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有望跻身十大振兴规划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599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业有望跻身十大振兴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物流业有望跻身十大振兴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物流业有望跻身十大振兴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物流业有望跻身十大振兴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物流业有望跻身十大振兴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业有望跻身十大振兴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业有望跻身十大振兴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冬天”是物流业健身好时机 金融危机和燃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影响到全球供应链安全和全球供应链成本。在不确定性和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之下,跨国公司的全球制造业格局出现了新的转移趋势,商业流程外包有向墨西哥、东欧等邻近北美、西欧等消费地的倾向转移的趋势。对于挑战,多位供应链专家开出“药方“-实施供应链管理,好的供应链服务商不仅能降低公司运营费用和改善服务质量,更能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冬天好健身。“现在也是制造业和物流企业苦练“内功“的好机会。. 金融危机波及物流业金融风暴影响的产业链开始波及到物流业,继上海一统、广东翔盈快递倒闭之后,国内民营快递龙头企业宅急送也传出裁员消息。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受

2、到大环境影响,宅急送的业务量从过去40%的增长放缓到现在的 15%至 20%。为应对订单量的下滑,宅急送已经停止了扩张计划,重新清理班车、航空线路,股东们也注资缓解资金压力。物流业在我国属于新兴行业,只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仍处于粗放型经营阶段。行业人士认为,目前快递公司陷入困境除了金融危机影响之外,也和前期油价高企、价格竞争、扩张过快有关,整合优质资源走向合并将是唯一出路。广州市物流协会秘书长张强认为:“投资方面要做不断地调整能保证当期的盈利是最重要的,(中小企业)整合的过程会加剧包括自身业务链的整合,通过为客户做更多的事,提高抵抗能力。另外,希望同业之间把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等,

3、下次经济腾飞时有知名企业出来。”中国物流市场加速“洗牌”进程 金融海啸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下物流企业呈现强者恒强弱者出局的“马太效应”受原材料、燃料、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开始退出物流市场,大型物流企业利润普遍下降,有的已出现严重亏损。一些实力较强的物流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开发创新型、增值型业务,寻求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市场面临重新“洗牌”。这是记者日前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的情况。“缓”成为市场主基调来自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虽然前三季度我国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尚未改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总体来说,我国物流市场运行突

4、出一个“缓”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市场需求趋缓。前三季度,运输费用为 18854 亿元,占社会物流总费用的比重为512,是近 10 年来最低的,同比下降 27 个百分点。在运输费用比重下降的同时,今年前三季度保管费用增长较快,在物流总费用中所占比重为 365,是有物流统计以来最高的。这说明库存增加,市场供大于求开始显现。二是物流市场价格涨幅趋缓,波动明显。如中国沿海干散货航运指数已由 6 月 4 日最高的28869 点降至目前的 14228 点,降幅已超过 50。运价的大幅下降,造成市场起伏很大,不利于物流市场的稳定发展。三是物流总体效益增势趋缓。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物流业增加

5、值完成 13594 亿元,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 173,占 GDP 的 67。比 2007 年的 176和 69分别回落了 03 个百分点和 02 个百分点,反映出现代物流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有所下降。四是物流业投资增长趋缓。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 10675 亿元,同比增长 135,增幅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低近 14 个百分点,同比回落 53 个百分点。面临多重压力造成物流企业发展趋缓、经营面临困难明显增加的因素来自多方面:一是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持续上涨,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加大。目前燃油成本占运输总成本的比例,公路运输企业已接近40,水路运输企业也在 2535之

6、间。二是综合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三是保管费用上升,土地使用税大幅增加,物流企业负担加重。在物流企业成本加大的同时,公路运价、海运价格则处于前高后低的振荡走势,企业提价空间有限。因而造成物流企业经营压力和困难加大,部分地区中小物流企业陷入困境,开始退出物流市场,大型物流企业利润普遍下降,有的已出现严重亏损。一份对部分重点物流企业调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物流企业经营成本同比增长 36,增幅高出业务收入 3 个百分点,同期利润率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超过四成的企业实现利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亏损。国际金融危机对物流企业的业务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王

7、国文介绍,受金融海啸的影响,总部设在上海的一家美国物流公司,估计他们的国际物流业务下降了 18,主要是因为出口减少的原因。此外,外资企业竞争加剧,对我国物流行业和国内物流企业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外比较著名的物流商基本都已进入到国内物流市场。外资物流企业凭借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加快网络布局,抢占核心城市和高端市场。个别外资快递企业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的情况下,依靠其雄厚实力,采取逆市大幅降价,低价、亏本销售的方式竞争,造成国内快递企业经营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如何应对挑战?据宅急送公司北京总部副总裁熊大海介绍,为应对订单量的下滑,宅急送已经停止了扩张计划,重新清理班车、航空线路,股

8、东们也注资缓解资金压力。王国文表示,金融危机对物流的影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也可能是一个机会。激烈的竞争会迫使生产企业更多地在内部挖潜,这给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空间,也给物流企业全面介入生产企业的供应链提供了市场机会。中国物流企业中 95为中小型企业,利润低、收入不稳定,使其在投资方面重硬件、轻软件。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王秉科日前表示,加速中国企业物流市场信息化进程,构筑网络物流与物流网络平台,实现物流现代化,加快物流效益提升已势在必行。王国文同时建议,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对物流行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在企业如何拓展国内物流市场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安排。主要是要鼓励生

