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设备的清洗1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5877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设备的清洗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室设备的清洗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室设备的清洗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室设备的清洗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室设备的清洗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设备的清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室设备的清洗实验室内的设备在使用中会沾上油腻、胶液、汗渍等污垢,在贮藏保管不慎时会产生锈蚀、霉斑,这些污垢对仪器的寿命、性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清洗的目的就在于除去仪 器上的污垢。通常仪器的清洗有两类方法,一是机械清洗方法,即用铲、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学清洗方法,即用各种化学去污溶剂清洗。具体的清洗方法要依 污垢附着表面的状况以及污垢的性质决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仪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1.玻璃器皿的清洗 附着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用水即可清洗 干净的,另一类则是必须使用清洗剂或特殊洗涤剂才能清洗干净的。在实验中,无论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属哪一类,用过的器皿都应立即

2、清洗。 盛过糖、盐、淀粉、泥砂、酒精等物质的玻璃器皿,用水冲洗却可达到清洗目的。应注意,若附着污物已干硬,可将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毛刷边冲边刷,直至洗净。 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过动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洁精等与配制成的洗涤剂进行清洗。清洗时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涤剂也可清洗附有机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涤剂清洗后,还应用清水冲净。 对附有焦油、沥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机物的玻璃器皿,应采用有机溶剂,如汽油、苯等进行清洗。若还难以洗净,可将玻璃器皿放入碱性洗涤剂中浸泡一段时间,再用浓度为 5%以上的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或磷酸钠等溶液清洗,甚至可以加热清洗。 在 化学反应中,往往玻

3、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属、氧化物、酸、碱等污物。清洗时,应根据污垢的特点,用强酸、强碱清洗或动用中和化学反应的方法除垢,然后再用水冲 洗 干净。使用酸碱清洗时,应特别注意安全,操作者应带橡胶手套防护镜;操作时要使用镊子,夹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 此外,洗净的玻璃器皿,最后应用毛巾将其上沾附的水擦干。 2.光学玻璃的清洗 光学玻璃用于仪器的镜头、镜片、棱镜、玻片等,在制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湿性污物、指纹等,影响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学玻璃,应根据污垢的特点、不同结构,选用不同的清洗剂,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选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清洗镀有增透膜的镜头,如照相机、幻灯机、显微镜的镜头,可用 20%

4、左右的酒精和 80%左右的酒精配制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时应用软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 洗剂,从镜头中心向外作圆运动。切忌把这类镜头浸泡在清洗剂中清洗;清洗镜头不得用力拭擦,否则会划伤增透膜,损坏镜头。 清洗棱镜、平面镜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镜头的方法进行。 光学玻璃表面发霉,是一种常见现象。当光学玻璃生霉后,光线在其表面发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严重者将使仪器报废。光学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 微生物孢子,在温度、湿度适宜,又有所需“营养物“时,便会快速生长,形成霉斑。对光学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为重要,一旦产生霉斑应立即清洗。 消除霉斑,清洗霉菌可用 0.10.5%的乙基含氢二氯硅烷与无水酒精配

5、制的清洗剂清洗,湿潮天气还右掺入少量的酒精,或用环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 使用上述清洗剂也能清洗光学玻璃上的油脂性雾、水湿性雾和油水混合性雾,其清洗方法与清洗镜头的方法相仿。 3.橡胶件的清洗 教学仪器中用橡胶制成的零部件很多,橡胶作为一种高分子有机物,在沾有油腻或有机溶剂后会老化,使零部件产生形变,发软变粘;用橡胶制成的传动带,若沾有油污会使摩擦系数减小,产生打滑现象。 清洗橡胶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为清洗剂,而不能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清洗剂。清洗时,先用棉球或丝布粘清洗剂拭擦,待清洗剂自然挥发净后即可。应济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害,清洗时应在较好通风条件下进行,注意安全。4

6、.塑料件的清洗 塑料的种类很多,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龙、有机玻璃等。塑料件一般对有机溶剂很敏感,清洗污垢时,不能使用如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清洁剂。清洗塑料件用水、肥皂水或洗衣粉配制的洗涤剂洗擦为宜。 5.钢铁零部件除锈 钢铁零部件极易锈蚀,为防止锈蚀,教学仪器产品中的钢铁件常涂有油层、油漆等防护层,但即使如此,锈蚀仍常发生。清除钢铁零部件的锈蚀,应根据锈蚀的程度以及零部件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尺寸较大,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机械方法除锈不易除净钢铁零部件,可采用化学方法除锈,如用浓度为 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锈的部件,浸泡时加温至 4080C 为宜,待锈蚀除净后,其表层会形成一层防护膜,再将部件取出浸泡在浓度为 0.52%的磷酸溶液中约一小时,最后取出烘干即可。 在实验室使用这类化学方法除锈中若操作稍有不当,反会损坏零部件,特别是精密零部件。因此在实验室,除锈不宜多用化学方法,而应采用机械除锈方法,即先用铲、剔、刮等方式将零部件上的锈蚀层块除去,再用砂纸砂磨、打光,最后涂上保护层。 对于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构成的零部件,其除锈方法可参照钢铁零部件的除锈方法进行。但应注意两点,其一,采用化学主法除锈时,应根据零部件材料的化学特性配制和使用不同的化学除锈剂;其二,除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构成的零部件的锈蚀,一般采用机械除锈方法为宜。本文转自:金坛市华城诚达实验仪器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