,南与退思小广场、明清街相望,西邻退思广场及古戏台,北靠 南濠弄。(三)景源资源特征留园与退思园 都为苏州古典园林,其园林最主要的景源特征就是 亭、台、楼、阁、廊、坊、桥、榭等园

8、林建筑在造型上和细节处理上以及相互之间营造的氛围和假山、水系营造的小桥流水的意境,游客往往是被苏州园林的这两个主要景源所吸引游玩,虽然大致景源特征是相似的,但具体在空间上的营造还是各有千秋的。【留园】园内有许多珍贵高大乔木的古树,形成了园内山林森郁气氛,全园曲廊贯穿,依势曲折,通幽渡壑,长达六七百米,廊壁嵌有历代著名书法石刻三百多方,池水东南成湾,临水有 “绿荫轩”,池中以小蓬莱岛和曲桥划出一小水面,风景非常优美,池南有涵碧山房、明瑟楼、绿荫等建筑,其高低错落、虚实相间,造型富于变化,白墙灰瓦配以门窗装修,色调温和雅致,构图优美,可称为江南园林建筑的代表作品。自此东去,是一组以冠云峰为观赏中心

9、的建筑群,冠云峰在苏州各院湖石峰中尺度最 高,旁立瑞云、岫云两峰石作陪衬, 石峰以北有冠云楼作为衬托和屏障, 登楼可以远 眺虎丘,是借景的一 例,此园建筑空间处理最为突出,无 论从鹤所进园, 经五留园地理位置退思园地理位置 留园曲廊冠云峰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7 / 10峰仙馆一区, 至清风池馆、 曲溪楼达到中部山池; 或经园门曲折而入,过曲溪楼、五峰仙馆而入东园,空间大小、明 暗、开合、高低参差对比,形成有结构的空间关系,衬托各庭院的特色,使全园富 于变化和层次。留园在造园艺术上的处理吸引着游客的观赏,为其主要的景观资源特征。【退思园】退思园的总体结构,因地形所限,为横向建造即西宅东园。

10、这在苏州私家园林 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风格。园以水为中心,具贴水 园之特例,山、亭、堂、廊、轩、 榭、舫皆紧贴 水面,园如出水上,可谓独秀江南,在建筑美海陆空 上也堪称一绝。北岸的退思草堂为全园主景,站在堂 前平台上环顾四周,琴房,三曲桥,眼云亭、菰 雨生凉轩、天桥、辛台、九曲回廊、闹红一舸舫、水 香榭、览胜阁以及假山、峰石、花木围成一个旷 远舒展,彼此对应的开阔景区,构成一幅浓重的水墨 山水画长卷。而每一建筑既可独立 成景,又能互 为对景,彼此呼应 。退思园集清代园林之长,小 巧精致,清淡雅宜,亭台掩映,趣味横生 ,吸引着游客 驻足游览。二二、规规划划分分析析(一)浏览路线系统规划留园外部交

11、通为北临半边街,南邻留园路,第一条:从大门进园,沿窄廊至古木 交柯,然后沿曲溪楼西楼清风池馆 自在处五峰仙馆揖峰轩林泉耆硕之馆 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又一村至乐亭舒啸亭活泼泼地别有天闻木樨香轩 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谿楼古木交柯 绿荫涵碧山房出口。此条游览路线是先游东部,再游 北部、西部,最后游览中部。 第二条:从大门进园,沿窄廊至古木交柯,然后沿绿 荫涵碧山房 闻木樨香轩 可亭小蓬莱濠濮亭曲谿楼西楼清风池馆 五峰仙馆 揖峰轩林泉耆硕之馆 待云庵冠留园浏览路线规划图闹红一舸舫菰雨生凉轩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8 / 10云亭冠云楼又一村至乐亭舒啸亭活泼泼地 别有天出口。此条游览路线是先游中部,再游东部