9、产企业采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鼓励利用供应链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业的合作,为物流产业创造更多的需求空间,也同时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对于物流业未来的走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即使经济增长会出现一些回落,但国民经济基本面依然向好,社会经济对现代物流业需求的增长趋势不会逆转。预计全年我国物流业仍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态势,但增长速度将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荷兰运输业遭金融危机重创 最新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阴霾笼罩全球经济之际,欧洲交通重镇荷兰的运输业已成为受害最大的行业之一。荷兰电讯报10 月 29 日报道,该国

10、运输物流行业协会 TLN 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行业经历了 6 年来最惨淡的一季:46%的荷兰运输公司业务量同比下降,跨国运输公司中则有54%业务下滑。从目前情况看,至少 100 家运输企业在今年年底前将被迫关门,数千人将因此失业。荷兰运输物流行业协会会长亚历山大萨克斯对这一情况深表忧虑。他呼吁本行业公司之间相互帮助,同舟共济渡过难关。 荷兰是欧洲第一大港鹿特丹港所在地,作为货物进出欧洲的门户,荷兰运输物流业十分发达。“冬天”很冷 “冬天”很长记者:金融危机对物流产业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王国文:金融海啸的影响正在从金融部门传导到实体经济部门。这种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迅速传递到其他国家

11、,引起连锁的反应,导致全球性的消费下降,对我国的出口则产生直接的影响。今年第三季度,深圳盐田港出口出现负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总部设在上海的一家美国物流公司,估计他们的国际物流业务下降了, 主要是因为出口减少的原因。同时,美国的商业库存在过去的两年中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需求减少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已经出现了。而金融海啸的爆发,将加速消费需求的减少,其对实体经济的重大影响,只是才刚刚显现出来而已。记者:这场危机对物流企业带来怎么样的影响?王国文:对物流企业而言,主要是生产企业物流公司的客户受到了影响,导致物流公司的业务萎缩。受到影响和冲击的物流部门,主要是国际航运、国际物流企业、货运代

12、理企业、港口(海港、航空货运)以及港口物流相关的集装箱拖车运输业。需求萎缩带来的影响,将使航运业的竞争加剧,导致兼并重组,而对外贸集装箱码头而言,意味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实际上,根据我的测算,深圳的集装箱对外贸进出口的外贸依存度,在年以后达到最高,之后一直呈现平缓下降的趋势,说明外贸进出口额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同比例的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相对而言,以国内物流为主体的物流业务,受到的影响较小。如果国家启动内需的政策陆续发挥效果之后,国内物流业务还有增长的空间。 比如,沿海的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增长,就是这种趋势的一个很好的验证。记者:针对目前的困境,物流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王国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

13、的条件下,没有人能够面对金融海啸而独善其身,只是采取的对策是否有效、受到冲击的大小不同而已。这种振荡的影响将不会在短期内得以解决,因此,这个冬天很冷,并且,这个冬天会很长。中国的企业应该有长久的应对之策,做好充分的准备。金融危机对物流的影响,从另外的一个角度,也可能是一个机会。由于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受到激烈的竞争,企业在提高经营效益方面、保持和提高竞争力方面的需求会增加。而引入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就会降低企业的库存,加速企业的现金周期,提高资金利润率,这对物流企业来说,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关键是物流企业要具备同生产企业一起优化流程、与生产企业用同样个管理工具和方法论,形成一体化的运作。因此,激

14、烈的竞争会迫使生产企业更多地在内部挖潜,这给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空间,也给物流企业全面介入生产企业的供应链提供了市场机会。记者:对于行业或政府主管部门,它们在哪些方面可以帮助企业?王国文:我国政府已经在金融危机之前进行了宏观经济调控,有效地消除了经济运行中的潜在泡沫风险,又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迅速地采取了扩大内需、启动国内需求的应对措施,并从不同的角度,发挥政策的作用,包括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政府的政策,将对我国企业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提高竞争力起到明显的成效。在政策层面上,我认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对物流行业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在企业如何拓展国内物流市场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安

15、排。主要是要鼓励生产企业采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技术,鼓励利用供应链提高核心竞争力,鼓励物流企业和生产制造业的合作,为物流产业创造更多的需求空间,也同时提高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美金融危机 中国冷链物流不“冷”今年美国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国经济在全球影响下开始下滑。在中国所有企业普遍遇冷的情况下我国冷链物流却在当中看到了商机。 物流企业纷纷喊“冷” “春江水寒我先知,物流企业最能提前感知经济的冷暖。”大型物流企业、四川远成公司总经理黄显明日前给出一组沮丧的数据:今年 1 季度,该公司每天从四川发往上海 1 列货车,每列 41 个车皮,每车皮装载 60 吨货物。 “地震导致了五六月份的停运,之后的货运

16、量下降,直接原因还是省内中小企业订单剧减。”黄显明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已传导至国内的实体经济,且正逐步向西部中小企业传导。根据远成掌握的情况,以前的主要运输客户棉布、纺织行业目前基本无货可运,很多小企业濒临倒闭。 美国金融危机为冷链物流创造机遇 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小企业肯定带来影响,但影响有多大还有待观察,原因有三:首先,原材料价格、用工成本、能源成本上涨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全面提高,而目前国内内需增长尚不明显,双向挤压使企业易陷财务危机。第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抑制效应还远未结束。第三,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 针对此次金融风暴大家都很感兴趣,很多企业都很关心这个问题甚至有些人都会惶惶不安,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姿态。但是从冷链物流企业来看此次的金融风暴对于我国物流业更多的是一次机遇,金融风暴到现在为止影响的是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虽然我国的南方企业比如:深圳、广东等企业都面临这倒闭。但是这些企业大都是生产型企业和出口型企业,对于物流业虽然会对一些企业产生影响,但是我们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