12、、北部、西 部。退思园位于苏州吴江同里镇内,主要游览道路规划为 从大门进入轿厅 花厅畹香楼旱船然后沿着岁寒居、迎宾馆、坐春望 月楼的前廊进入水香榭, 沿着水边 的长廊到退思草堂经过曲廊琴房,再通过三曲桥到达眠 云亭,为此庭院的制高点,然 后沿着水边、 天桥、曲廊分别到达 菰雨生凉轩 辛台闹红一舸舫,然后通过玉露、 桂花厅到出口。(二)典型景观规划留园主要景观分布在中部、北部和西部,但其东部虽多为建筑庭院,园内院内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为名石 冠云峰,两旁为 瑞云,岫云两峰 ,为苏州各园林内最高的石峰,是其主要的典型景观。中部主要为水景,池边有假山小亭是俯视全园景色最佳处,北部为盆景园,西部则

13、是全园最高处,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整体来看 从西到东来 望去,先是全园最高点并有许多假山堆砌,然后是假山堆砌而成上面有一个小亭,视野突然开阔,眼前一片水景,最后以三个最高的石峰收尾,给人起承转合的感觉。退思园西区为建筑庭院,则主要典型景观分布在东区,东区内以“退思草堂 ”为其主体建筑,位于池北岸 ,作四面厅形式,前有平台临水,由此可周揽环池景象,是全园最佳观景处,池西有一带曲廊贴水而前与旱船相联,透过廊内漏窗,可隐约窥见西部庭院景观,使池西景面极为生动,极具吸引力,是此园设计的精彩之笔,池南有小楼及临水小轩 “菰雨生凉 ” ,由室外石级登小楼,则可俯瞰全园,是园中又一处引人入胜之地

14、。退思园浏览路线规划图留园可亭退思园辛台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9 / 10(三)空间布局规划留园的空间布局主要体现在建筑和山水上,既有以山石花木为主的自然山水空间,也有各式各样以建筑为主或者建筑、山水相间的大小空间庭院、庭园、天井等。留园人口部分正是利用这种既曲折狭长又十分封闭的空间来与园内主要空间进行强烈对比,进而使人们穿越它进入主要空间时,便顿然豁然开朗。走进留园,则使人领略到忽张忽弛、忽开忽合的韵律节奏感。建筑上分布极不均匀,有些地方极其稀疏,有的地方则十分稠密,对比异常强烈。以东区为主,石林小屋附近, 屋字鳞次栉比, 内外空间 交织穿插, 使人有应接不 暇之感。但 西区部分的建 筑

15、则十分稀 疏、平淡 ,从而使人弛 而不张。退思园西区位建筑庭院, 建筑与建筑之间主要以庭院连廊相连,直到进入东区视野一下开阔。退思园东区水池四周的景色很美,每一处景点都与其他景点互为对景,每一处的景点又都是观 景场所,退思园方亩空间内,正是利用建筑、假山、植物、曲廊、折桥 “隔而不断 ”的手法来营造疏朗感。 从水香榭观眠云亭,前景是伸入水中的湖山石矶,视线后退则一峰石特置成为视觉中心,眠云亭作为背景立于假山上。从水香榭或退思草堂观 “菇雨生凉 ”一辛台建筑群,经过两重隔景,建筑体量感被削弱,一隔“闹红一舸 ” ,二隔辛台以东的灵璧峰石,从 “菇雨生凉 ”观揽胜阁,水面为近景,水尾于退思草堂与水

16、香榭之间向西北回收。退思园的几个景点在同一高程的水平纵深上总是难以一览无遗,“闹红一舸 ”隐现揽胜阁与琴室,总是如尤抱琵琶半遮面 ”般时透时露,予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三三、留留园园与与退退思思园园的的比比较较(一)地理位置留园与退思园在其地理位置 有所不同 ,留园位于距离苏州市中心只有几公里的苏州古城郊区外,交通非常便捷,而退思园则位于同里古镇内,而同里则位于苏州吴江市,距离苏州还有 18 公里,大多接待旅游团队。风景名胜区规划苏州实习报告10 / 10(二)规划布局留园与退思园在其规划面积上就有很大的区别,留园占地面积约为30 亩,而退思园只有 9.8 亩,退思园的建筑分布在中区的南部和东区,中心为主要水景,退思园西部为建筑庭院,东部为 水景庭院。(三)景观规划留园内的景观层次丰富,不仅有中心水景庭院,东区有冠云峰,西区则为景观制高点,北区还有盆景园,景观变化多样,一步一景,而退思园内只有东区为景观区,利用水景和建筑、假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